首创国际地标人才培养,服务广东地标事业发展

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美经贸协议、RCEP等协议生效的国际背景下,地理标志工作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为加快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强人才培养是当下发展的迫切之需。

6月8日下午,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广东商标协会、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联合主办的“加强人才培育,服务地标发展”培训活动顺利召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副处长李伟、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副主任吕天帅等领导嘉宾莅临现场。

活动开场,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副主任吕天帅及广东商标协会副秘书长刘敏进行了开幕致辞。

吕天帅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广东地理标志商标事业在近5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到今年初已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超过100件关口。与地标品牌培育需求迅速增长相对应的,是专业人才供给不足,这制约着广东地标事业的跃升发展。并肯定了该活动是落实“十四五”规范精神中“扩大人才队伍”的具体之举,为地标人才交流与专业知识分享提供了互动平台,将有力促进广东地标人才储备升级。

刘敏副秘书长介绍了2021年协会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要求,开展了广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促进运用工作,一是设立了广东省地理标志运营推广的门户网站,网站中发布了广东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相关数据、广东省内地理标志运营的优秀案例等;二是建立《广东省地理标志促进建议名录》及《广东省地理标志评价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开展了“粤地优品-广东高品质地理标志”的评价活动;三是对广东省地理标志进行广泛宣传等,并表示协会将继续推动广东省地理标志加强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广东省地理标志公众服务能力和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实务培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现场,进行了由广东商标协会组织,暨南大学知识产权院支持的国际地理标志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人才计划”)启动仪式。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研究员李静副教授从项目背景、团队介绍、培养内容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人才计划。

该人才计划是基于地理标志国际交流增多、积极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实施知识产权专项培养计划”“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培养”、《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打造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国内首创全方位培育国际地理标志人才的计划。

该人才计划吸纳了来自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和知识产权研究院的4名学术导师和来自政府、法院、研究院、检测机构、律所等14名实践导师。首批培养学员共30人,来自广东省内各高校的研究生或本科生,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意识、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等全方位地理标志人才

在现场领导及参会人员的见证下,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副处长李伟、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副主任吕天帅对人才计划的部分导师授予聘书以及对首批培养的学生代表授予录取通知书。

来自广东财经大学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生代表张代琛根据自己专业所学以及阅读地理标志相关著作、论文,现场分享了关于地理标志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

来自暨南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代表杨苒菲分享了参加该人才计划的心路历程,并展望自己未来一年定会成果满满,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来自暨南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的陈祖婷与参会人员分享近期研究地理标志侵权案件审判要点的心得。陈祖婷同学研究发现广东地理标志主要争议焦点在地理标志侵权认定标准及地理标志正当使用标准两方面,并围绕这两方面展开了自己的学习分享。

主题演讲环节,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审查部长任艳为我们分享地理标志商标申请与审查。演讲中,任艳部长分享了现我国地理标志管理体系、机构职能改革的演变,着重和我们讲述了如何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申请要点,运用实践案例生动形象地指明地理标志商标审查中审查要求。

主题演讲环节,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陈学章为我们分享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工作初探。陈学章主任从地理标志的重要性、制定地理标志标准的原因、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关于地理标志标准化的思考与启示等四个方面进行分享。

通过本次活动,广东商标协会对从事地理标志行业的服务机构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加深与各位专家、服务机构的专业合作。下一步,广东商标协会将和大家共同壮大专业服务,共同肩负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时代使命,合力推动广东地标事业再上台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