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2.8万亩撂荒地披绿“生金”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也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以来,武山县将撂荒耕地治理作为稳定粮食面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层层传导工作压力、用好用活宣传平台、精准摸排底数、发动种植大户、强化配套保障等措施,有效推动撂荒耕地治理和规模化流转。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摸撂荒地2.8万亩,通过深耕细作,已有2.5万亩撂荒地披绿“生金”。

端午节前后,武山县温泉镇李子沟村的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复耕撂荒地,种植小荞麦。“我们村里很多家今年在复耕后的撂荒地里种上了荞麦,通过去年村合作社的种植,小荞麦经济效益要比小麦这些作物翻几番呢。”村民苟谢定细心翻弄自己家的2亩撂荒地,准备种小荞麦。

“今年通过入户宣传,引导群众一起种植,收获后村上合作社统一出售。”村书记张孙明介绍,自己今年也种植了一亩多的小荞麦。“去年发展村集体经济,利用撂荒地种植30亩荞麦,收益比较好,销路很稳定。今年村支部研究决定由去年的30亩扩大到今年的80多亩,带动村民种植20多亩,把村民也纳入到我们的合作社里面。预计今年收入能达到6万元以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进城发展并安家落户,致使农村的一些田地撂荒;加之部分土地产出效益较低,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弃耕情况时有发生。田地荒芜,不但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如何让这些荒地“活”起来、种下去、绿起来、生出“金”,武山县各乡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通过复种一批、引导流转一批、代耕代种一批、土地托管一批、改善提升一批等举措,做到应种尽种,着力解决“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的矛盾,不仅使撂荒地复耕得到利用,一些种植大户、合作社还吸纳了部分村民就近务工,实现利益共享。

 “包村领导保面积、支部书记保地块”是武山县高楼镇治理撂荒地的原则,通过“全覆盖”摸底,对排摸800亩撂荒地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以村党支部牵头抓总,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依托,按照农户自己耕种和村集体集中开垦的方式,组织村上党员、公益性岗位除草、整地,租赁机械进行集中规模整治,鼓励群众在已复垦的撂荒地里种植油菜作物200多亩,并向致富能人创办的饲草有限公司流转400多亩种植玉米。通过有效的流转,培育了新型农业主体,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做到了撂荒地共治、共管、共享、共用。

要盘活利用好撂荒地,不仅要有统一规划,还要有政策激励。对此,武山县财政列入专项奖补资金731万元,将对流转撂荒地复耕复种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让农民复耕撂荒地有钱赚、有奔头。

“今年采取‘党支部+股份经济专业合作社+闲置土地’的方式用来发展村集体经济,闲置土地主要以常年的撂荒地为主,通过复耕,全部用于种植藜麦。目前,全村种植藜麦面积达到210亩,有效解决了撂荒地整治问题。”杨河镇夏庄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夏庄村股份经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二林说。

杨河镇党委书记包建明表示,杨河镇将通过集中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同时,围绕产业发展,修通田间路,打造纵横相通的产业道路格局,补足群众主粮食种植面积和特色产业发展,让荒地变为“致富田”。

目前,武山县依托整治的荒地,已建成百亩以上饲用玉米种植示范点45个,示范带动完成覆膜2.5万亩,种植点播1.15万亩。在10个饲草基地种植区域内建成500亩以上粮改饲种植示范点9个,完成覆膜点播8700亩。建成了全县最大的集中连片饲用玉米种植示范点—咀头乡管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饲草玉米种植基地,现已点播950亩。全县18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1.05万亩。(记者 王跟萍 李竹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