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共话文化传承发展 第二届中国出版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日期: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收集编辑:成都日报锦观

在“两个结合”背景之下,如何加强出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2023年天府书展上,第二届中国出版创新发展论坛以“共建·共享·共育”为永久主题,汇聚出版产学研各界专家学者,就文化传承发展与出版学科建设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为出版强国建设和出版学科建设汇聚创新。


“四川大学出版学院自挂牌成立以来,深化与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华文轩等重点出版单位的合作,逐渐构建形成出版学科建设与出版产业发展、社会文化繁荣深度对接的发展格局。”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侯太平表示,“期待论坛能够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厚植出版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石、凝聚出版强国建设的人才培养共识。”

“人才是出版业创新的根本,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论坛当中,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刘龙章表示,“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及旗下新华文轩高度重视产学研推进出版人才培养。”他提出,要深化人才培养协作机制,强化产业与科研协同,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文化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结合本次论坛主题,提出要创新做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探索产教协同、供需接轨的创新性模式,形成出版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以一流新学科建设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就如何坚持“两个结合”推动出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建设文化强国做主旨报告。他指出,书业意义重大,要深刻认识世界出版行业的新机遇、新业态,以学科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推动出版企业创新发展,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在论坛“共建发布会”环节,“出版学科建设大家谈”“新华文轩出版创新人才激励计划”在现场进行启动、发布。


现场,对谈专家们指出,推动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优秀人才,既要重视专业人才,以学术性适应专业出版领域的高质量要求;又要提倡复合型人才,以多元性适应出版产业多元复合化的新情境,以常态化培训塑造出版业的中坚力量。同时,新时代出版学科需要培养更高层次、多元化、灵活化的专业人才,这既需要产学研密切合作,以行业检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果,又需要提振出版人才的信心,提升学科认同感和职业期待感。

论坛期间,还展示了四川大学出版学院与新华文轩共建成果。成果展包括新华文轩与四川大学出版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成果、人才培养成果、产学研合作成果、“中国出版创新发展·首届全国出版学院论坛”成果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泽登旺姆 王茹懿 图片 主办方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文竹


相关阅读

  • 首都师范大学领导赴音乐学院开展专题调研

  • 10月12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蔡春,教师教育中心主任王海燕,教务处副处长王建跃、邝向雄等一行赴音乐学院开展人才培养与师范专业认证调研工作。音乐学院领导班子
  • 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成立

  • 羊城晚报讯 记者周聪、通讯员穗人社宣报道:11日,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大会暨“产教评”技能生态发展论坛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技能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领导赴企业访企拓岗促就业

  •   10月9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带队前往北京双雄对外服务公司调研。学院副院长张志斌、副院长叶向红、招生就业处与国际学院相关教师陪同调研。    杨志成
  • 探寻职业教育五年贯通培养的时代价值

  • 在江苏,跨越中职和高职两个办学层次的五年制高职,是百姓口中“家门口的好大学”———探寻职业教育五年贯通培养的时代价值■本报记者 缪志聪在南京鼓楼医院工作的产科护士王
  • 燕山大学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突破

  • 日前,我校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校建设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文法学院公共管理专业2021级本科生甄悦参与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顺利修完4门全球治理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曾店朱桥村:村在林中,人在景中

  •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吴小平、龚红波、李畅)云梦县曾店镇朱桥村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群众主体,将“五共”理念贯穿始终,让“党建引路、组织提能、乡贤建功”,以群众合力共建美好
  • 我国部分省份现登革热散发病例,专家提示

  • 近期,我国云南、广东、浙江等部分南方省份出现登革热散发病例。疾控专家提示,倡导我国东南地区居民要积极清积水,减少伊蚊幼虫孳生,做好预防工作。发热、肌肉痛、皮疹……这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