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耀进:文学作品的陌异感和耐读性

有一次,我与一位青年评论家交流,他说在文学创作中,诗歌门槛最低,能够把句子写顺就成,似乎什么人都能写诗,我特别赞同!随后我们还谈到,现在写诗的人多了,相对来说,好诗不多。

写短篇、中篇小说,数千字至数万字,光坐下码字,也颇费工夫。更别说长篇小说写作,那简直就是一种“体力活”,一场“马拉松”,考验你耐力。所以,我特别佩服那些长篇小说大家,有的人竟写了十几部长篇小说!

尽管诗歌门槛低,但真正写出好诗并不容易。所谓“好诗”,当然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说。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独特性是必须的。独特的思想、独特的形式和独特的语言,三者有其一,我认为就是能上台面的诗了。

写作的人,尤其是搞文学创作的,一般说来,自我感觉良好。这也难怪,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恐怕就缺少写作的驱动力了。

不过,我还是认为,写作者必须对文字保持应有的警觉。文字有两面性,通过文字,一方面能够表达你的某种独有的感觉、体验和思想;另一方面,因为文字太“通畅”,让人觉得太“舒服”,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让人固执地认为文字所面对的世界就是如此。

写作者其实不仅在挑战自己(包括自己的惯性表达和思维),同时也在挑战他所面对的世界。

音乐更有直接性和体验性,又更具抽象性。好的音乐可以在你不经意时,一下子就打动你,然后激活你的感官。

而文学不同,即使是很动人的文字,首先你必须浸入其中,才能感受其中的魅力。如果你心不在焉,很难立刻激发起阅读快感。

所以,增加文字的音乐感,让人很快进入,不失为一种写作“门道”。尤其是在“快餐时代”,这一点似乎尤为重要。

当然,你可以自我辩护,只要是好的文字,你耐心读下去,一切都OK了!但问题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又有多少人能有如此耐心?除非像《尤利西斯》《静静的顿河》这样的名著,它已“先入为主”,在未阅读之前,已让你准备好了耐心。

对于职业作家来说,写作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建构,就是不断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换言之,这种建构不是对别的作家或名著的复制,恰恰是要彰显独创性。他(她)必须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并显现属于自己的思想、意象和隐喻。

好作品意味着某种品质,或者说必须凸显出某种品质。好作品不一定是看上去“圆熟”“完善”的作品,也不一定是各种文学因子的有机“搭配”和“搅拌”。

好作品可以有多种样态。但杰出的乃至伟大的作品必须要有锐度,要有对普遍人性的深度体验和表达,而且应有“陌异感”。而我们看到的一些文学作品,不是真正的文学,是材料的“堆积”,是某种变形的过时的新闻报道。

要求文学作品反映现实,本身没有错,但文学作品绝不可能只是“现实的一面镜子”。“镜子”就是复制成像。作家选择什么“现实”,如何有意味地选择“现实”,可以分出作家视界的高下、作品的高下。

其实,实际发生的现实是碎片化的、琐屑的,甚至谈不上什么“生活流”。

文学作品中的现实,肯定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即便极端如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橡皮》《嫉妒》,还有,让-菲利普·图森的《电视·迟疑·自画像》,不动声色、“客观”地描摹现实,仔细阅读,那也是有选择的现实,以及“有意味”的现实。否则,无需读他的小说,读者不如直接面对现实。

杰出的作品总是让现实的“剖面”凸显、放大,甚至带有一定的“假定性”。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在熟视无睹的现实中再次凝视、反思,乃至产生震惊感。

实际上,写作就是跟自己较劲。名著和经典作品都摆在那里,就像大山一样总是压得你喘不过气。但你必须彻底地抛开它们,把你自己内心感受和自由想象,用文字表现出来。而书写恰恰是将之定型,在这个过程中,词语与词语之间有着无限组合的可能。

于是,写作最终的较劲就在词语与词语中的无限组合的可能中,选择一种属于你自己且最有表现力的词语组合。

文字流畅清晰,几乎是对每个初学写作者的基本要求。确实,这是写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一个连句子都写不通顺的写作者显然不合格。

但对于有独特文字魅力的文学作品来说,文字过于流畅清晰有时候并不“美妙”。常常是,这种作品很容易“匠气十足”,让人一览无余,甚至是一种美丽的“陷阱”,因为它堵塞了多重文本阐释和自由想象空间。

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能够跨越国界和时空,仍被后人反复阅读咀嚼,并常读常新,不见得是因为作品的语言“流畅”,而在于其给我们留下丰富的空白和想象,让读者不断填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文字书写方面更是如此。比如,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等。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文字就很流畅。但别忘了,这部作品并不“清晰”,表面的流畅文字,用他那特有的“魔幻”叙述,最终蕴含了多重阐释空间和阅读快感,因此成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作者系《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总经理)

内容来源:《文艺报》2022年6月16日3版

微信编辑:吕漪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