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矿大,不说再见~

我们从五湖四海来

三生有幸

共享同一段时光

怀揣各自的理想

再到天南地北去

是否记得

夏夜星空下温柔的晚风

镜湖边谈天说地的好友

图书馆里勤勉不停的笔尖

体育场上蓬勃有力的脚步

在这里

有不舍 有遗憾

有收获 有憧憬

心中感慨万千

那些与矿大的回忆

是最不舍的点点滴滴

@是馒头呀

喜欢在空闲的晚上围着矿大一圈圈地绕,矿大的夜晚热闹也宁静。在这种漫无目的的行走中放空自己,才能够感受到这独特的矿大的夜:路过操场,一个个闪着光的亮点围着跑道在做圆周运动,跑道之中,露天KTV选手展示着自己曼妙的歌喉,跑道之外,刘耕宏女孩们的本草纲目混杂着跳绳与空气摩擦的声音。路过亮如白昼的篮球场,人总是络绎不绝,在这里能真切感受到矿大学子们对篮球的热爱,即便夜深熄灯了,也还是有人不舍离开。路过宿舍,能碰到刚下晚自习的学弟学妹们,谈论着上课,谈论着活动,谈论着那些我们曾谈论了无数遍的话题。就在这样的夜晚中,我度过了在矿大的四年。我的难过和开心,都随风消逝在了这夜晚中的脚步中,淹没在矿大人声的潮起潮落中。这样的夜晚,常常能让我从中汲取力量,是片刻放松后的活力满满,是不甘落后的自信满满。我想,我需要这样的夜晚,我也感谢这样的矿大。即便马上要离别,相信这样的记忆会让我在往后无数个夏天的晚风中与矿大继续相遇。 

@事在人为

始于2018年初秋,终于2022年盛夏。这四年,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许多。我对待学习一丝不苟,从不松懈,遇到问题主动请教,积极探索,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和徐矿集团奖学金。“永远不服输、永远不向困难低头、永远争第一”的三永远采矿精神深入内心,始终鼓舞着我。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下,我逐渐建立了对煤炭行业的热爱,树立了要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情怀。山水相逢,终有一别。万般不舍,唯有感激!

@恂恂俟归矣

在矿大的这四年是快乐而又充实的。大一刚入学,我就定下了要保研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曾经整日泡在图书馆;为了这个目标,我曾经自学许多编程语言;为了这个目标,我曾经咬牙面试完所有可能高校的面试。"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今。"最终,我收到了西交的offer。矿大记录了我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每一段艰辛历程,也见证了我美好青春的每一个快乐瞬间。还记得在南湖体育馆里疯狂为矿大女篮加油的CUBA比赛现场,还记得在镜湖边听的每一场音乐会,还记得在博五大草坪上放过的风筝,还记得在春天拍到的油菜花田,还记得每年校庆在食堂免费吃到的鱼……未来,我会记着矿大这些数不完的美好,怀着矢志不渝的初心投身到更高远的学习旅程中去。

@拽而有李

在来到矿大之初,我就加入了青协并开始了一段忙碌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在青协的三年中,大一作为干事我忙着负责各项活动;大二作为部长我忙着策划各项活动;大三作为主席我忙着协调各个部门与其他学生组织之间的工作,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我都在做着青协的工作,但正是这三年的忙碌让我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在掌握很多技能的同时我养成了凡事都先做计划的习惯,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与工作的时间。从部门的干事到青协的主席,从最初的不善言辞到如今的侃侃而谈,青协这个大集体见证了我的每一次进步与成长,很幸运在这三年中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经历了很多难忘的事,这烙有青协印记的三年时光成就了现在的我也影响着未来的我。

@好名字

我曾作为治保人守护矿大的夜晚,作为记者采访宣传典型事迹,作为竞赛主办方组织活动,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和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班长服务同学,作为学长分享保研经验,更作为矿大人在实践与生活中讲述矿大故事。矿大生活异彩纷呈,无论何时来自何地,矿大总能予以惊喜和能量。源深流自远,行健天同功。祝愿矿大莘莘学子以梦为马,无问西东。

@仯小

首先感谢国家政策,让我能够有机会能够通过高校专项政策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就读。其次感谢矿大,为我提供了如此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感谢那些任课老师和辅导员,感谢你们的尽职尽责。最后,在矿大就读的这四年里,我遇到了一些可爱、热情、善良、优秀的人,他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谢谢他们,能与他们相识,便是我的荣幸。 

@SGa7In

别人都说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何尝不多了些未经涉事的纯真,感谢我大学生活在教我如何处事的同时,还让我保留了内心深处的天真与美好。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每段时光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的独特且难以复刻。从小学到大学,从无知懵懂到羽翼渐丰,无数闪光的片段和记忆在人生中来来往往留下痕迹。临近毕业,接近自己人生新的起点,我们以后还要跨过生活的万水千山,面对困难的风雨湍流。无论如何,希望我们都能怀着人生的赤诚之心,永远留存心底最初的梦想和希望。祝我们永远年轻,愿我们的每次选择都无怨无悔!

@Dragon_GuoZhu

在矿大鼓励的创新创业的氛围中,我和团队的N+科技工作室在矿大的培育中逐步成长为如今的肆筑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的明星产品口袋矿大、矿大微学工等,从籍籍无名到拥有9万用户,不仅源于众多伙伴的奋斗,更要感谢母校的支持。在二十来岁的年纪,是母校教会我要拥有敢于冲破桎梏的勇气。我们能做的尽力去做,这是情怀亦是责任;我们不能做的依旧拼命去做,这是信仰亦是爱。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故唯变才能通,唯通方能久。是母校在我心中的力量帮助我在创新这条崎岖的道路上可以做到真正的放手一搏,奋勇前行,而无畏于失败。

@二宝

在矿大的四年青春,若白驹过隙,忽然已矣。回首追忆起,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要说其中印象最特殊的时刻,我想是2020年6月22日凌晨两点,这一天是我们开始做挑战杯的第三天,准确来说也是连续熬夜的第三天。也许是突发奇想,我们想去看看现在的矿大校园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人和我们一样为完不成项目而烦恼着。原以为不会遇见行人,但依旧有人和我们一样在深夜的道路上走着,亦有人从身旁骑着“小电驴”飞驰而过,似乎还在和身后的人交谈着,不知道是不是在讨论着可能还没结束着的实验,远处的信控楼依稀可以看见仍有灯光亮着,也许是还有人在奋笔疾书为更好的明天而努力着。

继这一晚之后的一个多月,我们经历了很多个类似的夜晚,看遍了矿大的每一段凌晨,遇见了很多同样行走在深夜的“奋斗者”。也正是通过长时间的攻坚克难,最终我们以时间换经验,在一个多月内完成其他团队五个月内的任务。尽管最后结果略有遗憾,但这段在矿大和大家一块奋斗的记忆是永生难忘的记忆。

@SUADKA

初次踏入矿大校门之时,站在全新的起点,我曾一度担心自己无法适应陌生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模式。幸好,缘分让我与三位志同道合的友人相聚在同一宿舍。在矿大这三年,我们彼此扶持,共同成长,留下了如许最为珍贵的回忆。每当面对学业与生活中的挫折而心生懈怠时,我们总会互相勉励,日常相约至图书馆阅读学习;或是一同漫步校园,纾解偶然的焦虑与疲乏。在论文构思或研究设计中遇到瓶颈时,我也每常寻求舍友们的帮助。她们总会以跨专业的视角为我提出修改意见,思维碰撞间便增添了不少科研创新的可能性。三年时光,图书馆、实验室与运动场都交叠着我们的身影;而付出也总有回报,虽身处不同学院,我们也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发光发热,纷纷收获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与包括两项国家奖学金在内的诸多荣誉。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铭记崇德尚学之训,于开拓与创新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Leon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疫情之下,尤显匆匆。为了切实了解矿区生态状况,我深入山西、陕西、内蒙多个矿区开展野外植被调查和土壤采集。矿区地形复杂,车辆难以进入,我们背着几十公斤的仪器和土壤样品上山下沟。野外植被丛生,荆棘遍布,一天下来都是筋疲力尽,伤痕累累。三年来,500多个样本近30项植被和土壤指标让我在实验室度过了累积近一年披星戴月的实验时光。习大大曾说,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星光不问赶路人,在得到实验结果后,我终于对矿区生态恢复有了基础的认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顺利完成了硕士论文,终于在基于生态阈值开展生态恢复方面取得了进展,而我也实现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愿望。而这些都源自于那300多天在实验室的默默积淀。三年来,矿大教给了我坚韧和耐心,也在我身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将带着这些继续前行,努力“扎根”,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

@Eureka

时光如白驹过隙,完成毕业论文的一刻我才恍惚间反应过来,我的本科四年已步入尾声。还能记得18年的那个夏天,初入矿大的我畅游于偌大的校园,脑中向往着未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并暗自立誓一定不负大好青春。回首大学四年,我仍然记得第一次上台演讲时的紧张、第一次自主实验时的兴奋、第一次考试失利后的迷茫以及第一次奖学金下发时的喜悦,在矿大度过的春夏秋冬、在矿大经历的酸甜苦辣,记录着我的奋斗、陪伴着我的成长,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回忆。未来,我还将继续在矿大深造,“行百里者半九十”是辅导员时常教育我们的话,如今我也将它送给我未来的研究生生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永远不忘梦想,永远心怀感恩,永远不惧艰辛,用矿大人求实进取的信念描绘属于我的未来。

初入校园之时

树影斑驳

而今时间到终点

恍然已数年

我们即将各奔东西
展开不同的人生

毕业不仅是告别

更是成长的仪式


愿此去

鹏程万里新航启

前路浩荡仍可期

往期内容回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