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上门经济”,你体验过吗?

日期: 来源:日照新闻网收集编辑:日照新闻网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上门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上出现。

  记者检索发现,除了上门保洁、维修等,上门做饭、洗车、陪驾等也在日照出现,实现了消费场景的扩张。

  不过,“上门经济”也引发了大家的担忧,师傅素质怎么样?平台是否有保障?

新鲜享受 新型就业

  6个菜收费66元、8个菜收费88元、12个菜收费150元……市民曹怀广在抖音上看到了这样一则上门做饭的广告,正巧自己儿子“认亲日”要做十几个人的菜,想想从买菜到吃上饭的漫长过程,他果断从网上找平台下了订单。“来给我做饭的是一对40多岁的夫妻,他提前一天和我沟通我需要准备的食材,我根据他们的要求购买了。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带着锅具来我的家里忙起来。中午12点半菜就基本上了桌。”曹怀广说起这次体验,直言省心又省事,想着以后家里宴请都想请帮厨。

  相较于曹怀广的省心“尝鲜”,也有人在“上门经济”中发现了新的就业途径,加入了平台,成为一名上门师傅。“我本身就是学电力的,所以家用电器安装、改个电路之类的活儿非常拿手,以前家里这些活儿也都是我干。”市民张先生说,自己去年9月在小程序“万师傅”上注册了账号,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接单,上门安装三个灯具收费在300元左右,更换一个电源收费在130元左右,更改电路则需要跟下单的顾客详细沟通后再报价,平均每单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回报率很高。“我发现老一辈在家里常备的工具,比如电钻、锯子等,现在很多家庭都没有了,所以连往墙上挂个画这样的小活儿,都会在网上下单。”张先生说,除了电路方面的活儿,他还帮人装过地下室的货架、安装过玄关的鞋柜。

  “上门经济”的覆盖面,可不止这些。在平台上随意搜索关键词,都能找到对应的服务,做饭、洗车、陪驾、化妆……

受欢迎背后也有“闹心”

  “上门经济”为啥这么受欢迎?

  张先生分析,现在人们工作忙、压力大,时间变得更加宝贵,自己去搞定安装家具、修理物品不太现实,很多家庭都请了家政。恰巧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动动手指就能下单,还能实时查看订单的状态、师傅的资质,大家自然愿意“花钱买服务”。

  市民小陈觉得,“上门经济”是一种消费市场越来越人性化的表现。“像上门陪驾、通奶,是很多家庭的刚需,考驾照或者哺乳等特殊时期,离不开这样的服务。”小陈说,自己就曾在月子期间因为堵奶的问题请了通奶师上门服务。她也曾去医院针灸、按摩过,但是堵奶都没有解决。后来,朋友推荐了通奶师,她就约了一个上门试了试。“300元一次,办卡200元,十次起步。我哺乳期总共用了五、六次,效果不错。”

  不过,上门服务也让人挺“闹心”。小陈说或许后期因为她已经交钱办卡了,通奶师的服务就不那么到位了,很多次都要求她上门去找通奶师接受服务。而且,她买的卡也没有用完,通奶师也不给退,说可以去她店里做产后修复。

  日前,记者在同事、朋友及微信群里发起了关于上门经济的调查,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曾有过下单上门服务的经历,其中上门保洁、维修和做饭是热门。而“上门经济”最令消费者担心的是上门人员的个人素质,其次是上门人员的专业资质和他们的健康状况。

方便之余急需规范

  “对于上门服务,我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碰到素质不高的从业者,有可能被骗钱或者产生其他危险。”

  “我担心的是服务质量。现在平台上的账号都是个人注册的,如果产生矛盾纠纷怎么办?”

  “我会关注上门师傅的身体状况,毕竟陌生人来家里,最先要保障的就是没有传染性疾病。”

  ……对于“上门经济”,很多消费者都有自己的担心和关注重点。从业多年的许崇光律师提醒,上门经济与本地生活结合后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相关问题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过去劳动者和公司之间大多是雇佣关系,但现在,平台和服务人员将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基于劳务合同的分成关系。”

  如何让多样化的“上门经济”大家放心用?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应该从政策方面的监管、平台对从业人员的把控、从业人员有相关资质三方面加强规范。

短评

“上门经济”如何行稳致远?

  “上门经济”的服务方式贴近消费者需求,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同时也拓宽了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就业渠道,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元的就业选择。

  然而,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其衍生的用工形式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由于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上门服务的质量水平、人员态度、安全与否等问题也让很多消费者心存芥蒂。再者,当前的法律对上门经济衍生的服务关系缺乏明晰界定,一旦双方发生纠纷,相关的侵权责任认定、权益保护等问题难以得到高效解决。

  如何让有发展前景的“上门经济”行稳致远?未来,需要我们多方未雨绸缪,尽早为这一新兴用工模式明确准入门槛,做好各种质量评价和管理规范,维护劳动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从而激发更多市场活力与创造力。

全媒体记者 陈蕾

相关阅读

  • 经济半年报:粤苏差距缩小,沪琼增速亮眼

  •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自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以来,各省份在
  • 幸福长阳 共同缔造|“多点开花”提速乡村振兴

  •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长阳高家堰镇流溪村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以“三库”引源头活水,用“456”发挥龙头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以联农带农促进集体增收,闯出了一条独具流
  • 5位宁波牛娃,入选“国家队”!

  • 2023年度国际天文奥赛中国代表队名单出炉,宁波有5名学生分别入选天文奥赛三项赛事的国家队!象山中学的陈咨儒同学入选第16届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16th IOAA)中国代表队;宁
  • 十年强动能,未来新引擎

  • 夏日炎炎的周末,王铮鸣悠悠醒来,拿起手机,已是上午9点半,顺手用手机遥控开启窗帘。外面太热,周六这一天,王铮鸣并不打算出门,一边拿着手机点好外卖,准备早餐、午餐一起解决,一边洗漱,
  • 长汀馆前:普法宣传“赶”庙会,政策普及惠万家

  • “大爷,您看一下,这种图片的是毒品,千万不能吃的!”。近日,长汀县馆前镇综治中心结合东阳山庙会期间,客流量较大、人员密集的特点,联合镇司法所、青年志愿者们,前往东阳山组织开展系
  • 祁县来远镇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当前,正值小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走进祁县来远镇东山村的田间,小米长势喜人。近年来,来远镇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农业产业、集体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上门经济”,你体验过吗?

  •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上门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上出现。  记者检索发现,除了上门保洁、维修等,上门做饭、洗车、陪驾等也在日照出现,实现了消费场景的扩张
  • 归德街道 公益性岗位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

  •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开发公益性岗位是稳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实事项目。归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满怀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聚焦人民
  • 交作业!看怀化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条”

  • 一天半时间,9个重点产业项目,一场讲评会,行程紧凑,收获满满。7月23日至24日上午,全市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项目建设讲评会召开。市委书记许忠建,市委副书记、市长黎春秋分别率领
  • 全国摄影名家聚焦南京“双减”

  • “双减”实施两年,南京教育做了哪些事?7月22日,全国摄影名家聚焦南京“双减”作品展暨建邺区中小学“五育并举”主题展演活动在江苏大剧院举办,以图片和展演形式,生动呈现南京“
  • 江苏率先探索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

  • 日前,记者从在盐城举行的2023年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现场获悉,为破解养老护理人才发展难点堵点问题,畅通养老服务人员成长成才渠道,在民政部指导下,江苏省民政厅、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