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全国妇联“易地搬迁巾帼讲堂”西和开讲

日期: 来源:中国网收集编辑:中国网

 6月21日上午,由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办的“新社区、新生活、新发展”易地搬迁巾帼讲堂在陇南市西和县开讲,100余名乡村妇女代表参加聆听。

“未曾想有一天,会和自己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课学习”

说这句话的,是陇南市西和县姜席镇姜川村易地搬迁妇女马双妹,此时她正坐在一间满室无虚席的教室,静候期待已久的讲堂如约而至……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对易地搬迁妇女群众的后续扶持,帮助她们提高生产和生活技能,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实现新发展。“全国妇联女性之声”抖音号和视频号对讲堂同步直播,各省区市妇联特别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妇联组织易地搬迁妇女集中学习收看,直播观看达1.3万余人次。

西和县“易地搬迁巾帼讲堂”现场

马双妹就是代表之一。早年间,他们一家居住在山体滑坡灾害多发、高发地区,2020年搬迁至城镇临近的安置区,孩子正好就读于姜席镇初级中学。听讲期间,马双妹全神贯注又略显激动。“对于农村妇女来说,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和珍贵,真真儿是获益良多!”她一边感叹一边向记者说道。

宣讲过程中,长期致力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域工作的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静,从“新社区新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价值”三方面启发易地扶贫搬迁妇女如何适应新社区的生活、如何经营好家庭、如何就业创业获得经济收入,吸引在场妇女认真聆听,不时还点头赞许。互动环节,大家积极踊跃参与问答,现场气氛热烈,妇女受益匪浅。

“易地搬迁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巾帼讲堂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原来除了洗衣带孩子,在家门口蔬菜大棚上班补贴家用,或在附近镇子超市卖货收银,我们还可以学手工、做电商、开网店……甚至是再学习、助他人,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村民李芳告诉记者。

“易地搬迁巾帼讲堂”开讲的消息传来时,妇女们非常期待,报名听讲的积极性特别高。姜席镇姜川村妇联主席董小艳介绍,不仅如此,妇联组织的每一次活动,包括宣传方针政策、普及各类知识、调节家庭矛盾、照顾留守儿童和老人等,村里搬迁妇女都乐此不疲,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生活越过越好。

讲堂外,姜席镇姜川村易地扶贫搬迁点,一排排古香古色的秦汉风格民居、一条条整洁干净的巷道和宽阔的休闲娱乐广场、一张张村民们怡然自得的幸福笑脸……让记者在心里默默赞叹“这就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姜席镇姜川村易地扶贫搬迁点

姜席镇姜川村搬迁点民居

陇南市西和县地处秦巴山区,受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制约,是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也是全国妇联的定点帮扶县。近年来,西和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之一,多方施策,因地制宜,让一个个扶贫搬迁项目得到有效落实,目前1656户7414人全部入住新居,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如今,正在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重点主抓建成大桥镇郭坝村安置区、姜席镇姜川村安置区9座,蔬菜产业连栋双层覆盖塑料大棚、食用菌大棚35座,食用菌基地改造提升项目1处,帮扶车间1个,集中安置342户1536人,产业带动增收全覆盖,户均年增收1000元,让搬迁群众生活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我叫蒋洋,来自定西市漳县,梦想是开个‘小饭桌’”

在定西市漳县三岔镇的另一场“易地搬迁巾帼讲堂”上,妇女们在讲师的鼓励下,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漳县“易地搬迁巾帼讲堂”现场

“我叫李爱兰,来自定西市漳县,最大的梦想是儿女考上理想的大学。”有的妇女说完腼腆地笑了,有的妇女说着说着哭了,有的张了张嘴始终没有说出口……现场多数妇女的梦想和子女、老人、家庭相关,极少数妇女是关于自我。

这是“自我认知”的环节,主讲人张静说道,乡村妇女要提高自我内生动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并图文并茂讲述了“李妮翁”“郭海力麦”“侯昌菊”等多个案例故事,以此激励大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催人奋进的,现场妇女的眼中不自觉闪烁着希冀的光。

“从前住在山上交通不便,小孩上学还是泥泞路,收入也主要靠务农。2016年,搬迁到三岔镇三岔村,孩子上学便捷,我也可以在家门口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上班,每月赚取3000元的工资补贴家用,还能就近参加类似今天的讲堂,不时的学习进步,感觉非常好。”村民汪荣荣笑着说着。

汪荣荣采摘木耳

“搬迁到三岔村后,偶然的机会进入妇联和众多姐妹们一起,开展残疾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老党员慰问、退役军人关爱、孤寡老人关爱、集中爱心洗衣、搬迁妇女技能培训等一系列爱心服务活动,觉得非常有意义,也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村民朱志红倍感欣慰道。

定西市漳县地处黄土高原陇西地台和西秦岭山地交汇过渡地带,属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十三五”期间,漳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90户3855人,且已实现搬迁群众产业扶持全覆盖、763户有劳动力搬迁户每户至少一人就业。2023年,全县投资198.16万元谋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项目3个,投资1542万元谋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基础设施项目3个,进一步夯实了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基础、增强了致富增收的信心。

漳县也是全国妇联定点帮扶县,自1998年帮扶漳县以来,全国妇联始终以“举全会之力、助漳县脱贫”为己任,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帮助漳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历届全国妇联领导不远千里,一次次深入漳县,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全国妇联从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改善、产业化基地建设、小额信贷、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入手,给予漳县无私的援助和强有力的扶持。帮助开通第一条二级公路(文殪公路),破解了长期制约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建成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祁连山水泥厂),成为支撑漳县经济发展的核心企业;协调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妇女的创业积极性;实施“春蕾计划”“母亲健康快车”“两癌”免费检查、“消除婴幼儿贫血”“加油木兰”等富含真情、实惠的项目;此外还在项目引进、产业发展、提升干部群众能力素质、关爱妇女儿童、开展扶危济困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帮扶,对解决漳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易地搬迁巾帼讲堂”开展生产生活技能培训,旨在帮助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妇女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文明生活意识,提升生产发展能力。“本次活动期望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搬迁妇女思想认识、文明习惯有效提升;二是搬迁妇女内生动力和学习意识得到提升;三是搬迁妇女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荣辱感和幸福感有所提升。”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希望每一位易地搬迁妇女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融入新生活、实现新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相关阅读

  • “妇女微家”促增收

  • 通讯员 郜玉华 高志房 王谦 摄6月26日,村民在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田桥村群众孙允的家中加工服装。农家院变身小工厂,常年安置20多名村民订单生产各类服饰。高庄镇按照“哪里妇
  • 提升农村妇女带头人领导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阅读提示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妇女带头人领导力培训”课程,试图在性别平等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提升农村妇女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让“她力量”在乡村振
  • 阿克塞:禁毒宣传进万家·巾帼助力我先行

  • 为切实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宣传,增强全县广大妇女群众防范毒品的意识,提高大家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近日,阿克塞县妇联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在文化广场举行的“2023年阿克塞县青年
  • 乐安街道:举办巾帼电商培训班 | 东营发布

  • 为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服务妇女创业就业,近日,广饶县乐安街道在“乡村振兴赋能中心”举办巾帼电商培训班,街道40余名村妇联主席、巾帼创业带头人参加培训。培训邀请有关政府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全国妇联“易地搬迁巾帼讲堂”西和开讲

  • 6月21日上午,由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办的“新社区、新生活、新发展”易地搬迁巾帼讲堂在陇南市西和县开讲,100余名乡村妇女代表参加聆听。“未曾想有一天,会和自己的孩子在同
  • 万亩甜瓜采收忙

  • 瓜农将刚摘下的甜瓜打包。 记者 张欢 摄“今年的瓜长势好,产量高,一亩地能产4000公斤。按照每公斤1.4元的销售价格计算,我家10亩地的甜瓜总共能卖10多万元。”近日,在安次区杨税
  • 4+16 !一批新建改造公交站点即将投用

  • 为做好大运会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提升百姓出行候车的舒适感与便捷度我市新建、提升改造一批公交站台着力提升通勤效率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在“我为群众办实事
  • 来崇州 见证这里的“∞”

  • 下个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眼尖的读者在近期成都密集发布的大运会宣传视频《成都无边界》《城市的翅膀》《千年之约》里,都发现了一个既不是赛事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