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屏让青少年德育长在山河大地上

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有着独一无二的育人价值,是现代教育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但受教育资源、条件等影响,不少学校在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时发现,学生难以获得课本知识以外的认知,传统文化也无法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对中华文明的探索欲望,找到自己的精神之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当下,现代音视频技术打破传统教学物理空间的限制,实现教室与教室的连接、教室与资源的连接以及人与人的连接,学生在教室里既能穿越时空与经典“对话”,跨越山河体验多元文化,又能进行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碰撞,这让学校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半径”逐渐成为可能。

借助互动、分析等智能教学工具,学校有能力掌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锁定传统文化教育内核的“坐标”,打造出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的精品课,激发青少年对中华文明的深层次认知,为他们的文化寻根“导航”。

这样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近日,四川若尔盖达扎寺小学、河南平顶山学府路小学和天津十九中,依托腾讯教育小鹅云课提供的音视频通信和连接能力,利用课后“三点半”,进行了一次横跨2100公里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水清的远程指导下,三地学生通过一块电子屏幕隔空共赏了北宋王希孟笔下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

image.png

△三地学生同屏共绘的现代版《千里江山图》

通过名校教授的引导,三地学生结合家乡的风物和民俗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千里江山。在三地文化的碰撞中,若尔盖学生“走”下高原,感受了城市的现代化生活,天津、河南平顶山学生则“飞”向草原,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体验了别样的民俗文化。

此外,三地学生们也根据自身感悟,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屏协作绘制出了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四川若尔盖、河南、天津三地的美景全都微缩入画。他们的笔触虽略显稚拙,但其画作中流露出的对山河家园的深情眷恋,对国泰民安的祈盼,古今并无不同。

这堂别开生面的云端美术课给予我们启示。真正的育人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善用身边鲜活的资源,启发孩子去观察、思考、实践。在这堂课上,科技连接起过去与当下,成为育人“铺路石”,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的现实温度,为青少年文化寻根指引了方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