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风正劲 | “加强”的青春 种植的“钱途”

青年创业风正劲 • 我们村的年轻人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创业工作,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创业的热潮。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这里有艰辛的汗水,有收获的喜悦,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

即日起,钢城融媒特别策划“青年创业风正劲”栏目,通过讲述新时代下不同领域的创业青年的故事,分享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困惑与憧憬、抉择与远方,反映创业大潮之下年青一代的探索与思考。同时,我们也欢迎正在创业中的你,走进我们的故事。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分享农村青年创业的精彩——我们村的年轻人。

“加强”的青春 种植的“钱途”

走进艾山街道西施家峪润弘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片的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黄瓜、辣椒等爬满秧子,长势喜人。

在大棚旁边的西瓜地里,一位身穿后背被晒得发白的上衣,卷起一只裤脚到膝盖的“大叔”在翻看西瓜秧。“大叔,请问咱们老板徐加强在么?”大叔闻声抬起头来,在汗水的配合下,被太阳晒得发棕的皮肤变得油光发亮,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车辙似的皱纹:“我有那么老么?”

原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主人公——西施家峪润弘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加强。

大棚种植  种着难卖更难

徐加强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他又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就在他的工程干得风生水起时,他却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转行种地。

“想着给家乡做点贡献。咱本来就是农民,种个地最拿手!”徐加强说,为了种好地,他还从寿光专门聘请了技术人员来教授科学种植方法。

他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跑周边大棚种植户、网上查阅资料、学习相关书籍。“生怕这些苗子哪个地方照顾不好,耍脾气就不长了。”徐加强如视珍宝一样边捧着西红柿边查看长势,“孩子还能哭还能闹,还能跟你说哪里不满意,这些苗苗不满意了可不吱声,直接就给你‘甩脸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徐加强的用心呵护下,大棚里的果蔬都长势喜人。徐加强看着自己精心种植出来的西红柿满心欢喜。然而,高兴劲还没过,又一个问题迎面而来。自信满满的徐加强带着他的西红柿走向各大超市时,各超市负责人却不约而同地回复:“有需要会给你打电话的。”然而,左等右等却没有收到一通电话,也没有接到一个订单。

看着熟透的西红柿没人要,徐加强急在心里,他总结反思,摸索实践,最终将包装进行改进,挑选卖相较好、品质优良的产品继续奔跑于各大商超中。在徐加强的努力下,顺成超市老板终于答应可以先试卖一批,试试群众反响。“跑商超、找销路的时候是最难的时候,比让我垒砖盖楼难上一万倍啊!你看我这‘秀发’,你看我这脸,跟五十了似的。”徐加强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开起了玩笑。

就是凭借这份不放弃的精神,徐加强的果蔬得到了越来越多商场超市的认可。在采访谈话中,三家商超的采购人员分别来到了合作社:“大老远来了,你们别跟我抢,我可是订了一千斤。”新泰市叶波大润发采购人员拿着编织筐就开始熟练地搬运西瓜。“现在都是我这有啥他们要啥,我这有多少斤,他们要多少斤,都熟悉了就自己来农场搬运了。”徐加强说。

抢占“线上”  风口就是过瘾

从建筑工人到农业知识达人、合作社老板,徐加强不满足于现状,也想乘着新时代的列车,走向更远的地方。“现在都走线上销售,传统的销售模式虽然能保证销量,但对品牌的宣传速度比较慢。”说着,徐加强打开他们夫妻俩的短视频账号。“我们先尝试着从短视频入手进行线上宣传,在春节前开始拍摄短视频,正月初三就迎来了采摘的市民。”随着线上销售的口碑传播,徐加强的草莓西红柿好评如潮,短短四十天销售八十多万斤,徐加强黝黑的皮肤中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咱可没想着网络的力量这么强大,一天万数斤,可过瘾了!”

尝到短视频“甜头”以后,徐加强又想尝试下本土的直播带货。6月18日,徐加强带着自己的优质果蔬与银座钢城店进行沟通,他的果蔬口感和品质得到了银座钢城店的认可。6月21日,“银座云逛街”来到润弘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直播,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4500斤西瓜、300余斤黄瓜、200余斤辣椒等果蔬被抢购一空,“吃瓜群众”纷纷喊话:上地址,要去亲自采摘。

定个小目标  有钱大家赚

短短两年时间,徐加强把以前一年忙忙碌碌只能赚一万元的土地,变成了今天的聚宝盆,他的合作社先后吸收社员60名,带动农户100余户,增加农户收入近万元。“以前就会种个地,忙忙活活一年也收不了几个粮食,赚不了几个钱。多亏了强子弄了个大棚,让我们这些农村妇女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每个月还能按时拿工资。”村民徐大姐话里话外都是满意。

徐加强的合作社也成为集绿色无公害种植、采摘、生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吸引了不少周边地区农户、合作社的参观学习。

有致富技巧更有感恩的心。徐加强每年都会为村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用品。大棚里的瓜果蔬菜成熟后,更是经常先让村民尝鲜。6月18日,他为艾山街道43个幸福食堂发放了一万余斤爱心蔬菜。

问起下一步打算时,徐加强腼腆地说:“先定个小目标吧,争取做个农业技术员,让润弘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营养、健康的优质果蔬走进千家万户。”

记者手记

生于故土,扎根故土,反哺故土,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徐加强,不仅传承了老一辈农民吃苦勤奋的优良品德,更有现代化农民的思路和眼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时刻怀揣着一份淳朴而又炽热的对家乡的热爱。

来源:幸福钢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