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至今的《国际歌》,原来是他翻译的

《国际歌》的旋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的瞿秋白纪念馆,每天伴随着激昂的《国际歌》,这里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

《国际歌》和瞿秋白之间,又有什么特别的渊源呢?

1923年6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季刊创刊号,收藏在江苏省档案馆,我国最早能传唱的中文版《国际歌》就首次发表在这本刊物上。

它的翻译者,正是《新青年》季刊的主编,时年24岁的瞿秋白。

1920年10月,经历了五四运动洗礼的瞿秋白,满怀革命理想,以北京《晨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远赴苏维埃俄国寻找他心中光明的灯塔。他在自己撰写的《新俄国游记》中这样写道:“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江苏省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处副处长朱芳芳:当时中俄铁路遭到破坏,瞿秋白在哈尔滨滞留了50多天,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联合会举办的十月革命三周年庆祝大会。在会上,他第一次听到了《国际歌》。

《国际歌》豪迈的歌词和激昂的旋律,使瞿秋白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他的心中也萌生了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想法。

1923年6月,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正式发表。

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黄明彦:早在20世纪之初,《国际歌》就有了中译版,但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瞿秋白就从法文版译来词和简谱,再与俄文的《国际歌》进行对比,边弹边唱,逐字逐句推敲。瞿秋白选择音译‘英特纳雄耐尔’这个单词,希望国人在唱到这个词的时候,能够和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发出同样的声音。

来源:江苏新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