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军送他上军校,毕业后又回高原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欢迎收听西陆夜读“关山月”。

人生就像一场匆匆的行走,有人用脚步,有人用灵魂,有人用信仰。当走过山水千程后,你是否还坚持着最初的信仰,你是否已找到了最后的信仰?让我们一起走进今晚的“关山月”。

 

军校毕业后,他又回到了高原

作者:魏旭凯   

主播:朱勇 孙琦超   剪辑:昌青青

本应是季节交替的四月,青藏高原依旧冰天雪地。

新排长魏旭凯将屹立在营区外的海拔碑再一次用红色油漆细细描红,夕阳的余晖给整个世界都镀上一层金黄,透过时光的罅隙,魏旭凯想起了六年前的第一次“爬坡”。

5090高地的山坡堪称开门见山,近乎70°的陡坡直插云霄,像一堵墙,阻挡在他面前。“不过是一个稍微陡一点的坡而已,哪有那么难。”出发前,魏旭凯在心里不屑地想着。

伴随着粗重的喘气声,魏旭凯一步一步艰难向上。他紧盯坡顶,仿佛眼睛也可以积蓄力量,目光所及之处,山连着天,天压着山,高原爬坡是一场意志力与体力的较量。

迈起左脚,落入厚厚的雪中,抬起右脚,依然淹没在厚厚的雪中。被万千诗人歌颂的雪成了阻挡魏旭凯向上的阻力。他脚下没有根,每一次的抬起、落下都是莫大的负担,像是深入泥潭,难以自拔。

爬了半天,距离一点也没缩小,咫尺之遥竟如天涯。魏旭凯的步伐逐渐变慢,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每向上挪一步都要喘一口粗气。风呼啸而过,卷起一阵冰雪,吹打在他冻得通红的双颊上。这一刻,他像极了挺立在雪域之巅的一棵树,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可这棵树还是没能扎根到坡顶,倒在了中途。

爬坡失败后,这个来自西安的新兵伤心极了,他第一次感受到高原的威严!在魏旭凯心里,高原应该是缥缈如仙境的地方,伸手就可以碰到白云。然而,现实中的高原,就是一堵不透风的墙,隔绝了一切的繁华和人气,只有荒凉和寂寞。

“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我一定要征服你!”魏旭凯没有向高原低头。

从那以后,魏旭凯开始加时间、加训练量、加负重……只为打破心中的魔障,顺利登上山顶。仅仅一个月,他就瘦了十斤。不久后,他再次站在坡下,盯着坡顶,没有任何杂念和想法,只有征服这段路途的信念。

高原的风擅长“偷袭”,总想给这个新兵重重一击,看他再次狼狈的样子。但魏旭凯的根早已扎进这片土地,风雪已不能阻挡他的脚步。这一次,魏旭凯顺利登顶,感受着山顶凌冽的寒风,但他心里却暖暖的,像是开出了一朵花。

在老家一个小小的感冒,在高原却能折磨“死”人,因此大家都不愿和感冒有任何交集。然而魏旭凯刚上山没多久,就被感冒“袭击”了。高反和感冒一起,让他十分难受,点完名早早爬上床,蜷缩在被子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直到半夜,睡在他下铺的班长发现了他不对劲。得知他感冒了,战友们这个拿药,那个倒水,看着他躺下,大家才陆陆续续回到自己床上,而班长则一直守在他床前。不知道是太难受还是被感动,魏旭凯的枕头湿了,在边关冷的是月,暖的是心!

日土县有八万多平方公里。一个县竟然和重庆差不多大,大到魏旭凯无法想象这片土地上的冷峻和热情,经历过那难以忍受的高反过后,他逐渐明白了,要守山,要卫国,还得有和这山一样宽广的胸怀!

2017年8月,魏旭凯被军校录取了,从陈红军指导员手中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情形让他印象深刻。

指导员用他那布满冻疮的手抓着魏旭凯,告诉他去了学校一定要好好学、好好干,把喀喇昆仑精神带到军校去!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以后一定要回到这里,这里有太多故事你没有听过,有太多英雄你还不认识,还有那厚重的喀喇昆仑精神你还没有领悟!”说着他还扬起了嘴角,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

魏旭凯知道他想到了什么,估计是想起了他们一起在雪山上唱的那首《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吧。那情景多么美好啊,雪地上的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像是在为他们的歌声合拍。魏旭凯早就做好了打算,当然要回去,指导员还等着他呢!生生不息的喀喇昆仑精神也同样在他心中烙下印记。

得知指导员牺牲在他最爱的昆仑山上时,魏旭凯的眼睛湿润了。他还没有回到那片土地,他还想和指导员比赛吃馒头,一起凿冰取水,一起唱起那首《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不敢想象指导员突出重围,冲进“石头雨”“棍棒阵”,奋力反击,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时,是多么的英勇无畏,也不敢想象那些棍子打在身上得有多疼,可他就是那么做了!

如今魏旭凯又回到了这片土地,却再也见不到那张熟悉的脸,魏旭凯心中的光,消失了。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士兵,也不再是那个面对高山无所畏惧的高原军人。这一切都被教导员费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该怎么才能让这个小伙子重拾初心呢?他决定带魏旭凯拉一次水。

因为营区没有接通地下水,他们要奔赴70公里外的地方抽水。尽管已经立春,可是这里却依然风雪交加,一连四五天,水车都无法出动,眼看着战士们的用水就要成了问题,看到天气稍微放晴,教导员决定立刻出发。

金黄色的阳光冲破空喀山口的云层,从茫茫雪山里挤出脑袋时,拉水车带着教导员和魏旭凯从营区出发,小心翼翼地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行驶着。路旁立着一块冰冷的石头,上面有官兵们用鲜红的油漆书写着“海拔5090,坚守2022”的字样。魏旭凯看了看手表,如果路途顺利,中午应该可以到达取水点。

但是一向“听话”的水车抛锚了,教导员和驾驶员一起下车检修发动机。还好问题不大,没一会功夫车辆就重新启动,他们赶在午饭前到达了抽水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水泵被冻“趴窝”。貌似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导员和驾驶员轻车熟路地拿出暖风机开始烘烤水管,寒风卷着雪花打在他脸上,被水溅湿的作训服很快冻成冰坨,等水泵可以工作时,教导员的双手被冻得青紫,说话都打颤。直到天边一抹赤霞浮现,水车才被装满。

回去的路上,还是满眼的雪山,魏旭凯看着远方不知名的山头,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指导员,我回来了,我带着你的期望,回来了,对不起,我给你丢人了,我给喀喇昆仑丢人了……”看着最后一抹阳光从山间消散,魏旭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起来。

“不,你不丢人,你的努力,红军看得到,他一直在看着你,我们都很看好你!”一路上,教导员和魏旭凯聊了很多,那天,魏旭凯心里的那朵花,好像又开了。

不知谁在哼唱着这首歌,歌声回荡在群山之巅,风吹过耳旁,魏旭凯跟着唱,泪流满面,他感受到了坚守的责任。远方并不远,那里阳光明媚,战士屹立如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美丽的文字和声音

传递抵达人心的力量

祝您晚安!

作者 |魏旭凯

魏旭凯,新疆军区某防空旅排长。热爱写作,心怀美好。

主播 | 朱勇

朱勇,多年探索声乐与语言艺术工作,在多家电台、电视台担任解说和主持。

主播 |孙琦超

孙琦超,朗读者,武警陕西某部排长,热爱音乐与朗诵。愿用爱发声,用心传递正能量。

征稿链接:

西陆夜读——“关山月”,邀您加入

总监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