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地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图:观澜上域小区垃圾分类亭。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全覆盖、分类类别全覆盖、设施体系全覆盖”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6月20日,记者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截至目前,巴州区、恩阳区和巴中经开区“三区”城市建成区已规范设置分类运输车67辆,中心城区范围内90%的居民小区已配备分类收集容器。

  中心城区
  多措并举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在巴州区,垃圾分类的风气逐渐形成。今年以来,巴州区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营造了“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共建美丽和谐家园”浓厚氛围。

  6月29日,江北街道观澜上域小区卫生保洁员曹华正引导居民将手中的垃圾分类投进垃圾桶内。作为巴州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该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一经投放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以前小区居民大多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处理垃圾十分麻烦。”曹华表示,自从建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后,每一种垃圾的分类罗列得清清楚楚。

  这些变化推动了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观澜上域小区居民杨青告诉记者,她一般在家里用不同颜色的袋子将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进行分类,然后再投放到楼下垃圾分类点。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群众掌握好垃圾分类知识是基础。巴州区江北街道作为巴州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立起“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中心+环保志愿者+社区督导员”四方联动工作体系,组成一支由“专职宣讲员+兼职督导员+志愿者”参与的三级服务队伍,向辖区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在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恩阳区召集全区16家物业服务企业召开专题工作会,要求各小区物业公司负责拟定、完善所在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制度及办法,负责分类垃圾的回收处置工作,推进全区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恩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恩阳区已建立分拣员、指导员、监督员“三员”体系,配备分拣员450名、指导员210名、监督员120名,购置厨余垃圾收运车5辆、其他生活垃圾压缩车3辆,将城区范围内23个社区划分为108个网格,采取部门分块挂包、干部就近包户的方法,保证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

  “当前,全市983个居住区配备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预计今年底,分类收集容器将在全市中心城区实现全覆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说。

  三县城建成区
  12月底前"三个全覆盖"达到50%

  除了中心城区,我市三县的垃圾分类工作也正按计划推进。

  “以前感觉垃圾分类都是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才有的时尚生活方式,没想到今天垃圾分类桶也整整齐齐摆放到我们小区了。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不投放错了。”6月27日,家住通江县城龙腾锦城小区居民秦华英说。

  目前,通江县城区已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驿站1个,完成1个社区、2个物业小区、1所学校、2个公共机构、5个乡镇(管委会)、6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亭),1个公园标准示范建设和58个公共机构生活垃圾桶配置,投放城区公共区域垃圾桶350余个。

  在南江县,结合自身实际,由南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制定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产业链系统方案。

  “目前项目覆盖区域为天悦湾小区、南江印象、红塔小学、县委小区、格林郡小区共计11个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站的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小区投放的垃圾分类站只是垃圾分类的一个环节,由专业的环卫公司运营,有分类投放科普、分类收集站、分类运输及分类处理,建立全域数据跟踪、溯源、监管、核查为一体的系统,有效解决居民参与难、物业管理难、没有数据排查等方面的难点。

  平昌县则坚持以“精准分类、规范投放、严格管理、确保常态”为原则,单位归集的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由辖区环卫部门负责定期分类收集、运输,可回收物送再生资源回收点,有毒有害垃圾送环保部门指定地方,餐厨废弃物由特许经营公司收运至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处理。

  目前,平昌县在县城范围内选取孔子广场、信义大道、同昌里步行街等多个公共场所设置了有害垃圾暂存点;在驷马双城、土兴华山试点村建成垃圾分类收集亭18个,配置四分类桶72个、户二分类桶200余套,建成可回收垃圾站(含有害垃圾)2个。

  按照我市垃圾分类相关计划,12月底前,三县城镇建成区垃圾分类“三个全覆盖”达到50%。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永龙 文/图

责编/余小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