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旱改厕”改出村民新生活

“以前冬天上厕所太冷了,现在厕所改造比以前好太多了,不冷又没有污染,现在国家政策真好!”水泉镇合发村村民周泉幸福感满满,由衷地感叹旱厕改造惠及民生,给百姓带来的便利。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是过去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合发村村民苑明丽告诉记者,以前家家户户的厕所夏天蚊蝇乱飞、臭气弥漫,尤其到了冬天,年岁大的人上厕所很容易滑倒。而如今,旱厕改造让村民们告别了这些烦恼,看着改造完后的厕所,苑明丽乐得合不拢嘴。

小厕所关乎大民生。合发村仅仅是突泉县旱厕改造的一个缩影。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突泉县高度重视农村旱厕改造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让群众彻底告别简陋、脏乱的旱厕,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突泉县已完成旱厕改造9234座,改造完成后,全县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将达到38.59%。



改厕容易,改变习惯难。“虽明知旱厕不卫生,改后好处多多,可真改起来,很多农民一开始并不是很接受,有人嫌麻烦,有人觉得无所谓,甚至还有些人对改厕有抵触情绪。”突泉县农科局副局长冷媚介绍,“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让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改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针对这一情况,突泉县提出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在乡镇和村庄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带动下,广大村民的改厕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通过现场体验、实地参观,直观感受改厕带来的变化和好处,极大地动员和激发了群众改厕的热情。

“这个厕所是水冲式的,原理很简单。关键是改厕后,院里没了臭味、没了蝇蛆,比以前的厕所卫生,看着也舒心。”提起改厕,永安镇永常村村民张殿军高兴地给记者讲了起来。一开始,他对厕所改造也不是很认可,认为旱厕虽脏点,但不影响生活,自从看了试点村改后的厕所,他很快改变态度,并积极带动周边邻居进行厕所改造。

“三分建、七分管”,要保证改建的卫生厕所长期发挥效益,就要注重健全后续长效管护机制。

“我们村里组建专业管护队伍,购买吸污车,对各户的粪污进行清运。同时还有县里安排的专门负责农户厕具维修、粪污处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彻底解决了我们群众改厕的后顾之忧。”六户镇和丰村党支部书记孙明满意地说。

改厕,改变了农民落后的卫生观念,改出了农村群众的新生活和幸福感。如今,不少农村居民还把厕所改建与建沼气池结合起来,走进农户家里,灶台不见灰尘,厕所、圈舍没了臭味,沼气炉燃着蓝莹莹的火焰,烧旺了农民健康新生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