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首次写入党章

“群众路线”首次写入党章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执行的优良作风与传统。
  早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所做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的闭幕式讲话,就着重讲了群众路线问题。而后,在八大党章中,首次出现“群众路线”明确提法。这集中体现在八大党章和邓小平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9月16日,邓小平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概括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反映了我们党对这一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他分析了当时党的状况,指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面临着新的考验,很容易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危险;很容易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看不起群众,看不起党外人士。因此着重说明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邓小平说:“从第七次大会到现在的十一年间,党的实际斗争的经验,给了这一路线以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因而在党章草案中,这一路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反映。”中共八大党章根据执政后党的状况发生的变化,要求全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特别应当注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生活的官僚主义现象进行斗争。”八大党章第一次写入了“群众路线”的概念,要求“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
  9月26日大会通过八大党章,根据执政后党的状况发生的变化,要求全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并在七大党章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增添了采取“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党史信息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