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班啦!

6月25日11时53分

华侨大学国际传播训练营正式展开招募

经过7天的选拔与考核,共有来自16个学院的77位同学,其中包括10余位来自安哥拉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境外生,正式加入华侨大学学生国际传播素养训练营之“短视频与网络直播技能工作坊”。录取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7月3日

华侨大学学生国际传播素养训练营之

“短视频与网络直播技能工作坊”

在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举行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向学员们颁发

学员手册及营员证

扫描二维码查看学员手册

学生感悟

卫宇达

来自安哥拉的卫宇达报名参加了工作坊。他平时热衷在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语言文化学习等。“未来我想成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并将短视频运营当作自己的副业,向安哥拉人民与全球人民传播中华文化。”正在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的卫宇达,希望能够在工作坊中学习更多短视频制作技能,更好地传播汉字与中国文化。

冯卓轩

“我以后想回香港从事新媒体相关工作,助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香港学生冯卓轩认为,要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他已在学校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创作过许多短视频,“希望能掌握更多的国际传播技能,提升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

陈文欣

“作为侨校的学生,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学习更多的传播技能,服务学校和国家的国际传播。”来自工商管理学院的陈文欣认为,青年学生在国际传播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自己也愿意贡献一份力。

陈文欣、冯卓轩作为营员代表,接受营旗

开班仪式后,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摄影摄像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艺术委员会)理事胡勇主讲新媒体从业者素养认知,为大家传授手机短视频的创作技艺。

据了解,为提升学生国际传播素养和能力,为国际传播工作贡献侨校力量,华侨大学于2022年5月正式启动“学生国际传播素养训练营”。训练营将以沉浸式现场教学、实训工作坊、校内外媒介实习、寒暑期重大社会实践等途径为训练方式,以短视频与网络直播、非虚构写作、视觉艺术、社交媒体运营等传播技能为训练内容。当前,短视频与网络直播成为了青少年传播场域的主流媒介,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扮演独特作用。训练营首期工作坊就聚焦提升学生的短视频创作与网络直播技能。

左右滑动查看课程图片

本次工作坊为期一周,采用“名师教学+专题实践”的教学形式,邀请学界业界名师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旨在让华大青年学子了解短视频与网络直播的前沿技术信息与平台传播规律,有效提升华大青年学子利用短视频与网络直播展开国际传播的专业素养。

本次工作坊由华侨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华侨大学影视(短视频)创作研发中心、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承办,华侨大学(集美)产学研基地协办。

再次感谢大家的信任与选择

期待你在热情似火的七月

学有所成、满载而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