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记录园区沧桑巨变 《房子的记忆》亮相江苏书展

7月3日上午,在第十二届江苏书展上,苏州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殷建红携作品《房子的记忆》与广大读者见面。

     

殷建红是土生土长的苏州工业园区胜浦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十七岁开始在《少年文艺》发表作品,在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童话、报告文学、诗歌等作品一百多万字。曾获第十三、十四届冰心儿童文学奖,第十六届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高士其科普作品征文一等奖等,有十余篇作品入选各种年度选本。

出版有中短篇儿童小说集《就这样长大》、少年寻根长篇小说三部曲《十图桥》《百步街》《千河镇》;梦寻江南系列《外婆桥》《水天堂》《姚家弄的猫》全三本,以苏州为背景,从不同侧面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柔美和江南人的现代面貌。殷建红的作品风格多样,自始至终扎根在苏州的土壤,运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认知和情感教育,给人很多思考,令人回味。

当天发布的《房子的记忆》,以第三人称视角描写了作者家庭中房子变迁的生活纪实,也见证了中国农民家庭,从穷苦农民变成了走在改革前沿的苏州城里人。

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张蓁表示,殷建红的作品始终根深于园区,写出了很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小说和散文。特别是这篇纪实性的《房子的记忆》,以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为背景,不仅记录了园区沧桑巨变,也书写了历史变化的时代意义,把园区“前世今生”的发展史用笔墨一一描绘出来。更是生动地记录了园区人不畏艰辛,勇于探索,不断向前的精神面貌。

     

谈到创作初衷,殷建红表示:“我在写这本书稿时,纯属是经历、是感动、是报恩。我见证了园区轰轰烈烈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的动迁,记录了一段段难忘岁月。我特别想写一本书,记录我曾经的老家,我的亲朋好友,记录园区农民‘洗脚上岸’的生活变化、学习情况,于是就有了这本《房子的记忆》,描写的既是乡村少年的追梦史,也是一段乡土中国的变迁史,更是记录园区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

活动现场还为园区青少年代表进行了赠书,让更多园区青少年热爱园区、读懂园区,为园区发展贡献每一个园区人的力量。


作者:肖瑶

来源:《引力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