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全市司法行政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151项

记者今日从成都市司法局获悉,近日正式出台的《成都司法行政系统“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成都司法行政系统取得的7个方面重大成绩。“十三五”期间,全市司法行政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151项,获得司法部表彰的数量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服务中心大局取得新成效

围绕构建与超大城市治理相匹配的法规制度体系,高质量编制年度立法项目计划,完成一批涉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的创制性、实施性立法。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牵头衔接落实国务院和省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59项、下放行政许可事项14项,配合向全市产业功能区下放23项市级管理事项,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打造全国首个集国际仲裁、商事调解、外国法查明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平台,获批在天府中央法务区开展外国律所设立代表机构和国内律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试点,成都涉外法律服务做法在《人民日报》刊发。

全面依法治市开启新征程

协助筹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推动组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4个协调小组。指导开展“宪法法律进高校”活动,实现全市57所高校107个校区全覆盖,中央依法治国办充分肯定。全国首创“社区法律之家”建设,创新打造“云学法·云普法+”智慧普法平台等相关经验做法分别被写入全国“八五”普法规划和四川省“八五”普法规划在全国和全省推广。“七五”普法期间,我市获评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城市,2个区(市)县、15个单位及10名个人获评全国先进,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5个区(市)县、41个单位及24名个人获评全省先进。

法治政府建设呈现新局面

推动出台《成都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统筹推进全市依法行政。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工作经验被国务院推广。指导金牛区承担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全国试点,试点成果全国推广。全国首创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指导推行“一窗式”并联审批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成都市获评“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2次、提名奖2次。

行政立法工作迈出新步伐

始终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起草《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成都市天府绿道保护条例》等55件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及时组织清理涉及地方保护、市场壁垒等规范性文件7.8万余件,废止或修改104件。

法律服务行业实现新突破

全市共有律师15646名,万人律师拥有量达到7.28。培养全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36人。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813家,全国知名律所来蓉开办分所78家,经钱伯斯等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推荐的优秀律所落户成都28家。我市律所与境外170多家律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华盛顿等境外设立8家分支机构,分别是“十二五”末的6.1倍、2.7倍。指导举办“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合作(成都)峰会,成立“一带一路”全球法律服务协作体。成立全国公证行业首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都公证处被司法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示范机构”,公证“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全国首推司法鉴定机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成立全国首个农村产权仲裁院,荣获第三届“中国法治政府奖”。

公共法律服务得到新加强

在全国率先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实体平台,升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设“12348成都法网”网络平台,实现“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一标四调”工程,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76.98万人(次)。

维护和谐稳定取得新成效

全国首次司法所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7个司法所、10名司法所所长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开展的“人民调解组织及其调解员等级化管理机制”创新项目被评为全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1个优秀项目之一,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662个,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4万余件。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晨迪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