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启”后甘南首发团今晚回程,一手防疫信息和西北美景来了→

蓝天白云、绿油油的草原、金灿灿的油菜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西北风情……当黄黎君在微信群里发出一张张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美照时,有群友接连打出了流口水的羡慕表情。

家住长宁区的黄黎君,是上海“重启”后首个前往甘南的跨省旅游团游客之一。对自己第一时间报名首发团,她无比庆幸:“疫情关上了一扇门,但旅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这里的美景太值得来看看了!防疫措施也很人性化,感觉很好。”

欣慰!当地防疫流程没预想中繁琐

6月下旬,得知春秋旅游将推出甘南旅游团时,黄黎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疫情期间在家里关了好几个月,需要去外面放飞一下心情。”由于旅行社只接收低风险地区的游客出行,当晚,黄黎君就按照要求把自己和先生的身份证、户口本信息传给了旅行社,顺利成为首发团的成员。

7月1日,甘南首发团22名游客和春秋旅游的2名工作人员从虹桥机场出发,所有人员持有48小时内核酸及抗原自测阴性报告即可,黄黎君和先生也早早作好了准备。抵达甘肃兰州中川机场后,出机场的防疫流程并不像预想中那么繁琐,首发团游客和导游周云飞都颇感欣慰。

“下飞机后我们取好了托运行李,就来到了三条通道前,其中一条是专门的外省市人员通道,除甘肃外的所有省市旅客都从这里走。”周云飞说,游客们需要填写一份声明自己不是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承诺书并签名,再用身份证刷一下通道尽头的闸机,就可以顺利通行。

游客进入景区前需扫码通行。李研 供图

出机场前,所有旅客会经过一个核酸检测点,检测一次收费4元,但是否做核酸可以自愿选择。经过核酸检测点后,旅客们扫一下“健康新甘肃”二维码,显示绿码后就可自由通行。

周云飞说,按照甘南当地的防疫政策,所有人进出公共场所都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由于此次首发团行程安排比较紧凑,为防止游客进入偏僻地区时核酸报告无法及时续上,旅游团决定让游客们每天做一次核酸,以确保全程顺利通行。此外,在进入景点和饭店前,所有团队成员都需扫描场所码并查看健康码

让游客们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对首发团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也尽量为大家提供方便。首发团抵达当天,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和当地文旅局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地媒体也对上海旅游团的到来作了报道。游览完拉卜楞寺后,当地文旅局还邀请首发团游客观赏了《相约拉卜愣》大型演艺节目,让游客全面地了解了甘南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郎木寺景区风景。

7月3日,当首发团游客途经碌曲县前往郭莽湿地时,碌曲人民医院的核酸检测点即将进入午休时段。一旦首发团游客错过这个检测点,等游览完再返回做核酸就需要来回多赶路70公里。为避免大家走冤枉路,碌曲当地专门协调延长了核酸点的值班时间,让游客们及时做好核酸后安心地继续游览,这样的举措也令游客们颇觉暖心。

惊喜!美景美食,诗和远方就在眼前

出行前,黄黎君也曾担心甘南3000-3500米左右的海拔带来的高原反应,当初一起报名的同伴中还有人因此打了退堂鼓。但来到甘南后黄黎君发现,当地植被良好,高原反应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一路壮阔的自然风光和豪迈的西北民风,令大家感叹不虚此行。

作为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青海、四川毗邻的甘南不仅拥有广阔美丽的高原风光,也有着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风情。每年6月至9月,是甘南旅行的最佳时节。此时的甘南平均气温10-20℃,游客在这里能欣赏到绿草如茵、野花遍布的高原美景。因此,暑期的甘南历来是大西北的热门旅游地。

被誉为“世外桃源”的甘南扎尕那景区。

此次上海“重启”后的甘南首发团,其行程包括了甘南大部分重要的景区,如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拉卜楞寺、郎木寺,甘加秘境、桑科草原、郭莽湿地以及近年来被许多旅游爱好者誉为“世外桃源”的扎尕那等。

从首发团游客发来的甘南照片和视频看,当下甘南的草原、湿地、山区都绿意盎然,金灿灿的油菜花大片盛开,郎木寺、拉卜楞寺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当地民俗文化相关的熏陶。旅途中,游客们还品尝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兰州牛肉面、手抓羊肉、藏家牛肉土火锅等,充分感受到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西北风情。“这里的环境没什么污染,牛肉面的水特别纯、汤也清亮,非常好吃!”一路上,黄黎君也在朋友圈晒出了不少甘南美景美食,引来一片点赞。

首发团游客途中偶遇大片油菜花田。

对于不少人顾虑的高原反应,周云飞说,确有部分游客当到时出现睡不好、轻微头疼的情况,导游会告诉大家走路慢一点、说话少一点,一般这些症状一两天后就可以慢慢缓解。今晚,首发团成员也将结束6天5晚的难忘旅程,返回上海。

稍嫌遗憾的是,近两天上海出现疫情散发趋势,后续游客出行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甘南首发团的成行和行程中进行的8场直播直观地呈现的甘南美景美食,依然给向往诗和远方的人们带来了一些疗愈时刻。

首发团游客为大家带来的更多甘南美景

本文图片除注明外均黄黎君、鹰哥供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李宝花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泰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