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对话 | 国家级非遗川北灯戏负责人李鸿斌:“农民小戏”在时代语境中“活态”传承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实习生 郑娜

地方戏曲是地域艺术生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地方民俗、地域文化的地方戏、小剧种,在全新时空坐标下,如何传承创新,如何发挥时代价值?

川北灯戏,国家级非遗项目,是流行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区古老的歌舞小戏。7月5日晚,封面新闻记者在四川南充大木偶剧院,采访到南充市川剧团党支部副书记、川北灯戏团负责人李鸿斌,跟随他的讲述一起走进北灯戏传承故事。

    南充市川剧团党支部副书记、川北灯戏团负责人李鸿斌

讲灯戏,源自山村乡野的“农民小戏”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区古老的歌舞小戏。”李鸿斌介绍,绵延400多年历史的川北灯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是山村乡野的“农民小戏”。

“明清以来,灯戏频繁在川东北的广大山乡演出,至今延绵不绝。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当地民间生活,现有剧本200余个。”由于它生长于民间,为山乡民众所喜闻乐见,被称为“农民戏”“喜乐神”。2006年,川北灯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灯戏曾在巴蜀大地遍地开花,流派众多,独特之处在哪里?李鸿斌表示,川北灯戏表演形式发挥了民间歌的特点,身段步伐大都来自农民劳动生活或动物体态,又借鉴和融合了木偶、皮影、猴戏、民间歌舞等多种川北地方表演技艺,多以喜剧来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7月6日,川北灯戏最新剧目《板桥卖画》首演

谈传承  从人才培养发力“活态”传承

“传承,是我们几代川北灯戏人的共同坚守。”

7月6日,川北灯戏最新剧目《板桥卖画》首演。观众看得热闹,李鸿斌更多了份感动。“舞台上的演员,很多都是年轻娃,很多我们非遗传习班的学员,他们在学校里学了六年,现在站上舞台、扛起角色。”19岁的王献,就是传习班的一员。《板桥卖画》里,他虽然只有一个小角色,但练习了千百遍,只为在舞台上呈现最好状态。

“作为戏曲工作者,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传统戏曲艺术传承下去,为川北灯戏艺术传承尽最大努力。”李鸿斌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川北灯戏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破题?人才是关键。

“在川北灯戏‘活态’传承发展中,整个剧团都进行了多元探索。”李鸿斌介绍,和学校联办川剧非遗传习班,就是一种尝试,目前看来得到了时间的检验。2016年,全省首个川剧非遗传习班在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来自南充、自贡等地的40名川剧苗子被选入该班受训,进行6年多的寒暑苦练,成为一名真正的川剧演员。2019年年初,川北灯戏《跳蹬》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元宵戏曲晚会》,参演人员就多是“非遗传习班”的学员。

剧团在努力,放眼全南充,传统地方戏剧保护工作,也站上一个新台阶。 2022年1月1日,《南充市传统地方戏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不仅把南充传统地方戏剧的保护上升到法制高度,也促进以传统地方戏剧为代表的南充文化进一步创新发展。

说未来,在时代语境中自我创生

川北灯戏已有400多年历史,站在全新时空坐标,怎样让更多人认识并喜欢?

李鸿斌介绍,川北灯戏从剧目创作、表现手法、传播方式、传承办法、品牌树立等角度,不断创新,让更多年轻观众、新生代力量喜欢灯戏,参与到川北灯戏的保护传承中来。

“川北灯戏风格主打幽默诙谐,我们在剧目创作时改革创新,加入悲剧色彩,增加剧情起伏,但最终结局依旧是圆满的。”以新排川北灯戏《板桥卖花》为例,新排剧目首次加入悲剧情节,总体依然保持原有幽默诙谐的风格。此外,在灯光、声电、音乐等方面,也在积极寻求创新。

“要让更多年轻人接触戏曲,了解戏曲的魅力,在不失去老观众的基础上,争取更多年轻观众的喜欢。”李鸿斌表示,下一步,川北灯戏将在品牌创建中推进文旅融合,在时代语境中、实践语境中自我创生、“活态”发展、回归生活、吸引大众,传播川北灯戏内蕴的文化精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