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涵江区全力推进“五个美丽”创建活动


白塘镇双福村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浓郁乡愁气息的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

江口镇东大村向日葵吸引游客观赏打卡。

□湄洲日报记者 林英 通讯员 林亦霞 陈良锦 文/图

以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五个美丽”建设活动为抓手,每年创建一批乡村建设典型示范。全区共有585户示范户被评为省、市“美丽庭院”精品户,将打造10个美丽田园示范点。

盛夏时节,行走在涵江广大乡村,只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清新气息扑面而来。随着乡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不少乡村成为都市游客心神向往之地。

今年3月,我省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创建活动的方案》,提出以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五个美丽”建设活动为抓手,每年创建一批乡村建设典型示范。围绕创建活动目标任务,涵江区坚持把“五个美丽”同乡村振兴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在共建共融中推动“五个美丽”创建活动提质增效,谱写出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和美新篇。

多措并举 落实创建责任

开展“五个美丽”创建活动是持续深化乡村建设行动,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载体。涵江区把“五个美丽”创建活动摆在突出位置,立足实际,精心组织。

该区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创建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从2022年到2025年底,全区每个乡镇每年创建50个以上美丽乡村庭院、3个以上美丽小公园(小广场)、1片以上美丽田园、1个以上四种类型的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每个建制村每年创建1处以上美丽乡村微景观,有条件的建制村4年内创建1片以上美丽田园,有条件的美丽乡村旅游点要创建省“金牌旅游村”。

该区成立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五个美丽”创建工作专班,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建立工作联合会商制度,健全“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工作推进机制,进行动态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创建过程中,该区加强要素保障,将乡村振兴试点示范资金及其他相关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乡村振兴精品线路等创建“五个美丽”,并将任务完成情况和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挂钩,倒逼目标任务完成。各部门深入项目一线,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及时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紧扣目标 提升创建成效

藤蔓丝瓜绕藤而上,菜地里的茄子、青菜、生姜成为别有一番风味的蔬果装饰,家里闲置的饮料瓶、水果篮等摇身一变成了别样花瓶……走进涵江区庄边镇十佳“美丽庭院”,入户见绿,抬头赏景,干净整洁。因地制宜的院落景观为乡村添加生机,让生活更美好。

为深化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拓展美丽庭院创建成果,6月24日,涵江区对庄边镇的十佳“美丽庭院”进行现场考评,并向入选家庭授牌,鼓励和引导群众齐动手、快行动、广覆盖,掀起“美丽庭院”创建提升新热潮。

建美丽庭院,享品质生活。涵江区以改善人居环境、弘扬良好家风、建设文明乡风为目标,着力打造“一院一景、一户一韵”的特色风格,做到布局设计协调、居室整齐清洁、庭院净化绿化、产业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区共有585户示范户被评为省、市“美丽庭院”精品户,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加分”。

该区坚持因地制宜,由点及面,带动辐射,不断扩大美丽庭院覆盖面,使创建村达到50%以上。涵江区农业农村局和区妇联以“美丽庭院+”为创建主题,发动全民行动,带动庭院经济、民宿经济发展,真正让庭院更美丽、家园更幸福、乡村更和谐。

以扮靓乡村颜值为切入点,该区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对村庄边角地块、闲置区域、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等进行整理改造。截至目前,共打造大洋乡车口村彩虹道、白沙镇坪盘村樱花园等179个美丽微景观,让每个村至少有一处小而优、小而精的乡村美景。

入夏后,位于江口镇东大村的十几万株向日葵竞相盛开,走在黄绿相间的花海中,仿佛跌进油画的世界。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借助蒜溪PPP项目,东大村着力推动村庄品质提升,依托原有的生态基底和乡土景观,突出资源整合、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利用乡村四旁闲置地、边角地块、垃圾堆放点等改造成“口袋公园”,并融合乡村文化要素和自然野趣,满足村民对于休憩、健身、交流的实际需求。目前,该村首批16个“口袋公园”已点缀在村民房前屋后,提升乡村“颜值”,增强群众幸福感。

今年,大洋乡推出“我在大洋有亩田”共享稻田认领活动,受到许多市民的青睐。大家纷纷报名成为东“稻”主,体验“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颗粮”的农耕乐趣。

美丽田园建设,具有“小切口、大作用”的功效。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企业+生态园示范项目等,涵江区以重塑乡村魅力、打造田园风光、传播农耕文化为路径,以稻田、蔬菜种植园等为主要载体,倾力打造10个美丽田园示范点,既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又带动发展休闲农业,实现农旅融合,产业提质升级。

美丽创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该区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有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与文化的有机结合,重点创建美丽休闲乡村、美丽森林人家、美丽水乡渔村、美丽民族特色村寨四种类型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

眼下,白塘镇双福村的回族风情村寨和荔林水乡,江口蒜溪片区的“十里蒜溪景、百年南洋风、千载驿道情”……已然成为涵江乡村振兴的“醉美名片”。

涵江区乡村振兴办负责人肖爱国表示,创建“五个美丽”活动是一项长期性、动态性的工作,建设后的长效管护是关键。为此,区里将加强长期有效管理,进行常态化监管,确保每年创建培育一批叫得响、推得开、立得住的乡村建设典型示范。

探索创新 助力乡村振兴

7月1日至3日,涵江区在囊山森林公园举办“同心共建·美丽乡村”2022年特色农产品宣传展销暨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展示推介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在此期间,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涵江专场活动也同步启动,游人结伴而来,在囊山脚下品美食、赏美景,享受美好时光。

囊山森林公园是我市“五山公园之一”,背山面海,风景秀丽。该公园将囊山寺、天元岩、九莲岩、九莲山庄、“莆田民间第一厝”等景点串联起来,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此次在囊山森林公园举办相关主题活动,是展示‘五个美丽’创建活动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有利契机,有助于让广大群众知晓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融入创建。”肖爱国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扩大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由该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的白塘镇双福村第四届荔枝文化旅游节将于7月9日举行,以“木兰风光·美荔双福”为主题,开展品荔枝、靓“荔”汉服照、活“荔”趣味游戏、给“荔”美食节等活动,并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宣传推介双福村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

近年来,双福村立足本村民族特色、交通便捷、土地肥沃、河沟纵横以及明清古民居、百年古荔群等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提出“水上游、陆上观、田里玩”的发展乡村旅游总体思路,实施修建进村寨门、鉴湖景观、绿色长廊、滨水步道、口袋公园等配套项目。同时,引进文旅公司将闲置古民居改造成特色民宿、文创工作室,吸引一批现代绿色农业企业纷纷落地,打造具有浓郁乡愁气息的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

深入开展“五个美丽”创建活动,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