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外卖看“后厨直播”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外卖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强化对外卖食品安全的监管,让消费者吃得放心,目前,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全力推进网络餐饮“后厨直播”工作——

点外卖看“后厨直播”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后厨置于监管之下

前几天,家住凉州区北关福星苑小区的谢女士打开“美团”,在“我家小厨”北关店点了酸菜鱼,随后,她登录“陇上食安”互联网+明厨亮灶,搜索到“我家小厨”北关店进行点击,该店后厨立即映入眼帘。

“以前,只有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才能监看到商家后厨,现在,消费者只须登录‘陇上食安’,商家后厨一览无余,消费者同时进行监管,商家的违规概率会大大减少。”谢女士感叹道。

“简单说,打开外卖APP,点完外卖,再点击‘陇上食安’,搜索到点餐商家,整个后厨操作就在消费者的视野中了,洗菜、切菜、烹饪、盛放、打包……消费者在家就可以实时看到制作的全过程。”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李冰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餐饮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消费者无从知晓外卖小哥送来食物的加工过程,又常被一些“顾客评价”所蒙蔽,这就产生了商家的生产和消费者获取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而网络餐饮“后厨直播”正是一种全新的可以由顾客全程观看的大众监管方式,从原料的清洗、切配、烹饪到最后出餐的全部流程公开化、透明化,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放心。“如果消费者发现后厨工作人员有违规行为,可立即截屏投诉。”李冰说。

监管效能有效提升

近年来,网络订餐蓬勃兴起,但网络订餐背后潜藏着无证经营、操作不规范、卫生不达标等安全风险,极易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这几年,通过不间断开展网络餐饮服务专项整治,无证经营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操作不规范、卫生不达标等风险依然存在。

“连日来,市场监管部门紧盯网络餐饮经营单位超范围经营、公示虚假信息、卫生条件差、配送设备清洗消毒不到位、使用非食品用包装材料等问题,认真开展排查整治,检查第三方网络配送平台7家、网络餐饮经营单位1908家,排查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问题38条,限期整改问题29条,现场整改9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5份,市场监管效能有效提升。”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汪德俊介绍。

据了解,我市已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指挥中心,依托“陇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将现场加工过程、食品经营许可信息、信用等级信息、从业人员健康证信息、追溯台账、监管记录统一展示在平台上。指挥中心运用“陇上食安”移动执法监管端APP开展日常网上检查,看企业资质、食材来源、人员健康状况、清洗消毒、食品加工过程等,进行记分管理、智能抓拍、大数据分析;广大消费者运用公众端APP,可以随时查看企业资质、食材来源、食品加工过程、推荐菜品、消费点评等。

计划年底实施率达百分之百

目前,全市有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3个,分别为“美团”“饿了么”“马管家”,其中,“美团”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4家,“饿了么”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2家,“马管家”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1家,入网的食品经营单位有2230多家。

“消费者在点餐时能同步查看入网餐饮单位的相关资质信息及食品加工制作现场情况,也可以将经营者提供的照片与直播视频进行对比,直观了解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肯德基凉州店工作人员刘晓伟说,实行网络餐饮“后厨直播”,对经营单位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它时刻提醒商家要严格遵守规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餐饮业是一个对卫生条件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仅仅依靠日常操作养成的习惯可能难以做到每天的工作尽善尽美。”消费者郑先生认为,做好餐饮工作,必须要有对消费者和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行,而“后厨直播”展现的恰恰就是商家的社会责任感。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市民刘先生说,点外卖看“后厨直播”,不怕店家不靠谱。

“目前,我市网络餐饮‘后厨直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计划今年年底网络餐饮‘后厨直播’实施率达到百分之百,让顾客点得放心、吃得安心,构建起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全面提升网络餐饮质量安全水平。”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监管科科长李多才说。

全媒体记者范武平

原创内容 版权归武威市融媒体中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秦瑞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