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孝亲好儿媳 照顾公婆17年

贾君帮公公洗脸。

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个家庭

贾君是抚宁区金山学校教师。2003年,贾君与爱人李杰新相爱后组成家庭,当时丈夫的家庭条件可以说相当不理想。“刚结婚时,李杰新家里经济十分困难。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只能一大家人挤在三间老旧的平房里。”贾君回忆说。

结婚后,贾君和丈夫与带着小叔的公公婆婆住起了对面屋,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攒钱盖房,公公婆婆就把李杰新的工资卡还给了小两口儿,让他们自己去过小日子。可是公公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婆婆多年的劳累身体也很不好,小叔还在上初中,家中没有经济来源。于是夫妻俩便搁置了盖房的念头,拿出了自己大部分的工资,主动担起了家里的经济重担。

在女儿很小的时候,贾君公公第二次因脑出血住进了医院,这一场病对家里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当时小叔复读两年后,终于考上了东北石油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公公婆婆实在拿不出钱来供孩子上学,打算让小叔放弃学业。贾君知道后与丈夫商量,主动拿出了她父母用来支持他们盖房的钱给小叔交了1万元学费。贾君与丈夫都是普通教师,当时他们的工资每月只有800元左右,但在此后的4年中,他们每年都为小叔缴纳8000元学费。小叔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毕业后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只是贾君夫妇盖房的计划又无限推迟了。

每当回忆起这些,李杰新都觉得愧对妻子和女儿。“女儿身边的同学一个一个都去县城上学了,只有我们一直没钱买房,无法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赡养老人是来自父母的教诲

“我父母只有我一个女儿,他们经常告诉我,你公公婆婆没有闺女,你就是他们的闺女。无论平时买吃的、穿的,还是过年过节孝敬老人,只要有我父母一份,我也必然会给我公公婆婆准备同样的一份。说实话,在公公婆婆这边我们付出的精力、财力更多。”贾君直言,因为公婆这边条件更困难,对于公婆的关照其实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父母。

在婚后的生活中,贾君时刻谨记父母的教诲,点点滴滴中用真心关爱着公婆。公公因为常年有病,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让公公吃好,贾君亲自搭配食品,按时定量喂6顿饭,每天都要给公公揉腿、捶背,还要陪公公做康复。康复回来后还要给老人擦拭身体,换洗衣服,帮助老人排便……

2016年是贾君最难的时候。那年冬天,公公再次突发脑血栓,医院通知病危。婆婆身体不好,丈夫远在河北师范大学进修学习,小叔在新疆工作更是无法回家,照顾老人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她柔弱的肩上。贾君没有放弃,她凑足高额住院费,一个人忙前忙后带老人完成各种检查。此后的日子里,她的生活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往复运转。接送孩子、为公公做饭送饭、到学校上班……寒冬腊月,她穿着单薄的旧羽绒服,骑着电动自行车走十几里的路往返医院、学校和家中。自己吃不上饭也要先给公公喂饭。公公在病重期间,意识混乱,经常认错人,却从来没有认错过儿媳妇。一个多月过去了,公公病情得到控制,终于出院了。同村的乡亲都忍不住对贾君婆婆说:“如果没有你儿媳妇,你老头都不知道走了多少回了。”

从结婚到小叔成家立业,家里的生活,老人一次次看病吃药,巨额花销贾君夫妻俩承担了绝大部分。公公生病时身体难受,既心疼钱,也心疼儿媳来回奔波太辛苦,经常哭着说:“我不治了,让我死了算了,省得一个劲儿地拖累你们。”贾君便一回一回地劝老人,让他不用为钱发愁。“咱们村子里谁有您和我妈有福气呀,两个儿子都大学毕业,都有正式的工作,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福了,其他的都别操心了,有我们呢。”

苦尽甘来 用努力换来幸福

如今,公公的身体越来越好,能坐能讲话,脑子也清楚;小叔事业有成,结婚生子;贾君夫妇也终于在县城买了房。

“现在我们的工作都很忙,小叔远在新疆工作,老人的日常生活还是由我们打理。平时工作忙,米面粮油等生活物品提前给老人备齐。每个周末我们必定回家看望老人,陪老人说说话,唠唠嗑儿,帮老人做做家务。小叔也经常打电话回家,那是老人最高兴的时候。我和弟媳小兰经常给老人买衣服,这不,今年的母亲节我又给我妈和婆婆一人买了一身一模一样的衣服。婆婆说我买的衣服非常合适,就像带着她买的一样。”聊起这些,贾君觉得自己如今的生活幸福极了,不知不觉,好日子就这样来到身边了。

记者:林涛

编辑:李志财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