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大学教授怎么看?点评来了

2022年上海秋季高考今天上午开考,5万名考生参加考试。随着首场语文考试的结束,今年的作文题目也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今年作文题目为: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文汇报记者第一时间邀请部分专家对今年的作文题进行点评。


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既让学生们反思自身思维成长的特征,又围绕思维品质养成的常见现象点出了全社会应该警惕的教育问题。

儿童喜欢发问,通常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不解。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从“如何”到“怎样”,孩子们的思维正是在这种刨根究底式的历史性追溯中发出了嫩芽、开出了小花、结出了青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分科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中小学教育逐步地把各种知识传输给学生,让他们慢慢地剥去神秘宇宙的外衣,尝试着运用自己的力量来思考物质的组成、世界的运转、历史的动力、心灵的奥秘。在此进程中,思维成长的自发性与外部进阶式的教育方案结合起来,完成了有关人类知识的代际传递。

不过,假如受教育者仅仅满足于确定性知识,把各种结论视作真理,那么他/她便不会继续产生问题,进而耽于思考,拙于批判,失去创造性。在任何时代,创新性的知识生产都源于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只有认识到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继续保持儿童时代的那种好奇之心,勇于整合、批判、反转与创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才有可能超越现有知识结构,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跃迁。


曾军(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2022年度上海高考语文的作文题延续了近年来侧重于从认识论角度考察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针对社会现象的做法,展开辩证思考的能力。较前几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题干涉及到的“二元”关系比较复杂:既有个人从“小时候”到“长大后”的成长变化问题,还有“喜欢发问”和“看重结论”的认知偏好问题,更有“有人”对此现象的“感到担忧”或“觉得正常”问题。

题目的前半部分提出的是一种关于人的认知规律的“现象”,但这一“现象”本身就需要进行辨析的:即,这种“现象”是人的普遍认知规律?还是本身就包含着人们对人的认识规律的偏见?比如说,小时候喜欢发问,并不意味着不看重结论;长大后看重结论,并不意味着轻视发问。小时候之所以更多发问,前提是出于“无知”和“好奇”,长大后之所以看重结论,前提是“有知”和“不惑”。如果理解了前半部分的认知现象的复杂性,那么,后半部分所涉及的“态度”也就有了超越现有两种“态度”的更多的选择性了。

考生既可支持“担忧”者,反思年龄的增长所带来的“好奇心的消散”和“提问能力的丧失”;也可以视其为“正常”,从个体成长及其认知规律的角度加以证明;还可以认可两种态度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表达“需要警惕,但也不必过于担忧”的第三种态度。

好的作文题应该能够从三个维度激发考生的思考:认识的高度、人生的温度和社会的深度。以此标准来看,今年的作文题相对比较平稳。对立观点的冲突性不强,相信考生都能各取所需,畅所欲言。考生是否能够“平中出奇”,展开头脑风暴、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是对考生语文思维和写作能力的考验。

期待今年历经了“三年高中,两年疫情”又“延期一月”的考生们给我们惊喜吧。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