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先锋直播间”涉企政务服务专场干货满满

交汇点讯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是便利企业和群众生产经营与办事创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7月7日上午,省公安厅办公室党支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指导处党支部、省药监局行政审批处党支部、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服务处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走进由省委组织部、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委两新工委共同打造的省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直播间”涉企政务服务专场,担任政策主播,与广大网友和市场主体互动,讲政策答疑惑,释放政策红利,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执法更加灵活务实

全面推行网上办理货车电子通行证、推动城区停车位共享使用、严打涉企违法犯罪……直播中,省公安厅办公室党支部副书记董兵就《江苏省公安机关助企纾困十项措施》向广大网友和市场主体抛出了一揽子便利举措,内容涵盖了政务服务、交通管理、日常监管、权益保护等方面,针对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靶向发力、综合施策,实现涉企政务服务更便捷、企业矛盾化解更高效、企业权益保护更有力。

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依法合理采取更加灵活务实、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执法措施。“推行涉企违法包容审慎柔性执法。”董兵详细解读,对长期正常生产经营但因受防疫影响,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对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民生企业、高精尖企业违法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经过合规整改,依法可予行政处罚可不予行政处罚的,可不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检察机关时可提出从宽处理的意见建议。

针对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董兵说,公安机关将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云剑–2022”“昆仑2022”等系列专项打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迫交易、恶意阻工、滋事讨债、敲诈勒索以及插手企业经济纠纷的黑恶势力,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合同诈骗、非法经营、商业行受贿、食品药品、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重大涉企案件挂牌督办机制,密切部门合作,强化行刑衔接,最大程度为企业追赃挽损。

便利涉企民生物资车辆城区停放是广大网友普遍关心的问题。董兵在直播中给出回应,公安机关将在城市餐饮业集中的区域,结合周边道路交通条件,在确保车辆安全通行的前提下,允许商户夜间营业时段临时路内停车,为餐饮商户经营提供必要停车服务,此外还将牵头协调住建、城管等部门,积极改善停车场地条件,并在城市商业区、居住区、生产区和大型公共活动场所设置货运配送车辆专用停车装卸场地,便利货物配送车辆停靠作业。

快速响应企业诉求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稳住市场主体才能稳定经济。“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务实管用,提高市场主体的获得感。”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指导处党支部书记陈幸忠在直播间坦言,当日解读的《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应对疫情进一步助企纾困稳企强链的若干措施》聚焦广大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为广大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企业有诉求,如何向省市场监管局反映?陈幸忠现场支招,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了省局领导挂钩联系点制度,开设了“问需于企”网上专栏,在全系统开展“问需于企”走访活动,组织人员深入辖区重点园区、龙头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截至目前,全省系统共收集问题3853个,累计上门走访市场主体15736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388个。“企业不仅可以登录网站,还可以通过省市场监管局信访、12345热线、12315热线反映困难,我们将快速响应。”

疫情期间,企业遇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特殊食品生产许可证等有效期届满无法按期换证怎么办?“经单位自检符合要求后,可网上办理延期6个月。”陈幸忠说,可登录江苏省政务服务网进行申请。另外,对于减免市场监管领域涉企收费事项、加快实施智慧化审批登记、轻微违法免罚轻罚、“包容期”信用监管等举措,陈幸忠一一详细解读。

“在此我们也提醒大家,免罚轻罚只针对轻微违法行为。”针对广大市场主体关注的《免罚轻罚规定》,陈幸忠现场提醒说,规定是在抗击疫情的背景下出台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疫情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加宽松包容的营商环境,对于主观故意违法的行为或者触及安全底线、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严重侵犯知识产权、严重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以及其他具有从重处罚情节的违法行为,不得免于处罚或者从轻、减轻处罚。据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对市场主体不予处罚和减轻处罚案件 4409件,减免罚款金额4.38亿元。

能马上解决的就马上解决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这么便捷的政务服务!”6月15日下午,苏州欧康维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省药监局审评核查分中心办理了药品生产许可证增加生产地址和生产范围的事项,成为苏州地区首家“尝鲜”审评核查改革红利的企业。

由省药监局审评中心和审核查验中心的联合成立的省审评核查分中心,成为省药监局面对面为企业服务的新窗口。疫情发生以来,各类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一定的冲击,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难、物流难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省药监局开展由局领导“一对一”挂钩服务13个设区市,对重点产品、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及各类企业的“面对面”对接服务,“能马上解决的就马上解决,需要一定条件来解决的将创造条件解决,无法解决的,认真细致做好法规政策解释,指导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切实提升基层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工作集中攻坚行动已经开启,今日起至8月31日期间,将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完成一批核查、审评、审批任务,做到应查尽查、应审尽审、应批尽批。”张霓向广大网友和市场主体透露,对于已取得第二类注册证产品的同一集团来苏申报注册产品,已发布工作指南,探索会商会审会办机制,5个工作日完成技术审评,符合要求的当日发放注册证。现已累计对7家共计27个产品来苏申报注册,目前共有16个产品已获批上市,通用医疗的妇科超声产品创其集团所有产品在中国落户生产最快记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进入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的核心作用更加凸显。知识产权如何快速得到保护?“支持防疫知识产权快保护、助力重点行业领域快恢复、开辟知识产权政务服务快车道。”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服务处党支部书记朱煜带来满满干货。

在支持防疫知识产权方面,朱煜说,对与疫情防控密切相关的专利申请优先审查、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请求,符合条件的,优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同时,简化涉及疫情防控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行政调解立案手续。在助力重点行业领域“快恢复”,朱煜详细介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知惠万家”知识产权普惠金融行动,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全省地理标志产品参加“双品网购节”,知识产权服务人才专场招聘等活动。 

在开辟知识产权政务服务方面,朱煜则透露,将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等形式,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知识产权专题培训。此外,还将畅通业务咨询热线(400-886-9661),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业务、法律、政策等咨询服务,全省各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进一步优化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实际问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明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