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山东济南:济南泉城路及周边片区有望再次提升改造,规划方案中标结果已公示

日期: 来源:新黄河收集编辑:新黄河

一条泉城路,半部济南史。

作为济南的“金街”,泉城路几经改造,商业业态、道路形态和功能不断变化,承载了很多老济南人的记忆。如今,这条“金街”又将迎来更新升级。

近日,济南市泉城路及周边片区提升规划方案征集中标结果公示,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华东建筑设计院”)以第一名的成绩中标。

“泉城路商圈的提升改造是济南城市更新重点项目。作为济南最重要的商业街道,泉城路见证了济南城市的发展历程,是贯通济南东西的重要发展轴。泉城路商圈的更新对济南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形象展示具有重要意义。”华东建筑设计院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泉城路的新面貌令人憧憬和期待。记者获悉,本次规划在总结产业、交通、文化、风貌等核心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泉城路打造“更有活力的触媒项目、更文化性的街道氛围和更高效安全的交通组织”。

“目前还仅是总体设想,到细化方案、具体的施工图等还有很多步骤,改造时间安排不确定。”5月23日,济南古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招标的负责人张晓萌对记者透露。

重现西门过街天桥?

走在泉城路西头附近,马路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

根据上述规划提出的“更高效安全的交通组织”,记者注意到,在华东建筑设计院公布的规划图上,出现了一座X形的人行过街天桥,大体位置位于西门路口。就此,记者未能从华东建筑设计院方面获得求证。

“大约是在1995年前后,这里曾建起过一座过街天桥,当时叫‘三联桥’,并在国内同类型过街天桥里规模算大的,建成之初确实十分惊艳。不过,这座桥存在时间很短,仅仅过了4年,就因泉城路拓宽而被拆除了。”老济南人张斌向记者回忆说。

近年来,旅游业日渐复苏给泉城路带来了很大的交通压力。“每到节假日,西门路口就会呈现几百人同时过马路的壮观场面。车流量大,泉城路单行,大量车辆需要转弯绕行,这个路口经常成为节假日的‘首堵’。”张斌说。

在他看来,如果能恢复西门人行过街天桥,对缓解泉城路的交通压力不无裨益。

“基础设施方面,要保障交通畅联,解决快速通行与停车问题。”济南市历下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福涛表示。

“一方面要解决交通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古城开发,泉城路又需要安静的环境。”关于交通要道和步行街之间的选择难题,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破解商业断档客流缺失问题

在泉城路上,记者注意到沿街有多处黄金地段的商铺处于招租状态。

据了解,针对商业断档、客流缺失问题,济南市泉城路街道目前已确定由国际知名咨询机构第一太平戴维斯牵头开展泉城路提升策划项目,从商圈产业定位、运营方式等方面入手,研究制订《泉城路西片区闲置楼宇盘活利用方案》,明确“一楼一策”“一铺一策”的盘活路径。

记者了解到,上述济南市泉城路及周边片区提升规划方案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更新措施。

“实现从边缘地、过路街的传统商圈到复合型、综合性的城市消费目的地的转变。”上述华东建筑设计院相关负责人透露,该规划方案提出了这样的“转变”。

“考虑现有产业特色、古城错位发展、街道空间特征,聚焦‘消费+’新场景的核心思路,改变现状单一传统商业业态形式,优化沿街建筑空间利用效率。通过文化、创新、休闲、办公复合业态的植入,以及体验性场景消费、精品零售、文化创意消费的导入,激活整个泉城路商圈。”该负责人表示。

“泉城路是济南非常重要的一张名片,代表了泉城的形象,也见证了泉城发展的历史,做好泉城路提升工作任重道远。”关于泉城路升级的重要性,杨福涛表示。

在商业业态方面,杨福涛提出,要用好山东“手造”等优质载体,深化文化挖掘与场景打造,提升历下区和泉城路的知名度;推动业态转型升级与氛围营造,引入更多的体验店、主题店、网红店;要大力盘活闲置载体,重点引进电竞头部企业,引入国际国内知名电竞赛事,策划打造电竞产业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时代变迁新格局下的转变

“从直白平淡、缺乏特色的街道风貌和城市家具到融合文化科技与艺术创享的公共空间的转变。”此次泉城路规划升级方案提出的另外一个“转变”也值得关注。

“这种转变是通过泉城路和县西巷整体风貌提升,将周边的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街巷、重要文化场所及著名景点重新融合。”上述华东建筑设计院相关负责人解释,要构建贯穿东西的文化景观轴线,打造一条融合历史与当代、人文与时光、体验与展示的“泉时之乐”景观轴。新的泉城路景观延古迎今,让人领略历史的沉淀、商业的活力与未来的科技感。

在杨福涛看来,要进一步做好文旅商、产城“两个融合”,把济南厚重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元的商业业态融合起来,把泉城路和明府城融合起来,一体打造、一体运营,丰富游客沉浸式体验。

泉城路历经时代变迁和多次升级改造,在承载老济南人记忆的同时,也遇到了新问题。“以前的泉城路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如今,老城区空心化问题突出,格局变了,中心转移。”王晨光对记者说。

那么,新的背景下,泉城路的升级改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旅游业态的开发,需要入住的游客量达到一定规模,才足以支撑起来,如果达不到怎么办?”王晨光建议,泉城路的升级改造,应与老城区一起整体开发,与古城和景区有机融合。他同时提醒,升级改造要慎重,少一些文化情怀,多一些理性和科学。这不仅仅是规划的问题,也是市政发展的问题,要避免破坏性的改造,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升级改造。

编辑:周末

相关阅读

  • 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与先锋队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需要在文化保护传承,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有为政府,也需要在文化创新、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有效市场。近日,“2024·全
  • 山西省少年儿童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启动

  •   山西晚报讯(记者 梁成虎)5月2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少工委了解到,山西省少年儿童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启动,6-14岁的少先队员可报名参加活动。  山西省少年儿童传统
  • 梁兴:文化铸魂动漫 文创领衔在前

  • 钥匙扣、茶杯垫、帆布包、冰箱贴、公仔等各类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摆放在工作区旁,“嘻多猴”“功夫守护者”“唐媚儿”等原创IP高高挂起在墙面之上,文化、创意和动漫元素在公司
  • 同济牵头,18所高校联盟成立!

  • 一石一木皆成景。三好坞的亭台楼阁间,一位位水袖半掩面的“杜丽娘”在错落有致的江南园林中吟唱,婉转悠扬。举手投足间,仿佛置身于一幅清新的山水画中。5月28日下午,“赓续中华
  • 济南市南部山区:桑椹果为村民带来增收致富

  • 正值初夏,气温升高,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白云村的桑葚采摘园里,姹紫嫣红的桑葚果挂满枝头,采摘的游人三五成群,穿梭林间,构成了一幅夏日采摘的忙碌美景。编辑:周末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任树磊:搭建河南文化走向欧洲的“彩虹桥”

  • 2024年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郑州正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前瞻性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频繁且深入,从教育、科研到文旅、产业等各方面,均显示了其作为国际
  • 北京市第一批工业遗产名单公布

  •   一座斑驳的冶炼高炉,一段随时代而起的钟声,一台记录历史的收报机,都有可能承载着属于北京的传奇故事。  昨天,市经信局公布了北京第一批工业遗产认定名单,共7项,分别是:国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