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山,不让白水水白流

文/图 潘刚强

出平江县城东南行,经安定桥过思村乡,从白水水库大坝跃上盘山公路,峰回路转,林茂草密,瀑飞溪清,鸟鸣山幽,缠人的喧嚣被远远地甩在身后,进入一个清凉世界。清代邑人童升《关门石》诗云:

何年一斧劈成门,两片中分列石墩。

只可容人鱼贯入,到来另是小乾坤。

清同治《平江县志》载:“自连云过峡曰福石山。新江水、爽溪水、百房水出焉,西北流入汨水。山高千尺,顶平衍,瀑布下流如白练。最高为丫髻尖,有伏泉圣井。下为九龙溪,亦曰玉女泉,旱可祷雨。山阳属浏阳,有祖师岩。乾隆三十五年,昭显陈真人坐化于此,有庙。山之阳,紫竹观,有古寺,雍正元年毁于寇。是在县南六十里。”这是有关福石山最权威的记载。

福寿山森林公园总部位于福桶山,孤峰海拔1279.4米,四周陡壁,顶部平坦,圆口方底,锥体梯座,酷似旧时农家量谷的“斛桶”,故民间以其谐音称“福桶山”又名“福石山”。其后背是最高峰丫髻尖,当地人叫轿顶山,海拔1571.1米。轿顶山顶峰云遮雾锁,福桶山却是清清朗朗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活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蝙蝠,正从那轿顶山峰盘飞而下。

在我国传统的吉祥图腾文化中,蝙蝠寓意福。福石山平均海拔1200米,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6%。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西狭长80公里,南北仅宽8公里,将山界勾勒在地图上,便像是一只蝙蝠。

仁者山,智者水。福石山植被丰厚,雨量充沛,山峰有多高,水流便有多长,清流飞瀑随处可见。穿过千年古藤,渐听水响越来越近,抵达九龙溪谷底,顺着那一线天抬头朝山顶远望,只见一条清溪从大湖坪山口冲刷而出。飞瀑雷鸣,宛若游龙,或潜于密林深壑,或跃然陡岩顽石,近观银瀑跳崖,远望白练挂天。深潭碧蓝,激流清澈。两岸青山古木参天,悬崖峭壁比肩挽手,奇花异草千姿百态。河床之中,巨岩垒空,乱石墩叠,林荫扫其影,清流漱其根。清雍正举人钟灵曾有《福石山下瀑布》诗云:

玉女登霄已几年,银潢手挽下瑶关。

风雨昼撼苍龙吼,冰雪晴飞白练悬。

小有仙源分九派,凌空地籁发重泉。

何时洗药峰头住,坐看沧桑换海田。

沧海桑田,换了人间。“移青山,堵白水,不让白水水白流”,这至今无人对出来的半副对联,记述了平江人民改天换地一段轰轰烈烈的壮举。

白水发源连云山麓的白水山,西南流迳思村乡,至北山与百房洞水合。百房洞水源出福石山大湖坪坝,西南流与卢水合。卢洞与思村二乡合并,成今日福寿山镇。

其实,白水最早因唐朝六相之一的白琪隐居白水寺就名声大振,历代文人游客多来览胜,白水寺六景就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

1970年初,6千劳动力从全县各个乡村卷着铺盖来到福石山,高峰期上到2万人。短短16个月时间,共投工460万个,筑起一座50米高的水库大坝。高峡出平湖,水随人意流。白水的水从此不再白流,化作光明造福于民。

沿着苍凉的古道转过几道山梁,弃车步行,登临至太阳庙山口,豁然开朗。

一条宽阔的山沟从东往西纵横数十里,南边大岭埂一带山脉,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伸出长长的臂弯拥抱着这片美丽的山水。北边山势更为险峻,绝壁千仞,古松歪插,怪石林立。

童子拜观音的山石底座,便是陈真人“坐化岩”。在雄伟壮丽的大自然面前,人生是如此之短促,人力是如此之渺小。遥想300年前这位穿行于崇山峻岭的道人,是否就这样坐看云起,默对夕阳,修成正果而羽化登仙呢?

2013年底,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栏目组相中白寺村,特邀五对明星父子在这儿度过幸福时光,沉睡千百年的寂静山村一夜成名。节目播出后,很多父母带孩子来到白寺村,读古私塾,玩捉泥鳅,赶猪仔跑,亲子体验旅游热潮翻滚。2015年,中央电视台《汨罗江畔》栏目组深入白寺村,拍摄端午习俗。

白水寺六景诗境,仙人劈开关门石,揭起不汲瓮,打翻滚浪锅,今世后人应当如何脚踏实地奋力登上天梯?随着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持续推进,180户移民集中安置在山脚河畔,利用百房洞水循环错峰发电的神奇构想,“不让白水水白流”将再次变成现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