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公安局文峰分局:民警几经奔走 为有前科的他点亮新生活

大象新闻·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于彦鹏 通讯员 李震 冯永华

“感谢民警为我办理了身份证,让我能重新走向社会。”2022年7月6日,安阳市西营街社区居民杜爱民(化名)从民警手中拿到了梦寐已久的身份证后激动地说。

2022年5月13日,安阳市公安局文峰分局北大街派出所民警刘明山按照法律程序接收刑满释放人员杜爱军,在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时发现,无法查询到杜爱军的户口信息。经询问杜爱军本人,其称只知道自己是1965年3月出生,没有身份证,也不知道身份证号码。民警当即对杜爱军的话产生了怀疑,一名50多岁的正常人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但经过与杜爱军深入交谈后,谜底终于解开。

原来,杜爱军出生后因家庭困难被送到养父母处抚养,因其不务正业,曾多次被公安机关劳动教养,不尽赡养义务,离家出走,经法院判决,养父母对其解除收养关系并登报公告。1986年因拆迁,其养父母将户口迁至龙安区,当时因杜爱军在监狱服刑,所以就没有迁他的户口,后来养父母与其解除了收养关系,也没有管过他的户口。自1982年开始,杜爱军因盗窃、故意伤害、抢劫等原因,先后15次被公安机关劳动教养和法院判刑,刑期合计达37年之久,直至2022年5月杜爱军再次刑满释放被北大街派出所接收。由于其户口已被注销没有身份证,无法参加社保、医保,找工作受限,也办不了手机号……拥有自己的身份,对杜爱民开启新生活至关重要。

“为帮助他尽快重返社会,我们第一时间就开始着手查证,准备为其上户口。”民警刘明山了解情况后,立即向所长田鹏军作了汇报,并迅速着手解决,但没想到小小户籍办理却遇上重重困难。要想为杜爱军办理户口和身份证,首先要找到36年前杜爱军的户口注销手续,36年内派出所多次搬迁和机构改革等原因,给档案的寻找带来了较大困难,但刘明山不畏困难、不怕麻烦,一边通过查询比对有关信息,翻阅相关档案资料,一边联系司法部门积极开展走访调查,经过多方努力查找,终于找到了36年前杜爱军户口注销手续档案,民警在收集好补录户口所需材料后,按照户籍管理相关规定,顺利为其补录了户口并办理了居民身份证。

拿着崭新的身份证,杜爱军激动地说:“北大街派出所民警为我解决的不仅仅是户口,更是给了我改过自新、回归社会、开启新生活的决心和动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