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00后上班30天日记曝光

Sayings:

第一批 00 后毕业了,走入工作岗位快一个月了。

我要来了他们的职场首月观察日记,这里记载了他们的“职场初冒险”。

我发现,其实大多数 00 后并不是家里有矿,一不爽就辞职。经过“最难毕业季”, 为了工资,他们正在职场中学着忍耐。

但 00 后也不怂,特清醒。有人初入职场不过十几天,就从切身经历里,隐约意识到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感觉就像,“你永远别想规训一个 00 后。”今天,我想把这份日记也分享给你,并附带了一些职场大佬的点评。它一定也会让你想起你曾经的“黄金年代”。

—— 所谓少年心气,就是敢在一无所有时,畅想自己已拥有一切。

@热带飞舞 互联网大厂运营

我日常加班,今天是周末,结果大清早就有同事发消息找我要数据。

我看了眼手机就放下了。

真的不想回。这工作做得毫无边界感。

入职前 offer 上明明写着:工作时间 10:30-19:30。入职后,我要每天 24 小时待命。就算是个机器,也该休息休息了。

之前有次和家里人去看电影,在影院没多久突然一个工作电话打来,我溜出去打了 1 个多小时电话,电影都到尾声了。

日常这样毫无理由的加班和待命太多,所以现在,我决定重新找回工作的边界感。从周末不回消息开始。

如今,我工作快 1 个月了,工作时我非常拼,但闲下来,我做了一切除工作之外的事,看电影、游泳、露营、玩 VR……这些消失了一段时间、本就属于我生活一部分的活动,在这个“边界”划分清楚之后,终于又回到我身边了。

@贰5君 律师助理

成功保留自己头像的第 5 天。

在律所上班,日常着装要正式,上法庭要穿西装皮鞋。现在我给人的印象就是:挺严肃正经一男的。

别人的头像都是这样的:

但我的微信头像是“她” 

——老“二次元”了,“她”是我最喜欢的动漫角色,可爱又傲娇。

但客户不会因此觉得我“不靠谱”。我还遇到过一个国企中层干部,该中年男子的微信名是“一只快乐的猪”。

—— 做成年人是很无聊的事。保留一点自己的快乐,又有何不可呢。

@原木 金融从业者

今天挨说了。

人生第一次取发票,以为做得很完美,结果第二天领导劈头盖脸说我:你发票折错了,怎么发票都不会折吗?

领导有些质问的口气让我很受挫,想东想西的,觉得自己这点小事都不会做。

一直熬到下班,和朋友吐槽我的委屈:取发票前,他也没告诉我怎么做啊。

朋友却很不赞成,她顺着我的话,疯狂吐槽老板,说我为了不必要的领导附加情绪在内耗——

新人刚上职场不懂在所难免,需要的是引导,不是指责,而且出了问题,第一时间难道不是解决问题么?

因为这样一点小事纠结了一天,还影响工作,是真的不值。

职场最忌玻璃心那天开始,我决定做个不内耗的打工人:

不会我就多问问,但请教不到的事情做错了,就不放大那些不必要的情绪了。

@TH  健身房教练

今天,亲手搞黄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笔业绩。

这客人还是个学生,因为生病吃激素变胖,拿着生活费买课。

我直接拒绝了:激素改变了你的身体,健身没法让你快速瘦下去。你该调整饮食,坚持简单的运动。

还有,我平时训练时可以免费带带你。

其实,公司有“健身课售卖 kpi”,完不成要扣工资,还有跑 5 公里的体能惩罚。

但客人是出于信任,才把健康和身体交给我。这份工作里,我要带着职业操守来搞钱。

@小飞侠 电商运营

今天是我毕业的第 9 天。

我真的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氛围,超级轻松——

我们可以经常和老板开玩笑,比如我无意中吐槽老板字丑,像小学鸡,他也没气,拉一群人来投票,非要大家说他的字好。

成功笑倒一片同事,包括老板本人。

其实我挺懂事的。做事时前辈教我联系客户、开发产品市场......我都会回请下午茶。

我只是更喜欢一个平和愉快的职场环境,之前大家都说职场等级森严,我觉得挺没必要的,大家都是打工仔,何必分出三六九等?

我相信,上下级交流越轻松平等,效率越高。

@疯兔  up主音乐人

今天是我毕业的第 20 天。

今年毕业季特难,人人都想要“稳定”,我却在追求“不稳定”——

我读建筑,刚需专业,疫情下也不愁工作。但我做了个音乐自媒体人,靠制作视频、做音乐来赚钱。

曾经我的老师对我说:人人都可以考研,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追求喜欢的事——

我喜欢表达,会在作品里和大家讨论社会问题;

我做得很棒:大学时我就帮知名 rapper 做视频了,还成立了自己的小公司。

毕业后我也“饿不死”:前段时间卖了首歌,报酬抵过行业内应届生半年工资。

我的终极目标是:让我的声音和影像在这个世界上流传下去。

可能有人觉得太“狂”了。但身为 00 后,我很年轻,我会有大把的时间,把这个社会的表达权夺到自己手里。

@迪亚 广告人

今天,调岗通知正式下来了。我要和奇葩领导说拜拜了!

很多人说:“在职场要低头做人,看领导眼色做事”。

之前我也这么以为。哪怕领导工作能力不行,对接客户时拖拖拉拉,对我吹毛求疵.....直到他搞砸业绩后,把“锅”都推到了我身上。

那时我明白了:想在职场里生存,不能靠讨好领导,要靠自己的实力说话。

我开始搞“小动作”了——

数据拖延,我就一遍遍催分发平台;

不喜欢听他指指点点,我就自己对接好客户,不出一点问题;

就这样,我从执行“专员”变成了“策划”,也算小小的升迁。

我的野心其实更大:到明年这时候,我要和那个领导平起平坐。

@迁徙 程序员

今天,我回到了乐队。

作为程序员的工作首月,工资高,但又累又孤独——

996,日常机械化:码代码,回家睡觉,第二天继续码代码;

考核机制很“卷”:每个团队都有 1 个“差劲”名额。每天要拼命干,怕成为“差劲”。

我独居,晚上回家也没人和我交流聊天;

但回到乐队,孤独感消失了。

演奏时他玩键盘我唱歌,但眼神触碰的那一刻,有人和我一起享受当下;

夜晚去了街边唱歌,围观路人点亮了手机手电筒,跟着节奏晃动,此刻我们为同一首歌感动。

——我找到了一个“安全空间”。在这里,我是被音乐和朋友包围的血肉之躯。

它甚至能反哺工作:以后累了就想“忙完这个就玩乐队去”,码代码都会有劲儿一点。

(我和我的乐队)

@山鬼 电竞行业从业者

现在,我是某游戏职业电竞联盟的工作人员。我是“叛逃”来的——

我在大学读人力资源管理,辅修金融,去过证券行业实习。

但每天都在为 KPI 而工作,特无聊。直到我无意中看了场电竞赛,一下被击中了——

比赛五局三胜,有支队伍已经连输两局。但选手们不到最后一分钟不肯放弃,打得特有激情,最后奇迹般“逆风翻盘”了。

这是一种久违的热血感。后来,我越看电竞越上头,最终放弃读研,转行了。

现在我的工作是对接电竞赛事和俱乐部选手,把比赛呈现给观众。有时也要加加班啥的,但一点不觉得累。

——很多电竞选手,年纪很小但能忍受长时间的训练,他们很喜欢打电竞,也只想打赢电竞比赛。和他们接触,让我都感觉变年轻了。

 “为爱发电”的人,眼里是有光的。

写在最后

年轻人刚刚开始工作时,都挺难。

但年轻的好处就是,他们不会“浪费”遇到的难题。

他们会把它看做一个锚点,借助这个锚点抓紧了站稳了,想明白了自己到底该往哪儿走。

这里还有 3 位职场大佬的建议,你可以看看他们的分享,但如果你有话想说,也可以分享你的建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