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政见」畅通司法规则衔接,内地与港澳迈出这些关键步伐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柳

7月6日下午,广东省司法厅为四名港澳律师发出了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这是内地和香港、澳门近年来在畅通司法规则衔接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内地与香港、澳门实行不同的法律制度,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法域是指法律生效的区域)的特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内地与香港、澳门在畅通司法规则衔接方面共同努力,已取得丰硕成果。

何君尧是首位获得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的香港律师

首批获准在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的三名澳门律师

开展港澳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试点工作,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港澳律师专业作用的重大举措。自2020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开展这一试点工作以来,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共开展两次。其中,于去年举行的首次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共有400多名港澳律师考试合格。随着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律师的“诞生”,未来将有更多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出现,这对内地与港澳加强司法交流合作、畅通司法规则衔接具有积极意义。

2021年5月14日,《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协助破产程序的会谈纪要》在广东深圳签署。此举标志着,自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包括前述会谈纪要在内,内地和香港共签署了九项民商事司法协助文件,涵盖相互执行仲裁裁决、民商事案件相互委托提取证据、相互认可和执行婚姻家庭民事案件判决、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等内容,基本实现民商事领域司法协助的全覆盖。

今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这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两地签署的第五项司法协助安排。安排的签署标志着两地在民商事领域实现更优化、更完善、更全面的司法合作,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有力推动了“一国两制”在司法领域的实践发展。

不仅如此,在完善跨域司法服务方面,大湾区内地人民法院致力于满足“港澳所需”“湾区所向”。最高人民法院今年6月23日发布的《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报告(2019-2022)》显示,经过深入推进跨域诉讼服务改革,大湾区内地人民法院100%提供跨域立案服务,当事人可通过选择就近的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材料。此外,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创建内地首个线上涉港澳案件授权见证平台,在广东范围内积极推广使用,将授权见证用时从传统方式下约30天缩短到5分钟,大大节约港澳当事人诉讼成本。

在“一国两制”下,畅通司法法律规则深度衔接,将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是内地和香港、澳门司法法律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魏礼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