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传承千年古籍 西藏博物馆推出馆藏古籍保护展

日期: 来源:西藏主要新闻收集编辑:西藏主要新闻

古籍是文明的见证者,能“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15日,《贤者喜宴——西藏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展》正式开展。

此次展览共分为文献收藏、文献保护、文献阐释三个部分,展出贝叶金刚甘露注、桦树皮梵文般若经、诗镜等20余部珍贵古籍文献,及20余套经夹板、包经布等装具。

据了解,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10月5日正式开放,馆藏文物数量庞大、特色鲜明,其中古籍文献是一大特色类别。2013年,西藏博物馆被列入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馆藏古籍数量众多、内涵丰富、弥足珍贵,其中吐蕃《旁唐目录》为代表的35部馆藏文献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由于西藏是全国古籍文献藏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古籍保护工作繁重,任务艰巨。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着力推进古籍文献普查、保护工作,现已完成1160余家收藏单位和个人所藏1.9万余函古籍文献的普查登记工作。

“参观西藏博物馆,尤其是今天新开展的古籍保护展,能够见证西藏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近距离观摩珍贵的文献,感到非常激动。”来自成都的游客张云凤如是说。

西藏博物馆工作人员次央表示,《贤者喜宴——西藏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展》通过传统文物展陈方式和现代化科技展示手段,进行立体重构和生动再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让古籍“活起来”的目标,推进了西藏文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据介绍,举办此次以馆藏古籍文献为基础的展览,是向社会全面共享文化资源的新姿态,为西藏古籍收藏单位,尤其是边疆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寺院等搭建保护、展示、阐释的平台,进而促进文化资源的社会共享,活化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阅读

  • 西藏多渠道开展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周法治日活动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西藏网警提醒广大网民守住法律底线,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安全上网。”9月14日,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以下简称:法治日)当天。工作、生活
  • 淄博: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耿雪 通讯员 王长鸣9月13日记者获悉,在前不久举办的2023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古籍保护培训班上,2022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突出贡
  • 凝聚网络达人力量,助推西藏旅游发展

  • 9月10日,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西藏首届旅游网络达人大赛圆满结束。活动自启动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络达人们分别前往芒康、波密、墨脱、
  • 首次!7000公斤博山猕猴桃批发到西藏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汪利平 通讯员韩凯9月13日,记者从博山区获悉,7000公斤博山猕猴桃卖到了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这批猕猴桃将在日喀则的多家超市销售,这是博山
  • 用脚步丈量祖国河山,在实践里展现青年担当

  •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语言学院赴西藏“薪火服务团”专题实践队在拉萨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了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在社会课堂里“受教育、长
  • 大美西藏·邀你来拍|纳木错

  • 纳木措意为“天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夏季的纳木措湛蓝清澈、碧波荡漾,美不胜收。而春季的纳木措冰封千里、纯粹壮美,宛如童话世界。山山而川,冬日的纳木措,淡蓝色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传承千年古籍 西藏博物馆推出馆藏古籍保护展

  • 古籍是文明的见证者,能“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15日,《贤者喜宴——西藏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共分为文献收藏、文献保护、文献阐释三个部分,展出贝
  • 头雁故事|新“稻”路上的“父子兵”

  •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水稻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清李熙龄修编《榆林府志》记载:“北粳凉,南粳温。北粳花开以夜,故性稍凉。种法不插秧,亦
  • 千里连线:屏内丰收,屏外飘香

  • 2023年9月15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雅安蒙顶山猕猴桃产地硕果满枝头。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北京地铁通成与快手公益的三方合作下,地铁站内电子屏千里连线雅安的丰
  • 减肥也能不饿肚子?医生给出这个小技巧

  • 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 (记者 雷妍)每每提到减肥,“少吃”“饿肚子”就自动浮现在脑海。可吃得少了,总是觉得饿怎么办?吃饭没有“满足感”,吃得不过瘾怎么办?吃饭带来的幸福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