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余杭:“旧空间”上激活“新动能”

日期: 来源:抽屉视频收集编辑:抽屉视频

       深化“空间换地”模式,让杭州市余杭区又一次站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风口。

  近年来,余杭区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面向未来,进一步放大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加快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才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以数实融合增强产业竞争力,以产业平台提升发展支撑力,以重大项目强化核心带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未来产业引领地。

  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缺,土地利用进入存量时代。如何推进空间高效利用,助力高质量发展?余杭给出答案: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效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利用、复合利用、立体利用。

  在城市中心的空间“留白”处,做好产城融合大文章;实施工业“上楼下地”,打造立体空间;利用废弃矿地,建设产业新高地;整合村级留用地零散空间,形成奔向共同富裕新模式……初夏时节,我们走进余杭,探访空间如何换地、又换来什么。

(獐山石矿区域工业企业)

用好“留白”空间,描绘美好生活新画卷

  余杭城市新中心的中轴线,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塑。

  一个城市中轴线的规划和建设,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那么,余杭这个正在建设的杭州城市新中心,其城市中轴线又如何规划?

(中轴线核心区规划效果图)

  从规划图上看,这是一条南至闲林、北可延伸至良渚遗址公园的中轴线,现实中已呈现出纷繁盛大的景象。这里在保留绿植、碧水、高楼的同时,在“留白”空间增添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塑造城市新形象、激发城市新活力、吸引高端要素,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重塑的场景蓝图已然清晰、建设加速推进。今年年初,随着国际体育中心两馆标段开工、低碳国际社区地块成交、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杭州音乐厅、余杭大剧院)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中轴线新姿渐露。

  低碳国际社区,规划设计之初便定位为城市滨水生活场景和活力街区,“低碳、智慧、开放”是建设特征,未来这里会是居住、休闲、运动、消费为一体的生活片区。

  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杭州音乐厅、余杭大剧院),将以“一流建设标准”吸引“世界级演艺水准”为目标打造,而不远处的科技文化中心——国际体育中心,将是顶级赛事、顶级演出和顶级文化产业的集聚地。

  一幅美好生活新画卷正在这片创业创新的沃土展开。“杭州城市新中心核心区(中轴线)通过建设一大批具有烟火气的空间点位,让人们愿意搬过来、住下来、留下来,享受到高端文化品质的生活。”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下称“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发立体空间,实现工业“上楼下地”

  走进良渚街道通运产业园,工地像往常一样忙碌,厂房在不断长高。

  面对土地要素的制约,余杭开始探索“工业上楼”模式。简单说,就是让企业在高层厂房中进行生产活动。

  良渚重构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空间,聚焦特色产业,启动9个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项目,其中“上楼”项目有6个,在有限的土地上拓展出发展新空间。

  良渚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有机更新前,良渚通运产业园原占地面积250亩,入驻企业主要以加工业、仓储等低端产业为主,厂房两至三层,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容积率仅1.2,亩均税收约6万元。

  “我们对良渚通运产业园实施了有机更新、‘工业上楼’。”良渚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有机更新后,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94.3亩,容积率近3.0,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项目将于2026年上半年竣工,重点谋划布局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实现产业空间的“腾笼换鸟”。

  来到位于仁和街道的净水厂建设工地,只见塔吊的手臂缓缓摆动,施工人员正在距离地面16米的地下空间,进行地下厂房的基础施工。

(仁和净水厂项目建设现场)

  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仁和净水厂是余杭区水处理重点工程,从污水处理厂“全地埋式+上盖公园”2.0版,升级为“全地埋式+上盖厂房”3.0版模式,是余杭探索土地复合利用的新模式。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30亩,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8.66万平方米,净水处理构筑物、处理设备等集中布设在地下箱体内;地上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将建设8幢工业厂房及生产配套用房。”余杭环境(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计划2025年竣工,投入使用后,每天可处理污水15万吨。

  “该项目通过土地混合利用,将‘净水+产业’功能紧凑地安排在同一区域内,与同等规模的地上净水厂相比,可节约土地67亩,体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利用废弃空间,打造“一智三新”新产业

  位于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原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的智荟动力公园有一个小山包,留下残缺的宕口和蓄满碧水的矿坑,见证着獐山石矿120年的开采历史。

  2013年底,獐山石矿彻底关停,成为当时总规划面积约57平方公里的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发展版图不断扩张,现在这片废弃矿地已成为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已建成的核心区域,与余杭经济开发区共同经历了十年精彩蝶变。

  如今,余杭经济开发区已有大小企业3400余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5家,规上工业企业118家。通过产业培育,余杭经济开发区已集聚了南方泵业、瑞银电子、华光新材、和顺科技、卡涞科技、杭州比亚迪、吉利晶能微电子等一批大中型产业头部企业,智能制造以及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的“一智三新”新型产业体系逐渐成形。

  杭州大地海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地海洋”)是余杭利用废弃矿地发展“一智三新”新型产业的缩影。

  走进大地海洋子公司浙江盛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盛唐环保”),只见一台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在一条条拆解处理流水线运行。“拆解处理设施‘吃’进废物,‘吐’出效益。”盛唐环保相关负责人说。

  大地海洋将传统的废弃资源利用行业与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构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资源综合利用工厂。“我们以‘前端收集一站式、循环利用一条链、智慧监管一张网’为运营模式,以大数据赋能‘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盛唐环保相关负责人介绍。

  “獐山石矿经过平整治理,变废为宝,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废弃空间重焕新生。像獐山废弃矿地利用的样板,在余杭还有数例。”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整合零散空间,实现村级留用地联合开发

  杭州的村级留用地由来已久,已成为丰富城市业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独特空间。

  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村级留用地是一种因征地引起的补充安置途径,是指政府在征地达到一定数量后,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核定一定的面积规模,专项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土地。

  5月22日,良渚街道小洋坝、勾庄、长桥三村共同以留用地指标和资金“入伙”的村级留用地项目开工,也是该街道首块自主开发的“多村联合”村级留用地项目。

(在建良渚三村村级留用地项目)

  该项目位于良渚街道运河村,总占地面积约31亩,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项目包括3幢15层主楼等,总投资约5.5亿元,主要用于商业、商务。目前,项目已完成招商,计划于2026年建成,预计今后每年可为3个村带来近3000万元的租金收入。

  为了留用地项目,小洋坝、勾庄、长桥三个村联合成立了杭州三次元置业有限公司。“村里召开股民大会对这个项目进行表决,以95%以上的高票通过。”小洋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忠强说,村民很支持这个项目,盼望项目早日建成,为发展壮大村里的经济实力,实现共同富裕打下更好的基础。

  “从高效利用空间的角度看,如果3个村各自为阵、单独开发,项目的规模、体量小,容积率不会高。”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通过整合零散的空间资源,联合开发村级留用地,项目容积率将达到3.0,实现了空间集约化利用。

  节约集约用地,共创美好未来。余杭区深化“空间换地”模式,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文章仍在续写。

智荟动力公园全景照片(原獐山石矿矿区)

(本版图片由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提供)


来源:浙江日报 通讯员 李风 徐乐袆 本报记者 余丽

相关阅读

  • 德卧镇:金银花成为群众增收“致富花”

  •   近段时间,在义龙新区德卧镇各村金银花种植基地,一簇簇黄白相间的金银花俏立枝头,花香四溢、沁人心脾,随处可见村民在石旮旯上采摘金银花。  “我家种金银花二十多年了,种植
  • 九岭农业丨数字化赋能大樱桃“领鲜”上市

  • 近日,由烟台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4“‘樱’你而来,‘桃’你欢心”品牌建设主题宣传全国媒体行活动,走进烟台九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海阳市朱吴镇数字化设施大樱桃产业园。烟台九
  • 甘州:“五良”驱动肉牛产业“牛”气冲天

  • 甘州融媒讯(记者 何长凯 王凯 通讯员 赵兴有)近年来,甘州区坚持以“张掖肉牛”品牌价值提升、产品提质、效益提高为目标,通过“良种”固本、“良舍”强基、“良料”保产、“良医
  • 菏泽市:“舌尖产业”让发展“有滋有味”

  •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山东省菏泽市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加工产业确定为菏泽市重点打造的十大产业链之一,实施了重点产业“链长”负责制。2023年,菏泽
  • “双子塔”成型,济南东部城区再添地标性建筑

  •   6月11日,在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现场,由中建五局山东公司承建的A#楼项目已经全部竣工,其东侧的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后,外部玻璃幕墙安装也接近尾声,舜华路两侧目前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余杭:“旧空间”上激活“新动能”

  • 深化“空间换地”模式,让杭州市余杭区又一次站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风口。  近年来,余杭区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面向未来,进一步放大创新资
  • 免费午餐,疏附县这家“长者食堂”真的有!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李琳报道)俗话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幸福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自今年3月以来每天都能看到特困老人享用免费午餐的场景。
  • 医疗资源“沉下去” 百姓健康“提上来”

  • ——喀什地区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建设  文\图 本报记者 庄涛  “以前生病都要跑到市里的医院去,现在乡里的卫生院就能救治,真是太方便了!”6月5日,正在喀什市乃则尔
  • 2026年ISO/TC228全体会议将在中国举办

  • 记者近日从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获悉,6月3日至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旅游及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ISO/TC228)全体会议在法国马赛举行,参与国际标准研制的15名中方专家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