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上海交通大学引领未来·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

日期: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收集编辑: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已发布。当前,学校以“学在交大、育人神圣”为教学理念,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理念与招生政策紧密结合,设计特色鲜明的“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全链条育人体系,将个性化选拔和平台培养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成长路径及规划。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整合各学科优势,继续升级打造“SJTU+X”本科招生培养模式,引领未来,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更加优秀。

       1896年,盛宣怀创办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跨越三世纪光辉历程,128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是历史最悠久的高校之一,也是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高等学府,拥有坚实的理科,强大的工科、生命医学学科,高水平、精品化的经济学、人文、法学和农学。在工、商、医三大领域拥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学校各项国内外可比指标(两院院士、学科评估、科研经费、收录论文等)快速接近世界一流。用三句话来概括,“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

       交大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校友,他们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创造了诸多“第一”,如第一艘万吨轮,第一枚探空火箭等等。3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5位来自于交大:数学家吴文俊、稀土之父徐光宪、癌症诱导分化之父王振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歼8之父顾诵芬。

       上海交通大学开创了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诸多率先,办学声誉和综合实力也持续提升。2024泰晤士高等大学排名43,QS排名45,稳居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前列,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最新的高校ESI排名中,位列内地高校第三,CS ranking 位列内地高校第二,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指数A+。2024年发布的生均预算经费高达58.24万元,位居全国第二。毕业生就业力也稳居高校前三。

交大师生创新活力不断激发,整体创新能力拔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十四年全国第一,第一单位SCI论文篇数持续保持全国领先。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综合生源质量位居全国顶尖高校前列,成为各省高考排名前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才有机会进入的顶尖学府之一。


开放灵活的转专业政策,转出“零门槛”,多次可转,校本部医学院可互转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进一步升级优化本科生转专业政策,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探索让更多同学充分享有更多机会,全面激发自身潜力,开启学术旅行新篇章。

       自2024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全面放开转专业,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考量,充分尊重学生进校后的二次选择机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校本部和医学院也可以互转。

       除转专业外,学校还进一步打开专业限制,通过多渠道充分满足学生的学科修读需求。16个双学士学位项目:通过专业强强联合,打造理工交叉、经管文理交叉、医文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习年限内,完成相关学位修读需求,可获得两个学位。同学们也可以在大二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第二学科专业,拓展知识领域,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目前已开设覆盖人文社科、工科、理科等的43个辅修专业。


致远荣誉计划拔尖2.0时代,打造特色致远书院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拔尖计划学科基地——致远学院进一步升级,打造特色致远书院荣誉体系。

       致远学院是全国拔尖人才创新培养示范区,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十周年总结评价中获全优成绩。同时曾获得两项全球教育创新奖(Cultivating Curiosity Award(培养好奇心奖)和Natural Sciences Award(自然科学学科奖)),致远模式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高度认可。学院组织海内外著名教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未来科技发展,精心设计夯实数理基础、提倡学科交叉、注重能力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全球范围内聘请杰出学者担任授课教师,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知名教授为学生点亮知识的明灯、引领学生走向科学的殿堂;努力为100%学生提供海外研修机会,让学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实验室,跟随世界顶尖科学家开展科研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智慧,以“大师”孕育“未来大师”。构建本科生进阶式自主科研体系,引导学生自由探索,交叉实践,自主创新;全方位提供学习资源保障,实现奖学金100%覆盖。过去十余年来,九成以上毕业生赴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近八成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近五十位毕业生已成功任教于世界顶尖高校,成长为全球最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

       2024年,“致远荣誉计划”重磅升级,包括理科荣誉计划和工科荣誉计划两大计划。理科荣誉计划覆盖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科学七个方向,其中计算机科学方向分设ACM班、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工科荣誉计划覆盖全校所有顶尖工科专业。拔尖计划2.0时代,致远学院将兼容并蓄,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交大特色的致远书院,为拔尖创新人才构建交叉、融合、开放、创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黄埔军校”

       2024年,学校聚焦国家及上海市重大发展战略及产业布局,先后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心理学院及人工智能学院,更好地服务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发展任务。其中,人工智能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携手上海市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级平台而成立,构建“学院-产教融合平台-工业创新研究院”三位一体协同体系,贯通“0到1”、“1到100”的创新链,推动形成“人才促进创新,创新推动产业,产业吸引人才”的正循环。将于2024年以人工智能(拔尖英才试点班)为招生专业首次进行本科招生。自此,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招生培养全方位格局已经形成,人工智能(拔尖英才试点班)、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试点班)以及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将招收有志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异本科生,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黄埔军校”,为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是全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在2023年的CS Rankings中,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分项全部位列全球第三。建设有“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校面向国家需求,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应用高端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摇篮”。

       学校汇聚了一大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学者,包括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图灵奖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在国际人工智能人才投入总量方面,我校拥有近千名研究人员,成果的产出和论文专利数均位居前列。在新一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与架构、智能自主无人系统、医疗健康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交大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氛围,已培养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人才,诸如依图科技、第四范式、商汤科技、云天励飞、流利说、触宝科技等,在人工智能的舞台上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


新增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让优秀的你更加优秀

       “一本学位证书上,写明所授两个学位”。我校目前有16个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具有覆盖面广、特色鲜明、导向明确等特点。所涉及专业都是学校最强势或最具特色的专业,所有项目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需求,有着极强的专业交叉互补性。项目涵盖了理工、经理文管医文等多种类型的交叉复合,具有最广泛的选择性,为学有余力、综合素质优秀的拔尖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空间,培养和成就一批可能改变人类未来命运的创新型交叉复合人才。

       2024年,学校增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号召,致力于服务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瞄准人工智能国际最新发展趋势,侧重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算法,为国家培养从事新一代人工智能数学机理研究和算法研究的数学家和具备高维分析、大模型核心算法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创新型复合人才。该项目依托的数学科学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具有强大的学科基础,雄厚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打造特色行业特班 强化教育增值体验

       2024年,多个学院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特色,推出多个行业特班,助力学生拥有更良好的教育增值体验。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新增船舶与海洋工程(强基计划),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船舶与海洋工程系1949届校友黄旭华学长命名为“旭华班”,实行本博衔接培养,旨在发扬黄旭华科学精神,培养服务海洋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安全维护保障等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方向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此外,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项目。该方向依托2个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强强联合实行跨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面向学有余力且数理基础突出的学生,加强船海工程与应用数学的交叉培养,重点加强数理方法、计算数学和随机理论等知识的学习,训练学生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分析能力培养“新知识发现与创建”的素质。

       材料学院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徐祖耀荣誉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学术型人才,以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选拔对材料科学充满热情与探索精神的优秀生源,培养能够解决国家重大关键领域中轻质高强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清洁能源材料等材料问题的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

       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新增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倾力打造,面向人类健康全生命周期,融合理、工、医等多学科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与生物信息、基因技术、预防医学、运动转化医学等知识内容的交叉融合,研究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因素等对居民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规律,探索生命从孕育、成长到衰老的全过程健康规律,致力于培养引领人类未来健康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引领“全周期主动健康领域技术”向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法学院新增涉外法治特班,依托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立足上海区位优势、交大平台优势与学科优势,以凯原法学院的雄厚师资为基础,整合我校在理工、经济、外语等学科的优势资源,借助上海建设全球五大中心的政策定位,本研贯通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医学院新增临床医学(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以培养临床医学人才为基础,在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增加眼视光医学模块,结合各附属医院丰富的眼科学临床教学资源,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强大师资团队,以新医科建设发展为契机,力求培养厚临床医学基础、专眼科学技能的复合型卓越创新眼视光医学人才。

 “SJTU+X”模式继续发力,塑造未来无限可能

       在过去多年招生培养改革基础上,今年,我们继续升级打造“SJTU+X”本科招生培养模式,这里的“SJTU”一语双关,首先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英语缩写,每个字母更是代表特定的育人含义。

       首先是S,代表两大Super计划,即致远荣誉计划和强基计划。

       第二,字母J,是Joint,代表我们联合各学科专业,实施平台培养的7大试验班。当前,对人才的衡量不再局限在某个专业领域,而是要求学子具有更加广博多元、跨界整合的能力和水平。为充分兼顾学生专业志趣需求以及交叉复合培养需要,我校形成了涵盖文、理、工、医七大试验班的大类培养格局。包括工科试验班、自然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法学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医学试验班等。

       第三个字母T,意为:Two-pronged,代表着双学士学位项目和专业。我校的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具有覆盖面广、特色鲜明、导向明确等特点。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数学与应用数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电子信息类(IEEE试点班)+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经济学、预防医学+行政管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行政管理、英语-法学、护理学-行政管理,以及2024年新增的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等。

       第四个字母U,即Unique,代表了我们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全部本科招生学院。既有全球排名靠前的船建学科,又有创造新中国无数个第一的机动学院,又有拥有全国第一大电类学科群的电信学院,以及独具交大和院系特色的比如电信学院的电子信息类(IEEE试点班)、人工智能(拔尖英才试点班)、(卓越人才试点班),机动学院的机械类(钱学森工程科学试点班)等,理、工、人文、生命、国际化办学等各学院都在与时俱进。

       最后一个字母“X”,是指未来在交大的你们,不论在学术追求、创新创业或是素质拓展,学校都会以丰富的资源和有力的支撑,让每一位学生收获最丰富的教育增值,助力同学们开启无限可能。上海交通大学拥有丰富的资源,为学子发展创造出X个无限可能。想要追求顶尖学术的学生,在交大将拥有顶尖的实验室、丰富的全球顶尖学术会议交流、第二专业拓宽学业平台,选修、辅修拓宽认知边界,通识教育、新生研讨课体验知识的浩瀚海洋。立志创新创业的同学,将由学生创新中心、创业学院助力创新能力训练和创新孵化,“全球创新创业实验室”、“上海创业研究中心”、零号湾等多维度多层次给予支持。同时,交大为学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素质拓展机会,如大师讲坛、励志讲坛、创新创业大讲堂、素质训练营等多个平台;与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大师的亲密接触;海外学习、科研、实践、公益等各类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会等。


值班编辑:陆之涵

责任编辑:江倩倩、王宁华


相关阅读

  •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安全高层论坛今日开幕

  •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6月5日,以“AI驱动安全”为主题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安全高层论坛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战略
  • 深圳理工大学今年招收首批本科生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郑明达报道:记者5日从深圳理工大学获悉,近日教育部已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该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
  • 英伟达市值超过苹果!什么信号?

  • 昨夜,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大涨5.16%,总市值一举突破3万亿美元(3.012万亿美元),正式超过消费电子霸主苹果公司(3.0035万亿美元),成为美股第二大市值科技巨头。加速技术更迭在
  • 克州发布人才引进最新政策

  •   为认真落实人才强州战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引进投入,用真金白银的政策待遇吸引人才,不断积蓄新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上海交通大学引领未来·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

  • 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已发布。当前,学校以“学在交大、育人神圣”为教学理念,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理念与招生政策紧密结合,设计特色鲜明的“招生-培养-就业-校
  • 乌鲁木齐市开启节日大促 来看看都有啥活动

  •   天山网讯(记者 郭倩报道)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节假日又是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的时间段,针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古尔邦节”小长假和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乌
  • “粽”情“粽”义,临近端午乘客给司机送粽子

  • 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通讯员 万建国 涂举学 黄丽俊“碧装束裹三角尖,玉带一缕腰间缠。”包粽子、送香囊,是端午佳节的传统习俗,端午节来临前夕,不少武汉市民带着糯米、粽叶、咸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