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业兴 村美 民富——五里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日期: 来源:恩施日报收集编辑:恩施日报

坐落在鹤峰县东南部的五里乡,距离县城60公里。这个乡拥有12个村(社区)、35个党支部、936名党员。总人口2.2万人的五里乡,不仅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还被评为国家级卫生乡镇、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省烟叶产业重点乡、中国箬叶第一乡,以及湖北省生态乡。

五里乡坚持党建引领,实行“党建+”融合,创新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模式,形成以村党组织为中心、党员为脉络、群众为根系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提升效能。

党员分类促民治

五里乡有农村党支部21个,农村党员753名,其中村内任职类党员78名,居家发展类党员423名,流动在外类党员159名,关怀帮扶类党员93名。近年来,五里乡充分运用“一统三治”基层治理模式,借鉴“枫桥经验”,重点在“一统”上下功夫,将党建统领最核心的元素——党员分类管理做实做优,提升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增强了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探索出了农村党员在推进乡村治理中的“五里经验”。

瓦屋村是五里乡农村党员分类管理试点村。试点初期,瓦屋村党支部创新开展以“五单制”(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领单、季度晒单、年底评单)、“三行动”(亮牌、发声、见行)、“两公示”(党员分类管理评分公示、党员分类管理成果公示)为载体的“532”模式,教育引导党员在“三治”融合、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瓦屋村党支部的居家发展党员吕良洲,肩负着村内保洁员的职责。自开展党员分类管理工作以来,他积极承担各项任务,在保持村内道路和河道清洁的同时,还主动帮扶村内留守老人。

为解决“有岗少责、有评少据、有心少力”的困惑,瓦屋村通过党员分类管理模式,为村内39名党员精准定位、明确职责,引导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为群众发声,平均每月为民解决实际困难10余件。目前,该模式已在全乡各村党支部运行。

为进一步强化党员分类管理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五里乡还将党员分类管理融入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安稳定等工作中,实现了农村党员的优化组合、全面提升了党员素质和工作能力,实现党群关系和谐融洽,走出了一条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积聚力量解民忧

瓦屋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因地势起伏的独特地貌,使得村民面临着饮水难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村里建起了水厂,有了固定水源,全村1200余名村民的用水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以前用水都要清晨四五点钟起床,徒步到周边的水井挑水,六七点钟才能做早饭,现在通水到户,生活方便多了。”谈起村中用水的变化,村民莫月英颇为感慨。

雨天清污、日常巡察、现时供水、勘探水源……瓦屋村饮水协会成员将村民用水管理得井井有条,即使是枯水季,村民也不用为吃水发愁。

三分建、七分管,瓦屋村按照“建得成、管得好、用得好、长受益”饮水安全理念,成立饮水协会,每个组的党员主动承担管水义务,村内党员还成立管水护河志愿队,定期入户宣传管水、用水知识,对沟渠、水池进行清理。

如今的瓦屋村已实现自来水户户通,村民足不出户便能用上放心水。“再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了。”莫月英高兴地说。

五里乡,一座平均海拔1100米的山区,水资源分布在这里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为了确保全乡群众的用水安全,五里乡跳出“各村只管各村水、各村只建各村水”的思维,跨越村庄、乡镇甚至县域边界寻求水资源。在充分考虑全乡水资源分布、人口密度、用水需求以及干旱程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村民新建水池的选址、规模和管网铺设等事宜。同时,还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积极鼓励村民自主修建小水窖,以达到“丰水季最大限度储水,顺利度过枯水季,从而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目标。

截至目前,全乡共有水池108口,铺设管网2193.5千米,小水窖426口,成立大小管水协会57个,安装智能水表2002户,实现家家都有小水窖,全乡范围内未出现过因水源短缺而导致无水可用、挑水或拖水吃的情况。

共商共建惠民生

“一到晚上,道路两旁的路灯亮如白昼,村民下班、学生下晚自习回家安全多了。”傍晚,五里乡瓦屋村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准时亮起,饭后聚在路口话家常的村民纷纷称赞。

为了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人居环境,2021年,瓦屋村党支部发起了一项集资安装路灯的倡议。党员干部、在外乡贤以及村民纷纷响应号召,踊跃捐款,共筹集资金15万元。此外,驻村帮扶单位也给予了30万元的资助。在这些资金的支持下,瓦屋村安装了137盏路灯,有效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难题,进一步优化了村庄环境。

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提升群众获得感是核心。瓦屋村路灯亮化工程是五里乡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一个缩影。

五里乡以“共商共建美好家园”为核心,通过召开屋场会、小组会、院坝会等,引导群众共同商议人居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关怀需求等问题,并将其纳入每个支部的民生实事项目清单推动落实,让群众从“只反映问题”的投诉者转化为“诉求+参与”的行动者。依托强大的党员先锋力量,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群众参与入户路改造、乡村民宿发展、美丽庭院建设等,推动群众从基层治理配角到主角的转变。

为全面优化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农村环境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2021年以来,五里乡坚持推进党建引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实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以村(社区)党支部为中心,坚持以上率下,做到支部领着干、党员争着干、群众比着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夯实人居环境整治根基。今年以来,结合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力量带头开展环境整治200余次。

五里乡实现垃圾清运“组分类、村收集、乡汇集”全覆盖。同时,鼓励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分赴各相应村庄参与环境整治工作,让公益岗人员当好“保洁员”,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促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在这个美丽的村庄,优越的环境与蓬勃发展的产业相映成趣,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人们积极投身于美丽城乡建设的热潮。五里乡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基层治理机制、模式与经验,逐渐展现出一幅业兴、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恩施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丽莉 通讯员 刘玉菡)

相关阅读

  • 党员民警进林地,助农冬收践初心

  • 在莫旗腾克镇马场村平顶山屯,有一片格外显眼的山林,远远望去,红彤彤的,在皑皑白雪和蓝蓝天空映衬下,更显分外鲜艳。这是一片硕果累累的沙棘林,今天,这些金红色的“小果子”即将迎来
  • 金乡县对离退休干部党员实行分类管理

  • 为深入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创优提质,金乡县制定出台《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对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施策、动态管理,有效提升了离退休干部党员管理科学化、精准化
  • 推动企业党建与创新发展同频共振

  •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孔月兰 通讯员 孟凡建 白欣)企业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泗水县锦川花生有限公司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建设融入企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走出
  • 开展警示教育 时刻紧绷反腐倡廉之弦

  • 在监狱干警的引导下,党员干部有序参观了“保定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展厅,大家首先参观了警示教育长廊,聆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典型贪腐案件的详细讲解,深入了解了反腐败的重要
  • 关心户外工作者,武汉新民社区这样做

  • 极目新闻记者 姚岗通讯员 王琪“多方齐力,打造爱心阵地。”连日来,武汉经开区沌阳街道新民社区“红小驿”户外工作者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便利。新民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
  • 三都:聚焦“关键小事”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三都水族自治县坚持学干结合,进一步找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扎实推动解决事关群众健康的“关键小事”,将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成效惠及更多群众,着力
  • 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着力解决学生困难

  • 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名党委成员到一个系,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共收集意见28条。12月14日,通过该校党委会研究,督促相关科室办理,并由分管领导督办。目前,师生反映的问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深圳医保助大病患者市外畅通就医

  • 被派驻外地工作的小堂(化名)去年被确诊患上重病,由于未曾进行异地就医备案,个人支付了异地就医费用,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他甚至因此打算放弃治疗。所幸他求助了深圳市医保
  • 组图丨雪趣

  •   昨日的一场大雪,装点了城市,滋润了万物,也“热闹”了人们的生活。  堆雪人、打雪仗、丢雪球、拍雪景、自拍……雪地里,大人、小孩玩得畅快淋漓,东昌湖畔、运河岸边、大街小
  • 最新认定:桂平,千年古县!

  • 近日2023 年“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名单出炉其中桂平市上榜12月13日,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地方志
  • 小高警官心里时时装着大伙儿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娜12月15日早上,太阳还没有完全睡醒,阿图什市幸福街道吾斯塘路社区,居民家的灯火陆陆续续点亮。紧接着,农贸市场、沿街店铺热闹起来,打馕、烤包子、买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