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让前卫艺术“行走”在乡间课堂

日期: 来源:日照新闻网收集编辑:日照新闻网

  天台山下,落樱缤纷,春意阑珊。穿过诗画田园一般的下元一村,一处乡村小学静静伫立于山脚下。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早已整齐坐好,等待着即将奔赴而来的“艺术大篷车”。

  在美术馆逐渐成为“社会大课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将艺术场馆作为研学基地,用艺术开阔孩子的视野。那么,在地域较为偏远、美育资源较为稀缺的乡村校园,孩子们又该如何“身临其境”地感受前卫艺术?

  日照市美术馆的方案是:把艺术课堂“搬”进乡村。

  4月18日,该馆组织一批“90后”美育志愿者,走进东港区涛雒镇中心小学天台山校区,一起将“艺术的光合作用”公共美育志愿服务带到这所乡村校园,这是今年该系列活动的第三站。如此前一样,活动以丰富的体验“打包”入村,只为“给乡村儿童亟需的艺术滋养”。

  课程开始前,美育志愿者们在校内精心布置了“美育活动室”,布展了一场“中国古代名画作品展(高仿)”,将提前准备好的美育捐赠器材和玩具在室内一隅摆放整齐,并且在每一个课桌上摆放好了本次活动所需的制作材料。为了让孩子们以更丰富的场景沉浸式感受艺术氛围,市美术馆在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精细的设计和准备,大到展板、海报、高仿名画,小到课程所需的课件、铁丝、木板、手套,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个普通的活动室,瞬间变成了一个精美的艺术课堂。

  每一次,当“艺术的大篷车”开进校园,对孩子们来说都像一场丰盛的“节日盛宴”,这次也不例外。正如市美术馆副馆长秦铭璇在课程开始前所说的:“我们的课堂是充分自由的,希望每一个小朋友尽情发挥想象,让艺术‘不设限’。”

  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课程开始前的“破冰”环节,美育志愿者秦浩通过反应能力互动游戏,消解了孩子们的紧张情绪,和他们迅速“打成一片”,将彼此的心拉得更近。在中国古代名画解析环节,美育志愿者以成语引导创设情境,细致解析了清代画家郎世宁的《八骏图》,从创作手法、人物生平、色彩构图等方面,向孩子们生动地讲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为独特的“中西合璧”画风。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并被神态迥异的骏马深深吸引。

  随后,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我和大师一起画”系列课程正式开始。本次课程选定“贾科梅蒂和行走的人”为主题,以最适宜激发儿童创作灵感的铁丝缠绕艺术作为呈现方式,将厚重的艺术史化繁为简,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的乐趣体验中,感知雕塑大师贾科梅蒂的艺术理念和人生历程。

  “看到这个‘行走的人’,你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课堂上,志愿者秦浩将贾科梅蒂的作品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在屏幕上进行展示,引导孩子们以第一视觉描绘心中所感。对孩子们来说,贾科梅蒂的作品是陌生的,但他们却能敏锐感受到其中传达的力量。面对细长的雕塑,不少孩子表示这很古怪、奇特,还有孩子表示“很有力量”。当秦浩拿出以贾科梅蒂作品风格为样本制作的铁丝缠绕作品,很快就有孩子举手抢答,“这是一个正在唱歌的人。”

  在详细讲解了贾科梅蒂作品创作的历程和风格变化后,秦浩介绍了铁丝缠绕的制作方法,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用木板、铁丝和锡纸制作自己心中“行走的人”。

  孩子们虽然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铁丝缠绕,但很快就得心应手。在志愿者们的现场帮助下,孩子们双手纷飞,一环一绕之间,形态各异的“微型雕塑”很快就跃于眼前,锡纸的包裹又再次为这些形体赋予了更为立体的创作。

  “我做了一个踢足球的小人,用锡纸在木板上做了一个圆形的小球,把铁丝捏出了正在踢球的动作。”三年级的王晨展示着手中的作品,虽然老师的示例作品上,木板的两颗螺丝需要同时缠绕,但她另辟蹊径,单独做了一个圆球,在作品上融入了自己的热爱。

  教室另一边,9岁的孙浩宇很快就做出了一个极具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立体小人,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他还在作品基础上用红色陶泥做了一个“气球”。“今天最有收获的是了解了贾科梅蒂这个艺术家,还完成了一个满意的作品。”

  美育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最佳方式。课堂上,孩子们全神贯注创作,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发挥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自由表达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课桌上那些“行走”的小人,有的在运动,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过生日、还有的走在放学的路上……孩子们将自己绮丽的世界倾注在作品中,那些银色的铁线、闪光的锡箔,交织出一个熠熠生辉、异彩纷呈的艺术天地。

  此次美术课程在“数字美育直播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南湖镇新星小学、陈疃实验学校等东港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也通过云端,在线下参与了本次活动。

  去年以来,日照市美术馆创新打造“艺术的光合作用”公共美育志愿服务项目,将一系列丰富的美育资源延伸到“馆外”,惠及到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乡村小学,通过设置“诗意中国色”主题课程,将风筝、黑陶、青绿山水等优秀传统文化“播种”到乡村校园。目前已覆盖莒县片区,项目获评“日照文旅公共服务品牌”。

  今年,美育活动的主题在去年基础上扩展为“我和大师一起画”系列课程,精心挑选梵·高、凯斯·哈林、贾科梅蒂、毕加索等西方艺术大师的画作,将现代艺术以更多元的呈现方式输送到乡村,期待唤起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守护他们内心的童真。

  “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并非是让孩子像大师一样画画,而是通过不同的体验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特定时期的人文历史,丰富他们的艺术眼界,启迪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更加丰富。”秦铭璇表示,今年,“艺术的光合作用”计划走进东港区6所偏远乡村小学,以“馆校共建”的形式开展公共美育志愿服务活动。

  在今天,一堂真正的艺术课对乡村儿童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帮助?在秦铭璇看来,为期数周的“艺术的光合作用”,最打动她的并非作品的呈现,而是真诚和改变。“对孩子们来说,现在或许还不能真正理解这些艺术大师的创作,但是看到他们从最初的紧张,到满脸洋溢的笑容和松弛,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

相关阅读

  • 长江大学举办第二届长江美育文化节

  •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胜杰 陈兴旺 唐宏妍 谢瑞 李彪 胡成希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当天,长江大学第二届长江美育文化节暨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学校16教北广场举行。一
  • 温州鹿城:践行垃圾分类 助力世界地球日

  • 为庆祝第55个世界地球日,倡导“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日主题,温州市鹿城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以全城联动、全民互动的方式,动员群众参与到环保运动
  • 基础美术教育百年文献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4月2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苏州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传播推广交流项目《基础
  • 中国首座装置艺术博物馆将在北戴河落成

  • 记者从2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的启动新闻发布会获悉,首届北戴河·大不同国际装置艺术展将于7月1日至10月31日在北戴河举行。新闻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首届北戴河·大
  • 夫妇接力援疆,跨越3800公里的爱与奉献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亮 通讯员 彭艳摄影报道4月24日,陈春莲与学生们一起拍合影。她说孩子们的热情给我动力,让我感觉来援疆这个选择很值。  在温泉县高级中学,有一位特殊
  • 突然宣布:下线,关闭服务!

  • 4月23日,根据百度百科App下线通知,百度百科团队决定于2024年6月30日关闭百度百科App的服务,将在百度App中的百度百科小程序继续提供服务。通知全文如下↓百度百科APP下线通知尊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让前卫艺术“行走”在乡间课堂

  •   天台山下,落樱缤纷,春意阑珊。穿过诗画田园一般的下元一村,一处乡村小学静静伫立于山脚下。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早已整齐坐好,等待着即将奔赴而来的“艺术大篷车”。  在美
  • “尔滨”一季度招聘薪酬增速全国第一

  • 从冰雪游“出圈”到踏青游红火,哈尔滨持续发力四季旅游,带动市场信心,也促使大批企业以高薪揽才留人。记者从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数据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国38个重点城市中,哈尔滨
  • 哈尔滨市开展“五一”节前客船安全检查

  • 记者从哈尔滨市交通局获悉,哈尔滨市水路运输通航在即,城区水路客运将陆续恢复运营。为确保新航期水路客运码头、营运船舶安全投入运营,4月24日,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对哈市水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