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铿锵逐梦新柚乡——宣恩县李家河镇40年发展成就综述

日期: 来源:恩施日报收集编辑:恩施日报

高桥村古老的风雨桥生机勃发。 

丰收硕果挂满枝头。(资料图)

李家河镇金陵寨村农业产业大棚。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乡道延展四方,一幅幅美丽田园画卷铺陈贡乡大地……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卫生乡镇、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建州40年来,宣恩县李家河镇5万余干群齐心协力干事创业,书写了一份“城乡统筹示范区、田园风情观光园、醉美乡村生态镇”的幸福答卷。

久久为功 幼苗长成参天树

画里柚乡,以柚闻名。从寻常百姓房前屋后自产自销的一棵普通柚树,到被全县作为经济作物推广,再到连续举办节会推动农旅深度融合,贡水白柚已成为富民兴县的“致富果”。

7月31日,天气晴好,李家河镇二虎寨村落地沙白柚基地,千亩连块成片白柚林生机勃勃,基地负责人谭浩正带领工人给柚子套袋。

1989年,宣恩县特产工作人员开展湖北柚类资源普查时,在李家河镇波螺河村二组谢恩堂家发现3株核少汁多、甜酸适度的白皮柚。随后,相关部门对柚株进行高接鉴定和提纯复壮,开展选育与推广工作,为规模化种植、高标准建园提供依据。

21世纪初,宣恩县按照“南果北茶”产业发展布局,将白柚基地建设与相关项目资金有机整合,在沙道沟、高罗、李家河3个乡镇规模造园。

“落地沙白柚林就是受益于这项政策。这里原来是园艺场,种了500亩柑橘,由于无人管理,加上橘树老化,逐渐荒芜。2002年,谭绍荣承包园艺场后,全部种上柚苗,林业、农技等部门为他提供技术支撑。”李家河镇农业中心主任张应宏记忆犹新。

21年来,谭绍荣父子三人一代接着一代干,目前已将白柚基地规模扩大至千亩,发展为优质高产白柚示范基地,且产出收益年年攀升,带动效应日益凸显,2022年仅支付工人工资就达60余万元。

示范带动,榜样引领。落地沙白柚林的成功,不仅让二虎寨村民有了致富路,也让李家河镇掀起了发展白柚的热潮。

金陵寨村依托宣恩县富源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成5300亩白柚高产示范基地。

波螺河村打出“白柚源产地”的“金字招牌”,举全村之力发展白柚,全村白柚种植面积达3700余亩,实现了人均1亩经济林的目标。

到2022年底,李家河镇有白柚专业村8个,白柚种植面积达4万亩,其中投产面积2.5万亩,产量约4万吨,总产值近亿元。

昔日幼苗,长成了一棵强镇富民的参天大树。

筑巢引凤 工业跑出加速度

8月1日,位于李家河镇柚乡苑社区的宣恩鼎诚家具有限公司一楼加工车间,30余名工人认真编织藤艺家具,随着手指上下翻飞,细长的藤条也在大红地毯上跳跃。

“从当初有投资意向到正式开工生产,只用了3个多月,确实快!”宣恩鼎诚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全军称赞。

2020年9月,李家河镇相关负责人到广东省佛山市,邀请在此创业的柏子坳村村民陈全军返乡创业。签订合同、项目报批、规划选址、厂房施工……3个月时间,一期建筑面积共4000平方米的3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2021年1月,工厂正式开工。

与宣恩鼎诚家具公司相邻的佰优食品厂,启动速度堪称“神速”,头天签合同,次日相关厂房建设工作就启动了。

2014年宣南产业园成立伊始,博诚钢化、童话工艺、鼎诚家具、佰优食品等工业企业相继落地,为该镇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如何变“雨后春笋”为“持续动能”?镇党委、政府积极作为,转变思路,一方面组建招商战队,精心策划包装招商项目,形成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招商路线图,选准选优能提升产业链、价值链的优质项目,坚持专业招商、推介招商、外出招商、以商招商等措施相结合,打造出一条条“黄金客商链”,形成了“引进一个、拉来一串、带动一批、兴起一片”的发展格局。目前,该镇新谋划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谋划千万元以上产业配套项目6个;新签约项目5个,其中拟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个;上半年入统项目1个,正申报入统项目4个。

另一方面,该镇以“招一家,成一家,发展壮大一家”为目标,着力优化项目服务环境,牢固树立“企业至上、项目至上”服务理念,主动帮助入园企业协调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时协助企业解决资金、技术、生产等实际困难。企业用工难,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各村“两委”、乡村振兴工作队协调,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发布招工公告。企业遇上资金难题,镇政府牵头举办“政银企大对接”活动,邀请农商行李家河分行、邮政储蓄银行李家河分行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一笔笔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及时雨”,用于投入生产和技术改造。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如今,宣南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

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谱新篇

8月1日,李家河镇上洞坪村蔬菜大棚,20余名工人忙着抢收西红柿。

“这批货直接发往恩施的蔬菜交易市场。我们种植的蔬菜出来一批就销售一批,不会滞销。”基地负责人秦明泽说。

2021年,上洞坪村争取资金35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的大棚蔬菜基地,资产纳入村集体资产,以租赁方式出租给宣恩福鑫泽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百余农户就业,其中长期就业20人,季节性就业80人,每年发放劳务报酬4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近年来,李家河镇围绕“上面烟、中片茶、下片果”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采取“返租倒包”模式,通过财政扶持、经营主体自筹等方式,完善人行便道、灌溉水池、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将建设好的产业基地分块返租给农业经营公司或种植大户,由农业经营公司组织群众务工和参与项目管理,农户在基地务工学习种植技术,参与利益联结分红。

李家河镇金陵寨村蔬菜大棚也是一派忙碌,工人们正在采摘黄瓜。该村流转土地130亩,建成两个总面积2.8万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引进湖北食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促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位于李家河镇中部片区的高桥村,粽叶、虎杖、藤茶、万寿菊等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我们村地势不好,山大坡陡,农业发展受限。请专家研究后,村里决定流转抛荒地发展粽叶、藤茶等特色产业。”高桥村村委委员陈万一介绍,该村目前已发展粽叶400亩、虎杖500亩、藤茶300亩、万寿菊100亩,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互利共赢,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除了特色产业“多点开花”,李家河镇还依托乡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培植乡村电商人才,强化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目前该镇已拥有电商企业124家,其中交易量较大的45家,共带动150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2023年上半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加工品累计1700余万元。

“我们将继续推进水稻、蔬菜、小水果、烟叶等支柱产业建设,完成上洞坪片区烟叶、金陵寨村蔬菜等3个千亩以上的产业基地建设,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步伐更快更稳。”李家河镇分管产业负责人唐子标说。

党建引领 美好生活共缔造

夜幕降临,李家河镇川大河村土家活态田野公园广场,村民三五成群唠着家常,一派闲适。

“这次回来我发现村里又变样了,环境更加整洁干净咯。”

“是的,路扩宽了,家家户户修特色院墙,栽花种草,生活质量比以前高得多。”闲谈之间,村民获得感、幸福感跃然纸上。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李家河镇强化党建引领,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抓手,坚持“三净三美三统一五清五建五小园”发展思路,依托卢家院子开展共同缔造试点村打造工作,让“生态环境美”和“生产殷实美”有机融合。

在卢家院子民俗展厅,村民将陶罐、石槽、石磨等乡土元素植入其中,合理悬挂废旧农具、蓑衣等物件,展示传统民俗文化。

“就是一个乡村博物馆,满满的乡愁记忆,我太喜欢这个展厅了!”游客由衷感叹。

“路扩宽了、好走了,房前屋后不仅扫干净了,还种上了花草,看着都舒心。”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熊松云满脸笑容。

熊松云所在的川大河村老司城片区,曾经道路窄、住户多,垃圾成片,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成为共同缔造试点建设村以来,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从房前屋后拆通透、摆整齐、扫干净、保常态的点滴小事做起,村容村貌变化惊人。

“刚开始推行人居环境整治时,难度很大,不少群众处于观望状态。”郑龙庭介绍,村“两委”成员带头清扫公路、清理杂物、转运垃圾,又发动村里老党员、退休教师等“五老”人员挨家挨户讲政策、做宣传,村民从“不让整治”到“看着整治”再到“一起整治”,志愿者队伍扩大到60余人,先后发动村民自愿、无偿拆除了屋后旱厕、鸡棚、牛棚、杂屋等各类杂乱建筑物70余间,“脏乱差”形象显著改观。

发生改变的,不仅是村容村貌,还有群众共建共管的主人翁意识。村民田银玉主动让出一块菜园修建垃圾池;村民郑龙贵打算拆掉木屋建砖瓦房,看到卢家院子的木屋整修得很漂亮,他打消了修砖瓦房的念头,将木屋擦洗干净并刷漆上色,院子也收拾得不见半点杂物。

村里还设立文明“红黑榜”,利用公示栏和微信群,表扬文明行为、曝光不文明行为;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定期对群众房前屋后整治情况进行量化评比,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川大河村共同缔造试点先进经验在各村广泛推广。上洞坪村组建自管治理队、党员先锋队、乡贤能人队、志愿服务队等群众自治组织,20余名党员中心户自发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发动群众拆违清乱,把垃圾堆积场地改建成纳凉避暑、娱乐健身的“幸福园”。二虎寨村在方寸之地做文章,鼓励农户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利用自家庭院“一亩三分地”打造果蔬苗木种植、土鸡蜜蜂养殖、农家乐等致富庭院,让农家庭院变身“聚宝盆”,共建共享、共商共治的发展格局在李家河镇逐步构建。

画里柚乡李家河,沸腾热土生机勃发。当地干群斗志昂扬,把握今天,乡村振兴之路步履铿锵;展望未来,跨越发展之舟风帆正举。(恩施日报通讯员 徐兰珍)


相关阅读

  • 民族团结一家亲 土家婚礼展魅力

  • “一拜结连理、二拜永同心、三拜敬如宾……”8月4日,随着司仪一声声贺词,宣恩县墨达楼里传来阵阵喝彩,一场沉浸式土家族传统民俗婚礼展演活动在贡水河畔举行。数万名各族同胞来
  • 吉木萨尔县村医夫妻:扎根基层30年守护群众健康

  •   昌吉日报(通讯员 张锐)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植根广大农村的基层卫生工作者,每天奔波于卫生室和村民住所之间,守护着百姓的身体健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 福海县:“村民议事+”为乡村振兴凝共识 聚合力

  • “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会商量”。今年,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充分发挥“村民议事+”的参谋助手作用,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全面激发村民参与村级建设发展的热情,让原本不
  • 董明亮:我是党员 再危险也要冲上去

  • 《生活报》8月7日以《钩机被冲倒,司机卷入急流!五常男子不顾安危冲下水救人……》报道了五常农民董明亮(小名二亮)在洪水中勇救落水人员的壮举:8月4日14时30分许,临近五常市安家镇
  • 温州鹿城藤桥:垃圾分类齐参与 生态文明我践行

  • 为提高广大村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近日,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樟村文化礼堂开展“垃圾分类齐参与 生态文明我践行”主题宣讲活动。活动中,来自鹿城区
  • 白云山下好风光

  •   白云山下好风光,白云村民好生活。  8月8日,岚山区高兴镇白云村,青山作屏、茶田为案、美如画卷,着力书写乡村田园版的“诗和远方”。  白云村是个仅有375户、1035人的小
  • 干群同心改造“绊脚路”,企业落户铺就致富路

  • 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通讯员 张宝训 蒋姮8月10日,湖北利川山墨科技车间内,机器轰鸣运转,工人赶制订单,一箱箱电子元件打包、装车,发往外地……这家企业目前步入正轨,带动就业46人,年
  • 这个村的“文化墙” 太酷了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丰收图景……8月8日,走进潍城区望留街道项家村,五彩的墙绘映入眼帘。色彩绚丽、构思巧妙、通俗易懂的墙绘作品,不仅让村容村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西藏人人健康”系列公益活动在拉萨开展

  • 为进一步提升西藏民众的健康水平,8月9日至8月13日,由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拉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西藏人人健康”2023年院士、专家进藏义诊活动在
  • 杰瑞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14%

  • 2023年8月10日,杰瑞股份(002353.SZ)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18.86%;净利润10.43亿元,同比增长6.14%;基本每股收益1.02元。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