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且末县:点沙成金,绿富同兴

日期: 来源:天山网收集编辑: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管梦颖

  且末县,地处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昔日,这里风沙危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今朝,一代又一代且末人“与天斗、与地斗”,积极探索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在沙漠里书写了一部绿色答卷。

从且末县河东生态治沙基地观光台望去,一条绿化林带将沙漠与县城分割开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管梦颖摄

  战黄沙守家园

  6月24日,“新疆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且末县河东生态治沙基地,路旁一眼就能看见写着“敢向沙漠要效益,誓向沙漠要绿洲”的标牌,一片绿林在望不到边际的沙漠中“闯”出了一条路。

胡杨树苗在细心呵护下成长。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管梦颖摄

  “在且末,这不是一句口号,否则沙漠就会侵蚀我们的家园。”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员工帕提古丽·亚森说,眼前的这片绿林,在10年前也是沙漠。

  “来这里上班的第一天,站长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把铁锹,带上馕和水,我们开始割芦苇、做防沙格。”帕提古丽是且末县第一批女治沙员之一,这一干就是18年。

  “我是土生土长的且末人,中专毕业后选择来治沙站工作,全家都很支持我。”帕提古丽的丈夫苏来曼·伊萨克也是治沙站员工,每到植树季,经常半夜都不着家。每每孩子问起父亲去哪了,帕提古丽的回答总是六个字:“沙漠里种树呢。”

帕提古丽·亚森(右一)和同事一同修整滴灌带。本人提供

  “一干就是一整天。干热的风沙吹打得人睁不开眼,嘴里、耳朵里、鼻孔里全是沙子。”且末县林草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卡米力江·吐尔逊回忆道,每逢造林季节,沙漠边缘、车尔臣河岸边,到处红旗招展,热火朝天,条件再苦也没有人抱怨,“对于我们来说,绿色太珍贵了。”

  近10年来,且末县累计实施人工造林面积21.6万亩,完成315国道绿化90公里,县城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林地总面积达357.86万亩。

  如今,帕提古丽还兼任防风治沙工作站讲解员,对于治沙站的每一项数据,她记得认真、讲得仔细,“我不会记错,因为它代表着我们各族儿女齐心协力守护家园的决心。”

  科学高效防沙治沙

  “乔木在这难以生存,而胡杨、梭梭等沙生植物抗旱、耐寒,是最佳选择。”卡米力江介绍,该县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重点围绕“三线一果一区一林下”防沙治沙模式,全面开展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草原鼠害防治工程。

  走进且末县沙漠土壤化试验示范项目,一排直径约130米的自动旋转式喷水器边缓行、边向沙地喷淋水肥。“比起传统浇灌方式,它能起到保湿保肥作用,使沙具备‘土壤特性’,高效且节水。”卡米力江告诉记者,这是今年投入试验的新项目,每转一圈能完成80亩沙地浇灌。

狼尾草渐渐露出嫩芽。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管梦颖摄

  在茫茫沙漠,狼尾草渐渐露出嫩芽,“如果试验成功,我们就可能种出玉米、小麦,实现沙漠变绿洲的梦想。”卡米力江激动地展望着未来。

  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突破。经过25年的不懈努力,且末县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独具特色的科学治沙体系。如今,该县已在车尔臣河以东的沙漠区域建起了长约25公里、宽1至7公里的生态绿色长廊。当地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年均降水量明显增加,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对且末县城的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全县的生态环境逐步向好。

  向沙漠要效益要发展

  曾经,村民们面对漫漫黄沙愁眉不展,现在,同样是这片沙漠,却是他们增收致富的希望所在。

  2003年起,且末县优化发展思路,逐渐引入社会力量,利用沙漠特有资源,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富民产业。

  “今年预计采收大芸50吨以上,希望能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共同致富。”新疆鹏程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野是一位退伍军人,5年来,他和8位战友在沙海植绿上万亩,眼下,去年在梭梭林下种植的6000亩大芸即将进入收获期。

  “我们正计划筹建一个中草药深加工基地,吸纳更多退役军人和当地农牧民就业。”谈及未来发展,田野信心满满。

田野展示今年即将收获的大芸。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管梦颖摄

  目前,且末县防风治沙林总面积约17万亩,梭梭林下肉苁蓉接种面积约10.39万亩,肉苁蓉种子6.1吨,总产值达1398万元,肉苁蓉产品远销国内外,一批做肉苁蓉“文章”的企业也逐渐崛起,其生产的苁蓉膏、苁蓉茶、苁蓉酒等延伸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

  风沙旋起、马达轰鸣,越野车如脱缰野马,爬坡、腾空、急转……在河东生态治沙基地观光台,沙漠越野车惊险的动作引得游客发出阵阵惊呼声。

  “太刺激了,我要把视频分享给更多朋友。”来自江苏省的游客李先生说,他和爱人还参加了当地的沙漠音乐会,“大漠星空加上音乐,这种体验很浪漫。”

  “这两年,沙漠游日渐兴起,游客越来越多,今年我们计划持续加大投入。”且末县昆仑玉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说。

游客乘坐沙漠越野车准备出发。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管梦颖摄

  新疆塔中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今年3月落户且末县,“吸引我们来投资的不仅是沙漠风光,还有这里面向企业的保姆式服务。”总经理张智说,办理注册手续前后只用了3个工作日,希望今年能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参与旅游服务。

  前不久,且末塔中镇沙漠工业旅游区被推荐为“全国沙漠旅游精品目的地”,沙漠探险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且末旅游发展的“新蓝海”,茫茫沙漠正在展现出不一样的生机。且末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曼孜热表示:“我们将持续推动生态修复与治理,以生态农业、全域旅游赋能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 “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 这里曾黄沙漫天,寸草不生,如今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这里是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地之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全境深居其中。近日,总台《面对面》专访为这片黄沙倾尽全力的“治沙
  • 且末县举办“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 为深入推进全民禁毒预防教育,提升全民禁毒意识,积极倡导“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理念,6月24日,且末县在人民公园举办“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永华,副
  • 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丨“放心秤”守护放心消费

  • 为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度过喜庆祥和的“双节”,且末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且末县检验检测中心组织执法力量,针对重点领域的节日热销产品开展了计量专项检查。重监管,让“
  • 中国荒漠化治理的“内蒙古实践”

  • ▲ 图为写有“绿色中国梦”字样的库布其沙漠。  殷玉珍的一天,是在喜鹊的鸣叫声中开始的。  6月15日清晨4时,她揉揉眼睛,一骨碌从床上爬起,简单洗漱毕,就快步走入屋前的生态
  • 在沙漠间建起“绿色走廊”

  • “自从生态林建成后,沙尘少了,环境好了,心情也好。”6月13日,看着一排排4米多高的胡杨树、沙枣树,二师三十三团管护生态防护林的职工宁红军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三十三团位于塔里
  • 绿到沙漠“心”里面

  • 6月8日,迎着清晨的曙光,一师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谢小云来到位于该团十三连的沙漠生态治理区,察看梭梭生长情况。一路走下沙坡,谢小云不时蹲下来,仔细观察梭梭幼苗的状况
  • 图昆沙漠公路(十四师段)路面施工全线完成

  • 近日,图昆沙漠公路(十四师段)硬装路面施工全线完成,项目建设重点转移到房建、机电等工程,力争今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据了解,图昆沙漠公路2021年6月开工建设,全长276公里,自北向南穿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且末县:点沙成金,绿富同兴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管梦颖  且末县,地处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昔日,这里风沙危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今朝,一代又一代且末人“与天斗、与地斗”,积极
  • 一通求救电话 新疆民警翻山越岭找到受伤牧民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娜 通讯员 芦胜磊  “谢谢你们救了我爸的命,他现在没事了……”6月26日晚,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博州边境管理支队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卡昝河边境
  • 2023年中国(塔城)自驾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刘风静 加木布拉提·马那尔别克报道)6月28日上午,2023年中国(塔城)自驾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援疆共建文旅产业合作发展对话活动在塔城地区额敏县喀拉也
  • 在额敏开启浪漫之旅 一起奔赴诗和远方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刘风静 加木布拉提·马那尔别克报道)星空、烟花、毡房、篝火,炎炎夏日在幽静的山脚下开启一段浪漫、清凉的露营是何体验?6月27日,“畅游山川额敏 海
  • 博乐市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桥梁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春华报道)持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以组织实施24项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抓手保持岗位发布和招聘活动密度……6月28日,记者从博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