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想要存一批白茶,选白毫银针?还是选寿眉?

日期: 来源:小陈茶事收集编辑:小陈茶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是第N次聊到“茶圈鄙视链”的话题了。

鄙视链,是个网络上创造出来的新词。

造词时,明显参考了食物链这个概念,说明现代人都处于无处不在的相互比较、相互鄙视下。

并且,以高人一等,来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

从现实角度来看,有人类,就会有攀比心,从而形成鄙视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可能是品位的鄙视链,可能是金钱的鄙视链,可能是工作的鄙视链,等等等等。

具体到茶圈里,有些人会因为喝某种茶,自认为是更高的一群。

自我肯定,自我证明。

然而,好茶本就稀缺,是金字塔顶端的存在。

真正幸运,有靠谱渠道,且愿意在喝茶这件事上付出这么多金钱的人,又有多少呢?

作为普通茶客,喝茶只是闲暇时的一种消遣罢了。

不是为了谁,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肯定,单纯是因为自己喜欢。

所以,未必人人都要追求最贵的、最好的,关键是符合自己的消费水平,品质过关即可。

而如今,鄙视链又从喝茶,蔓延到了存茶。

存什么茶,存多少茶,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仿佛谁家没有存点茶,没有镇宅之宝,就不是真正爱茶的人。

《2》

江湖上,流传着一种说法。

说,在福鼎白茶中,收藏寿眉饼是最“吃亏”的,因为即使存再多年也不值钱。

要存就存白毫银针或者等级高的白牡丹,升值空间大,更有前景。

于是乎,前两天就有茶友来提问:“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哪种白茶最适合收藏?

当然,老茶客都知道,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存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白茶会如何转化,是好是坏,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了。

将来的事情,太遥远了。

就像一个小孩,人家才刚上小学,你能看出他十年以后能不能上清华北大,二十年后会不会出人头地?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天机不可泄露,顺其自然就好。

无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

三五年,甚至十年以后,也都有机会成为优质的老白茶。

因此,认为寿眉是不值钱的茶,没有储存价值的茶,便是陷入了怪圈,是一种误解。

当然,在新白茶时期,白毫银针的价格最贵。

贵过白牡丹,贵过寿眉。

产量低,营养物质丰富,物以稀为贵,这是商业的本质。

所以,白毫银针的升值空间,的确非常可观。

市面上品质好的白毫银针,少之又少。

特别是比起白牡丹和寿眉,白毫银针的加工难度更大——芽头呈笋壳状结构,彻底烘干需要精湛的技术和充足的时间。

故而,干度达标,甚至含水量能达到3%含水量的白毫银针,凤毛麟角。

作为新手,如果没有良好地辨别能力,或者没有靠谱的买茶渠道,不一定能碰到含水量达标的白毫银针。

万一花了高价买回来的白毫银针,含水量超标。

那么,经年累月以后,非但不能越存越值钱,反而在储存过程中受潮变质。

巧克力味、烟味、霉味等异味,纷纷出现,那就太冤枉了。

此外,没有存茶经验的茶友,买回来的白毫银针即使含水量达标,在漫长的存茶过程中,也很容易因为某些疏忽,让茶叶受潮。

当含水量涨上去后,原本香清甘活的白茶,就付诸东流了。

《3》

品质好的白毫银针,收藏价值固然很高。

可对于新手而言,试错的成本太高了。

一斤几千元的白毫银针,若是不小心存坏了,必定会哭晕在WC里。

相比之下,新手适量存一些寿眉饼,倒是不错的选择。

一来,寿眉的产量丰富。

在白茶的三大品类中,寿眉的产量,最大的。

与白茶有关的两个季节,一个是春茶季,一个是秋茶季,都能看到寿眉活跃的身影。

正常情况下,春茶季采半个多月,秋茶季则横跨了好几个节气。

也正是因为产量大,给了人们一种误会,觉得寿眉烂大街了,是“没档次”的茶。

实际上,产量大的茶,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让外界看到、买到、尝到。

而大部分茶友,入门白茶的第一杯,往往选择寿眉。

二来,产量大,意味着价格亲民。

特别是与极贵的白毫银针相比,寿眉的价格,符合大多数人的喝茶消费观。

在还没有喝懂白茶的情况下,先买一些价格实惠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寿眉,都如大家印象中的平民化。

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年份老的寿眉,照样能成为稀缺产品,供不应求。

最后,寿眉压饼以后,节省储存空间。

我们知道,有很多茶友存茶的地方,就是家里闲置的房间。

最常见的,就是书房了。

因为书房足够安静,平时也没有人经常走动打扰,能保证相对稳定的环境给予白茶良好陈化。

但家庭存茶最关键的,就是要考虑仓储的空间。

如果空间有限,就要以收藏饼茶为主,尤其是像寿眉这般梗粗叶大的白茶。

存散茶,基本上存个几斤,位置就占满了。

而换成存饼茶的话,空间更富裕,也能让我们收集到不同品类,不同风格特点的白茶。

顺便科普一下,在白茶中,寿眉饼陈化出枣香的概率很高。

富含枣香的老寿眉饼,是如今白茶市场上的宠儿。

《4》

老白茶的价值,与诸多方面因素有关。

比如,产区。

产区环境好的白茶,说明先天条件优越,茶叶内质丰富。

那么,这样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的白茶,才具有买回去收藏的必要。

如果产区不好,则先天内质有限。

即使陈化再多年,也比不上原本内质就很丰富的白茶。

况且,靠着单薄的内质,也什么不出什么令人惊艳的香气和滋味。

再比如,工艺。

日光萎凋的白茶,可以让茶青接受温和的阳光,走水顺畅。

与阳光进行物质交换后,会让茶香更加清新、馥郁、高扬,汤水也更加纯净空灵。

这样的白茶,未来转化的效果更好,也更具有陈化的价值。

反之,没有及时薄摊薄晾,或者用萎凋槽厚摊的茶青,内质会受到一定损耗。

将来的转化结果,可想而知,不尽如人意。

除此之外,老白茶的价格还和储存、等级、形态、品类、年份等等因素密不可分。

总之,要综合考虑,不能一言以蔽之。

《5》

对于新手,存寿眉、喝寿眉,是最优的选择。

当然,不管是什么品类,只要品质出众,就有收藏的价值。

起跑线差不多的时候,储存就很关键了。

未来谁能收获优质老白茶,就看够不够细心,有没有做好三层密封,离墙离地,避光干燥。

而既然是自己辛苦存下来的茶,那就是好茶。

无论是白毫银针还是寿眉,都欢欢喜喜地存着。

等到合适的时机,开箱喝茶,如此这般才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阅读

  • 内行人都在吐槽的秋冬季7大煮茶禁忌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寒露已至,露寒霜重,降温明显。近期的天气,颇为阴冷多雨。昨天刚看到闺蜜在发动态吐槽,称她非常讨厌阴雨天。因为
  • 买白茶时,为什么大家喜欢的是白牡丹?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节前的某个周末,抽空去逛了宜家。因为母上大人说,想给家里买个新书架,要简约又时尚的。到了以后发现,来逛宜家的
  • 为了让你喝懂白茶,村姑陈回答了5个冲泡难题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寒露刚过,降温明显。气温大跳水之后,煮茶一跃成为当前的茶圈热门。不久前,有位北方茶友给我们提供这样一段素材
  • 内行人教你撬白茶饼,操作简单,不费力气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假期里,逛到某个直播间。大概是为了应时应景,直播间布置得很喜庆,红彤彤的,氛围也很热闹。当观众数量达到四位数
  • 日照这片叶子,走遍全国!

  • “各位直播间的宝宝们,我身后就是咱们日照绿茶的原产地,叶片厚、耐冲泡、板栗香、滋味浓的日照绿茶,欢迎大家下单品尝。”近日,岚山区巨峰镇薄家口村,记者见到刘祥波时,他正在直播
  • 老白茶到底是绿色的好?还是黑色的?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在互联网上,总能看到一些内容,叫大家有空多看书。很多人虽然听到了,但也会立马划走。因为现如今,有了手机,有了网
  • 秋天到了,白茶还适合盖碗冲泡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过完中秋国庆小长假,明显感到降温了。翻看一番日历,不知不觉间,原来这个周末就是寒露节了。从白露,到秋分,再到寒
  • 普通人在家也能存老白茶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这几天,接待了好几年不见的老朋友。远道而来,回忆往事,忍不住感慨。中秋国庆小长假,月圆人团圆,这样的节日,要跟家
  • 为什么茶掌柜都建议保温杯焖泡老白茶?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一句话:“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大多数情况下,茶具在整个泡茶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想要存一批白茶,选白毫银针?还是选寿眉?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这是第N次聊到“茶圈鄙视链”的话题了。鄙视链,是个网络上创造出来的新词。造词时,明显参考了食物链这个概念,说
  • 黑土之声|聚合力,形成科创“增量器”

  •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怎样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创新“第一动力”,我省引进中国科学院专家深耕黑土地的实绩颇有说服力。以柔性引才机制发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