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江苏如东:“善治”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日期: 来源:数字乡村频道收集编辑:数字乡村频道

自全省农村公共空间治理行动轰轰烈烈开展以来,我县正以千帆竞发之势,抢抓机遇,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农村治理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创新治理方式,积极探索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壮美篇章。

农村公共空间既是农村居民公共生活的场所与领域,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资源与资产,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平台和新引擎。公共空间治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一方改革发展稳定。

借着改革的东风,我县深入贯彻省委提出的“依法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重要精神,因地制宜,以规范农村公共空间管理使用、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建设“强富美高”如东新农村。

如今,行走在江苏如东广袤大地上,一场巨变正在这里悄然发生!

盘活沉睡资源资产 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祝套村通过请第三方公司对全村土地进行全面测绘测量、汇总、分类、核实、清收等步骤,共收回集体土地961.87亩,新增村营收入61.51万元。”新店镇祝套村党总支书记周良告诉记者,改革红利在村里不断释放。

作为全县农村公共空间治理试点村之一,祝套村创新性地开展集体资产资源(集体土地)治理工作, 大胆尝试、大力推进土地资源空间治理项目。

治理的东风正吹遍扶海大地,像祝套村这样的村居还有很多。

2022年,我县通过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治理,快速有效地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海河滩村对排查整理出的资产资源进行盘活及再利用,增加村营收入46万元;茗海社区激发闲置资产增收潜力,对老三园饭店及老村部进行升级改造,每年新增收入102万元;沙庄村利用排查出来的公共资源建设微景观,为群众业余休闲娱乐提供空间载体,有效丰富农村文化活动,探索形成了公共资源利用的新路径;城中街道六总村,摸清家底,底清数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治理,村营收入增加139万元。

 

截至到2022年12月底,全县25个试点村及6个单项课题村累计收回及盘活利用房屋资产17726平方米,收回集体土地4852亩、集体水面2125亩。清理收回的经营性资产资源全部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村经营性收入新增到账1425万元。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发展乡村生产力。这一笔笔的真金白银,正是我县盘活“沉睡”集体资产,激发农村经济“活水”所带来的红利。

聚焦人居环境提升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年初,我参加了村里的村民代表大会,听说了村里要进行公共空间治理,也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村里的环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塘镇沙庄村村民葛加银高兴地说,“路边河边铺了草皮,装上了路灯,有些路口还弄了小景观,浇了鹅卵石路,安装了健身器材,供村民们锻炼身体,深受村民欢迎。”

 

自公共空间治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沙庄村集中力量重点治理5条道路共计10.3 千米,对道路进行美化升级,整合力量种植绿植、铺设草坪、实施路田分界、建设微景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县积极排摸、认真落实,重点治理的道路182条,总长度近300公里;摸排出非法住宅952宗,宅基地面积476亩,已拆除660宗,新增耕地面积328亩,拆除率69.3%;治理农村环境突出“三棚”,主干道、河道破落建筑、违章建筑拆除,拆除700多处,涉及清理面积52353平方米;“啃下了”六总村团结河、甜水村北岸河、虹桥村飞跃河、大豫社区二十四河、洋口村环港中心河、新店镇曹庵村河道非法违建等多个治理难度较大的“硬骨头”。

 

掘港街道周店村结合本村实际,从依法治理非法住宅入手,重点治理本村乱占耕地建房、强占多占等建房行为,排查出53户,签约拆除46户,拆除房屋占地面积共计3500多平方米,新增耕地29.68亩;长沙镇四桥村将港城三期、四期集居点作为公共空间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清除“毁绿种菜”7650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3处、整治乱堆乱放59处,打造出农民集居点“高颜值”;双甸镇高前村以道路治理为重点,在开展路田、路宅分家的基础上,将路肩整体建设标准提升至1.3米,对7条12.3公里主干道路路肩兼种进行治理;苴镇街道近海村重点治理全村约4公里主要道路以及农户门前出行道路,累计为农户门前道路安装绿化小护栏6000多米,种植草坪10000多平方米,实现全域内路宅、路田分家。

让“有限空间”释放出“无限可能”,以“小切口”统筹做好“大文章”。眼下,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正徐徐铺开!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巩固提升治理成果

加快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巩固提升治理成果,才能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大豫镇党委书记陈永强告诉记者,大豫镇强民村采取“村企共管”,注重“建管并重”,制定了符合本村特点的管护模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当前,全县各试点村和单项课题实施村探索创新管护模式,力求建立多元化的管护机制。曹埠镇上漫社区引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智慧管护平台”,对全村公共基础设施实施数字化精准管护;洋口镇南渔村通过无人机、电动巡逻车加强日常管护;袁庄镇孙庄村、栟茶镇茗海社区等与村民签订保洁协议,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对河道、道路、公厕、养老、卫生、社区服务等设施进行日常保洁,同时提高村民收入;苴镇街道何丫村等实行“积分制”对老百姓门前屋后管护情况进行激励约束,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管护的意识和热情。

汇聚群众“共”的力量,取得“治”的效果,才能实现治理方式的变革。我县各试点村在摸清公共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管护模式,建立各具特色的管护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治理成果。

 

势起风至,战鼓紧擂。全县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正当时,先后形成典型案例90篇,新闻报道《江苏如东:以公共空间治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被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家、省级媒体相继刊发,总结推广如东有益经验。

接下来,我县将铆足劲拉满弓,以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因地施策、创新举措、高效实施,建立持续常态的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机制,向存量要空间,向土地要效益。县委副书记许金标表示,我县以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激发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紧紧围绕农村“三资”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推进农村公共资源和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治理的溢出效应、推进的融合效应、基层党组织的执行效应越来越明显,老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强。“今年,我县将继续扩大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辐射范围,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拓宽强村富民路径,全面推动如东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眼下,如东这扇通往乡村振兴之路的“幸福大门”正缓缓开启,一首乡村振兴新的华彩乐章正在谱写!

记者:袁嘉翊

相关阅读

  • “最美”解读:绍兴柯桥平王线

  • 6月20日,在河北邢台举办的2023年“我家门口那条路”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名单,绍兴市柯桥区平王线成为我省唯一一条独立获奖的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三字决”

  • 有限空间出口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或含氧量低,是隐形的杀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如何保障?“三字诀”要牢记!↓↓↓全国安全生产月 @应急管理部
  • 3亿元贷款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农发行潍坊市坊子区支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全面起势开门红”活动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年初成功投放基础设施贷款3亿元,用于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江苏如东:“善治”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 自全省农村公共空间治理行动轰轰烈烈开展以来,我县正以千帆竞发之势,抢抓机遇,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农村治理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创新治理方式,积极探索构建
  • 优化调整!平度这类车辆通行管理有变化

  • 关于进一步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的通告为了进一步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更好保障物流畅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公安部《关于进一步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的通知》等有
  • 法治进校园 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孔苗苗 林茂)暑假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治和安全教育,近日,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孙迎秀、李娜走进济宁市洸河路小学,以《学法知法,远离侵害》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