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打工人 警惕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日期: 来源:沈阳卫生健康收集编辑:沈阳卫生健康

2024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2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旨在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促进职业健康事业的发展。

一、什么是手臂振动病?

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是我国的法定职业病。相比于尘肺、噪声聋等常见职业病,手臂振动病常常被劳动者们忽视。

二、手臂振动病具体症状有哪些?

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早期表现多为手部症状,其中以手麻、手痛、手胀、手僵最为多见。手麻手痛往往影响到上肢,特别在夜晚症状更明显。寒冷可促使手麻、手痛加重。适当活动或局部加温后,疼痛可暂时缓解。

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又称职业性雷诺现象。患者一般是在受冷后,手指由灰白变苍白,由指尖向近端发展,界限分明,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再逐渐由苍白变成潮红,最后恢复至正常。

(雷诺现象)

三、常见的手传振动作业分类

手臂振动病,主要是由使用振动性工具引起。比如:

操作锤打工具,如操作凿岩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捣固机和佛钉机等;

手持转动工具,如操作电钻、风钻、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和钻孔机等;

使用固定轮转工具,如使用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和电锯等。

四、如何预防手臂振动病?

目前,手臂振动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根据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防治手传振动病的关键。

1.消除或减少振动源。从工艺和技术上消除或减少振动源,是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措施。

2.加强个体防护。劳动者要穿戴防振手套、防振鞋等个人防护用品,降低振动危害程度。寒冷是振动危害的重要条件,作业环境应注意防寒、保温。

3.加强作业管理。加强作业管理,缩短、限制接触时间,是防止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应限制1个工作日内连续和间断接触时间,限制1周内振动作业的天数。合理安排工间休息,避免疲劳操作,劳逸结合,有计划地组织振动作业和非振动作业交替进行。每作业2〜3小时应活动一下全身。

4.定期职业健康检查。接振作业人员应进行上岗前、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上岗前检查的目的是排查多发性周围神经性病变、雷诺病,离岗时检查的目的是确认是否罹患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每2年进行一次,检查作业人员是否罹患多发性周围神经性病变或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作者:王欣

来源: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白冰 孙凯峰

校对:邱伟 陈泽明

初审:谷渊

审核:徐江


相关阅读

  • 中疾控:不能用一般健康体检替代职业健康检查

  •   中新经纬4月25日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所长孙新25日表示,不能用一般的健康体检来替代职业健康检查。  25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就“推进卫生健康
  •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中断!

  • 据共同社24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当天发布消息称,正在进行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因停电中断。另据日本广播协会当天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内正在进行挖掘操作的作业人员受伤
  • 晶报说|职业教育:颠覆成见,刷新想象

  • 今天,晶报必须将所有的版面献给他们——深圳职业教育领域的“英雄”。他们,也是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英雄,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如果说,深圳是一座颠覆成见、不断考验与刷新一个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扬眼纪实 | 汤琪云:书写NET诊治的“中国方案”

  • 词解医学上,NET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缩写。作为医学名词,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年龄”不大,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机构才将其正式注册登记。作为人类生命的杀手,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早
  • 商务部4月25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 商务部于2024年4月25日(星期四)15时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出席,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何亚东各位记者朋友:大
  • 涌金楼丨以旧换新,旧货去哪了

  • 潮新闻 记者 朱承 胡静漪 许峰自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来,以旧换新的序幕已在各地拉开。连日来,浙江、广东、湖南、山东等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