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百岁黄埔老兵彭国军:希望黄埔精神代代传,促进祖国早日统一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摄影记者 刘中灿

通讯员 张炜 韩凌

“我希望,黄埔精神要代代相传,黄埔亲属要承先启后,为祖国早日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毕生贡献。”6月20日,湖北省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座谈会在武汉召开,现年101岁的黄埔军校18期学生彭国军在座谈会上说。

彭国军唱黄埔校歌

从私塾到炮兵学校,爱国青年参军抗日

“我的一生,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目睹了新中国不断发展强大的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国民经济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彭国军回忆起自己的过去,感慨时代发展和个人命运紧密关联。

彭国军生于1923年正月,15岁以前生活在湖北葛店,在私塾读四书五经,学习孔孟之道。15岁那年,他的哥哥随军向西南大后方撤退时,途经葛店老家,趁着在家里留宿的一晚,告诉他国难当头,有抱负的年轻人要做好参军报国的准备。

同年,彭国军考入一所炮兵学校,随军从湖北经湖南至广西再到贵州,整整走了3个月,驻扎都匀。令他没想到的是,1940年,他竟在贵州安顺找到了哥哥。兄弟相见,欣喜若狂,哥哥送给他一块英国怀表和一把德国军刀。而且,已经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哥哥,鼓励彭国军也报考黄埔军校。

1941年春季,黄埔军校招生,彭国军考入黄埔军校18期(昆明)五分校,也成为一名黄埔同学。抗战胜利以后,彭国军离开部队,继续学业,立志科技救国。新中国成立后,彭国军考入云南大学机械系,毕业后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直至退休。

彭国军近照

黄埔精神要代代相传,为祖国早日统一作贡献

“作为黄埔老同学代表,心怀满腔热诚、激动!”彭国军面对黄埔同学和黄埔同学后人,激动地说,“我们还要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宣讲黄埔故事,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黄埔精神要代代相传,黄埔亲属要承先启后,为祖国早日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毕生贡献。”

2023年,旅居法国的彭国军迎来100岁生日,女儿彭昭红问他想要什么礼物,他说想念湖北的黄埔同学,还想去一趟云南,看看自己挥洒青春与热血的学校。

彭昭红陪父亲来到武汉,见了在鄂黄埔同学,还在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的联系下,重返云南的黄埔军校五分校旧址。看到成群结队参观的青少年,彭国军无限感慨,当参观学生们知道彭国军就是那里的毕业生后,哗啦一下向他聚拢过去,让他当导游,给大家回忆当时的军校生活。

“作为黄埔后代,我们肩负着传承黄埔精神的责任,无论身在哪里,都要竭尽全力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彭昭红说,自己能够体会父亲心灵深处的愿望,期待黄埔后人不忘黄埔精神,更期待看到祖国统一,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相关阅读

  • 黄埔军校百年纪念书画图片展在武汉举行

  •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摄影记者 刘中灿通讯员 张炜 韩凌百年砥砺传薪火,十秩春秋续华章。6月20日,黄埔军校百年纪念书画图片展在湖北武汉举行,150余幅反映黄埔历史、爱国精神、两岸
  •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王云、刘文宇(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新征
  • 北京邮电大学举办第十四期“国脉大讲堂”

  • 6月19日,北京邮电大学第十四期“国脉大讲堂”主题讲座在西土城路校区长年报告厅举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喜双受邀以“声音中的党史——毛泽东诗词赏析朗诵”为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你点单我服务,“法助硚企”进楼宇

  • 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通讯员 詹鸥为有效预防和降低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硚口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硚口分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