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一份创新发展背后的“绿色答卷”

日期: 来源:新华社收集编辑:新华社

  新近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显示,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持续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西安市的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阎良生产基地,生产车间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声。以新能源隧道施工设备、新能源电机车组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装备成为这家企业的亮点产品。在工程机械电动化与节能环保发展要求的驱动下,这些新能源装备迎来需求旺季。

  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伟说,现在订单比较多,生产任务比较紧,所以很多工作人员在春节假期都是加班加点,收假第一天就全员返岗,也是满负荷生产。国内首批纯电动高原新能源的隧道装备就是在这个车间下线的。

  在闪烁的焊花和隆隆电机声里,这家制造业企业将迎来忙碌的一年。组装车间外,待交付的新能源装备整齐排列,它们伴随铁路、地铁施工新形势、新要求应运而生,体现着长安重工的研发生产能力。

  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卢盼说,“2023年是我们高原隧道新能源施工装备集中交付的一个年份。开年以来,我们已经有20余台装备发运到高原隧道客户手里。这个产品我们从2020年研制成功以来,已经累计发运了90余台(套)到施工现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宁东基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创新20条”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汇聚区内外科技创新力量,在煤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成功攻克了一批技术瓶颈,以高水平科技成果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宁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工程师马俊华说,“对我们企业来说,我们所选的新材料行业是政府重点扶持的投资行业。对于行业来说,现在也是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整个行业发展的信心还是非常足的。”

  位于宁东基地的宁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新材料、纳米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及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约122亿元,一期针状焦、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均已建成试生产,二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在一系列政策扶持激励下,公司正迅速成长为宁东基地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目前,宁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已承担国家、自治区和宁东基地科研项目5项,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相关基金项目3项,获得专项资金支持超过1000万元,已拥有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同样注重科技赋能企业发展的还有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在走访现场,记者看到一处甲醇装置精馏系统正在生产着醇基液体燃料。经过精馏等无害化处理,这里生产的燃料产品会被外售到重庆市的多家企业,作为工业生产的燃料使用,实现危险废物“变废为宝”。

  “以前我们甲醇生产产生了杂醇油,需要外送第三方进行处置,并且有一定的加工费。2020年我们进行了回收,目前我们自己进行回收处置。2022年产生并回收杂醇油17000吨左右,产生的创效收入大约3000万左右。”中国石化川维化工公司甲醇运行部经理助理董礼说。

  作为国内重要的天然气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企业,川维化工生产的包括PVA(聚乙烯醇)等在内的产品,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前列。这些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也给企业带来了不低的处理成本。用以生产醇基液体燃料的杂醇油,是这家企业日常生产中产生最多的危险废物。如何能把“掏钱处置”变为“外销赚钱”,川维化工也由此开始向绿色、无废的方向转型升级。川维化工2022年产生的危险废物同比下降5.96%,综合利用率98%以上。

  中国石化川维化工公司安全环保部副经理王峰说:“川维化工危废的产生量是逐年降低,这样我们的危废处置的费用、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下降,而且环保风险也进一步降低。同时这也提高了我们产品的绿色竞争力,特别是我们的PVA等产品,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2023年,“无废工厂”的绿色转型又有了新的方向,通过对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开展精细化管理、技术微改造,加强危废从源头上的资源化和减量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新时代的十年,中国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推动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也推动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升,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发展的新动能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赵辰昕表示,下一步,将会加大政策引导和推动力度,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推动绿色产业持续健康更好地发展。

  记者:李爱斌、刘海、吕泽、吴鸿波、赵英博

相关阅读

  • 书写“科创宝山,转型月浦”的新篇章!

  • 2月20日上午,区委书记陈杰赴月浦镇调研,先后走访月浦镇三村联动示范片区和上海西普瀚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月浦在产业结构升级、城乡空间提级、治理效能晋级等方面的工
  • 常宁:精准送工入企 助力企业招工用工

  • 为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做好企业用工服务,近日,胜桥镇将有意向在湘南纺织产业基地企业就业的群众集中送入园区企业,把企业的用工需求与群众的就业意愿进行精准对接,缓解企业“用
  • “典”亮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刘岩为深入贯彻落实2月14日省法院工作会议精神,把“持续优化营商法治环境”重要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更好服务企业发展,2月16日下午,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幸福人民法庭深
  • 春种一粒粟:企业如何修炼好云原生内功?

  •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里蕴藏了一种人与天地之间共处的智慧,那就是想要收获粮食,一定要提前播种。农耕如此,百业如此,数字化创新也是一样。数字化技术
  • 最新评级结果公布!事关青岛小区物业服务

  • 最新消息!全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级结果公布,你家物业排在哪儿?为提高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根据《山东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青岛市
  • 政策持续加力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护航

  • 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商务部明确引导各地在牌照、充电、通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一份创新发展背后的“绿色答卷”

  •   新近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显示,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持续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  日前,记者走
  • 开年首月我国吸收外资超千亿元 同比增长14.5%

  •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谢希瑶)商务部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折合1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  从行业看,2023年1
  • ​本日典型电诈案例通报

  • 近日,南苑街道吴女士报案称:接到一个租房子的电话,加微信后对方让其帮忙在一个炒股平台截图,吴女士看到对方赚了不少便请求对方带领其一块赚钱。对方让其下载“方圆间”APP聊天
  • 农发行广汉市支行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 为进一步推进银行金融知识普及,着力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质和安全意识,农发行广汉市支行积极响应上级行及人行要求,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彰显政策性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