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召开,《中国肺癌早筛早诊行业蓝皮书》为肺癌防治赋能

日期: 来源:推医汇收集编辑:推医汇

2023年4月7日至9日,彰显中国肿瘤标志物及相关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交流盛会——2022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此次盛会通过40余场主题论坛及专题活动,充分展示出新型肿瘤标志物及其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前沿技术、临床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进一步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多学科整合及全方位合作。

大会期间,CIC灼识咨询(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发布了《中国肺癌早筛早诊行业蓝皮书》。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奋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娄加陶教授、CIC灼识咨询创始合伙人侯绪超、珠海圣美生物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剑峰等专家学者、企业领导、行业嘉宾出席了发布会,并围绕肺癌早筛早诊技术与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对于解决肺癌早筛早诊面临的问题,《中国肺癌早筛早诊行业蓝皮书》分析指出,液体活检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以CAC (循环染色体异常细胞) 检测技术为例,CAC是液体活检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检测标志物,CAC检测在临床上可以用于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此外还覆盖确诊患者的预后判断、早期患者术后的复发转移监测等多种场景。

防治肺癌刻不容缓,早筛早诊仍存挑战

《中国肺癌早筛早诊行业蓝皮书》指出,肺癌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是中国发病人数、死亡人数最高的恶性肿瘤。2021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97.8万人,占全球肺癌新发病例的43.1%,并呈现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年,比例将达到44.5%。防治肺癌已刻不容缓。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奋勇教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奋勇教授表示:“中国肺癌患者早诊率低,有超过60%的患者在临床检出时已经是晚期。而III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36%,IV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至6%,远低于早期肺癌患者。早筛早诊可以帮助定位能从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提前获知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此来降低癌症死亡率。”

CIC灼识咨询创始合伙人侯绪超表示:“肺癌由I期进展到IV期,其治疗方案总费用逐步递增,医保负担逐渐提升,因此,早筛早诊是减轻疾病负担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会缓解医保基金在肿瘤领域的支付压力,提高医保资源利用效率。”

LDCT(低剂量螺旋CT)和肺结节评估管理是肺癌早筛早诊的两大重要环节,而在这之中仍存在着不少挑战。《中国肺癌早筛早诊行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肺癌高危人群基数庞大,其中约35%的人群参与了LDCT筛查,距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癌症防治行动》所提及的55%的目标参与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LDCT检出肺结节数量较高,但其中真正为肺癌的比例很低,假阳性成为了筛查效率的掣肘。在肺结节评估管理方面,现有的肺结节良恶性评估方法主要为影像检查和活检检查,其中PET-CT检查较为精确,但是目前中国保有量仍较低;而活检检查为有创检查,仍有一定风险,依从性也不高。中国肺癌防治需要一种新的、既准确又安全的肺结节良恶性评估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娄加陶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娄加陶教授表示:“LDCT肺结节影片的判读、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需要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诊断的支撑,但我国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还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肺结节识别CT读片及临床评估需求。这也是肺结节评估面临的一项挑战。”

创新技术与现有手段相结合,共觅早筛早诊良策

对于解决肺癌早筛早诊面临的问题,《中国肺癌早筛早诊行业蓝皮书》分析指出,液体活检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国际上首个系统阐述肿瘤液体活检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指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液体活检》发布,液体活检对肺癌早诊的意义与重要性再次得到了肯定。《中国肺癌早筛早诊行业蓝皮书》以CAC (循环染色体异常细胞) 检测技术为例指出,CAC是液体活检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检测标志物,CAC检测在临床上可以用于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此外还覆盖确诊患者的预后判断、早期患者术后的复发转移监测等多种场景。

人工智能则可用于肺结节识别和肺结节良恶性评估两个环节,可有效提高筛查和诊断的效率并解放医疗资源。例如,人工智能影像识别可以提高肺结节检出效率,用以辅助影像科、放射科医生阅片并给出辅助阅片结论;呼吸内科医生将借助人工智能影像肺结节识别的结论进行初步判断,同时继续在良恶性评估阶段应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参考,融合肺癌病灶影像特点,得出更为精确的肺癌诊断结论,避免误诊。

孙奋勇教授强调:“液体活检技术具有克服肿瘤异质性、可多次取样、动态实时检测、微创或无创、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特点。人工智能等高技术检测手段为医生提供了各种证据,是临床医生的强力助手。这些前沿技术与LDCT筛查相结合,有望成为实现肺癌早诊早筛的突破口,使更多患者受益。”

(圣美生物总经理石剑峰)


珠海圣美生物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是掌握全球先进肿瘤液体活检技术的精准医疗创新型企业,并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全球领先的全方位液体活检指导方案。总经理石剑峰分享了圣美生物肺癌早筛早诊智能化整体方案:“圣美生物创造性地将高通量自动化图像扫描、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应用于肿瘤液体活检领域,旨在通过‘液体活检自动化设备+云端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形成临床应用闭环,通过‘癌症早筛早诊智能整体解决方案’为全球医生、患者提供肿瘤液体活检的多维度临床检测数据和医学诊断服务,造福广大肿瘤患者,回馈社会。”

目前,圣美生物拥有LiquidBiopsy稀有细胞富集分离以及CAC TEST肺结节良恶性辅助诊断两大核心技术。LiquidBiopsy可直接对接下游各项分子检测的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分离平台,CAC TEST技术则是采用循环染色体异常细胞(CAC)进行肺癌早诊的领先技术。


相关阅读

  • 关于新冠病毒来源,中疾控最新回应

  • 距离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被发现以来,已经过去了3年的时间。4月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和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新冠溯源
  • 孙家栋院士,94岁生日快乐!

  • 4月8日,是孙家栋院士的生日今天,他94岁了39年前的今天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员一声令下长征三号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
  • 中国女垒获得世界杯资格

  • 北京时间4月8日,在韩国仁川举行的2023女垒亚洲杯小组循环赛最后一轮比赛中,中国女垒11-1击败中国台北队晋级决赛,同时获得世界杯参赛权。8日,中国队将和日本队争夺冠军。
  • 连续第四年启动肿瘤防治周公益行动助力肿瘤防治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2020年近1000万例(或近六分之一)死亡由癌症导致。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超过500万。为迎接第
  • 桂林:中科院桂林植物园百种杜鹃花争相绽放!

  • 2023年4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杜鹃花园里的100多个品种的杜鹃花争相绽放,姹紫嫣红、分外妖娆。(摄影:周太久、周斌、朱江、周建林、郑伯永、陶望锡、冯桂华、何国庆、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蔡学飞:春糖或是酒企迈入“百亿阵营”好窗口

  •   中新经纬4月8日电 题:春糖或是酒企迈入“百亿阵营”好窗口  作者 蔡学飞 酒类分析师  近期,多家白酒企业发布年报,结合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和市场预测,2023年争夺白酒“1
  • 中财大与广发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4月3日,中央财经大学与广发银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广发大厦举行。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何秀超、党委副书记梁勇,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海涛,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