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梦圆莫高窟

日期: 来源:新甘肃收集编辑:新甘肃

□ 王骁勇

魂牵梦绕

敦煌石窟群、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庆阳南北石窟寺等,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漫漫丝路之上,光彩夺目,为陇原大地留下了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敦煌莫高窟以数量最多,跨越历史最长,内容量最为丰富,保存相对最为完整而闻名于世。壁画、雕塑美轮美奂,实在是艺术家梦寐以求的艺术圣地。

之前,我曾两次去过敦煌,但都是走马灯式的旅游观光。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大量的北凉至宋元的重彩壁画,对于学习、创作现代重彩绘画的我,无疑是学习传统重彩技法、领会西部文化艺术精神、滋养艺术创作的最佳殿堂。敦煌成为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好梦成真

2012年初,甘肃画院启动了“朝圣·敦煌——甘肃画院美术创作工程”。幸运的是受画院之邀,我也参加了这次20余天的敦煌朝圣之旅。20天能与敦煌莫高窟深度亲密接触,听起来就让人激动。

5月11日早晨随队到达了莫高窟,此时的敦煌刚经历了一场久违的细雨滋润,空气格外清新。我们就住在莫高窟前的莫高山庄,开始了20余天的考察学习。能与莫高窟朝夕相处,实在让人倍感欣慰与激动。

整个考察的安排周密而细致,上午先是在九层楼广场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后缅怀常书鸿、段文杰等已故敦煌守护者。下午听取敦煌研究院美研所副所长马强关于榆林窟第29窟的整体临摹过程及矿物颜料的使用和敦煌壁画的临摹技法讲座。这正是研习重彩绘画的我所需要的。能听到马所长讲述多年研究壁画的感悟所得及详细的技法讲解,真让人感动,受益匪浅,对之后莫高窟壁画的学习研究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引导作用。

第一次参观洞窟用了两天时间。按照时代划分先后观摩了25个洞窟,多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研究院的讲解员陈瑾女士为我们全程讲解,很是辛苦,因为这是一群特殊的参观者,对于我们的问题陈女士都作了详细的解答。这两天的观摩与之前的参观是完全不同的,尽管对莫高窟壁画的精美与丰富早已有一个认知,但这次系统、深入、细致地观摩不由使人惊叹莫高窟的宏伟与博大。漫步在一个个洞窟,犹如穿行在中国古代美术史的时光隧道里,古代画工巧妙地将现实感觉和联想合起来,用线条、形象、色彩构成了一个个立体的视觉空间,展现出梦幻的境界。讲解员陈瑾女士引导我们观看一些比较小的精美壁画,因为洞窟内壁画的内容很多很复杂,不熟悉很容易错过。

254窟是北魏时期,属莫高窟早期石窟,距今约1500余年。这个时期的实体绘画是难得一见的。让人惊奇的是窟内南壁的两幅壁画,一幅是萨埵那太子本生,另一幅是降魔变。画幅都不大(约1.5平方米),但描绘内容十分复杂,人物造型简约、浪漫而生动,故事情节关系与构图处理十分精巧,主次分明,飞动的曲线富有节奏韵律,让画面充满生机。而绘制手法精致细腻与自由奔放相结合,意象表达特征十分突出。不禁让人惊叹,1500年前的古人有如此高的艺术表现手段。在敦煌陈列馆里用多媒体不断播放着研究院专门为萨埵那太子本生制作的一段视频,详细解读故事与画面构成关系、表现手法等,加深人们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第一次观摩结束后,大家开始临摹写生,在敦煌研究院图书馆查阅资料,参观陈列馆等。画院专门为每人配发了一套敦煌壁画画册,考虑安排得十分周到。我没有画写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图书资料方面,力求对历代莫高窟壁画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说实话,前两天的洞窟观摩让人目不暇接,也应该有一个整理消化的过程。从图书馆资料画册中看到许多以前未见的壁画照片,内容繁多,有很多表现各时代的市井生活的画幅及壁画的局部细节照片,很生动,表现手法现在看来也很新颖。

5月19日开始第二次洞窟观摩。第一天主要观摩唐、五代、西夏洞窟,第二天则根据大家近几日的研习,遴选了部分更加感兴趣的洞窟再次观摩学习。这次观摩前我用画册提前作了预习,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提前研究,并注明所在位置,洞窟观摩时目的性很强,重点感受原作的神韵。唐代的政治经济空前繁荣,壁画也呈现出恢宏博大的气象,人物造型色彩雍容华贵。绘制色彩多用昂贵的天然矿物色,且种类繁多。很明显唐代颜料的制作水平高于以前朝代,而色彩的应用绘制技术也比较复杂,薄厚相间,色调丰富,层次分明细致,展现出一片灿烂的色彩世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重彩绘画形式在宋元明清逐步衰退,中国绘画步入到黑白的水墨世界之中。

意象造型的思考

任何绘画都离不开造型思想与造型表达方式。纵观敦煌壁画从开窟的北凉一直到宋元,都具有意象造型的表达方式。无论是佛陀、菩萨、飞天、世俗的供养人或是自然风景、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历代画工都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意愿,用生动简约的造型加以表达。这种意象的表达使画作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感染力,与我们当下的写实素描造型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不禁感叹,近现代一味追求西方写实主义,尤其是俄罗斯造型教学体系,忽视了对我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研究与教学传承。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本无高低之分,只是我国古代人文思想更擅长于意象的表达,意象造型体现了我国绘画独有的艺术魅力。敦煌壁画优秀的造型表达方式没有在我们的美术教育及美术创作中被很好地借鉴,与对敦煌美术学的深入研究有关,敦煌学的研究在考古保护、文献整理较为成熟,而对于壁画从美术学的角度系统研究则显不足。

游荡在莫高窟壁画艺术的海洋,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朝圣之旅渐且告一段落,艺术创作之路再上旅程。

相关阅读

  • 甘肃敦煌数万人争睹绚烂烟花秀

  • 2月24日晚,敦煌市举办“喜迎元宵·焰舞敦煌”大型元宵节烟花秀。数万名敦煌市民和游客纷纷前往党河风情线观看,绚丽多彩、如梦似幻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为节日的敦煌增添了喜庆
  • 乐动敦煌度佳节 上元雅集共团圆

  • 2月24日元宵节当晚,敦煌市乐动敦煌-文旅产业综合体举办了欢度元宵佳节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参与体验。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市民游客们观看了《乐动敦煌》演出,一同身临其境地体验了
  • 【暖风来】等花开了,瓜熟了,请你再来瓜州

  • 2月1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雪让瓜州县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的焦点。一个常居人口不到5万的小城,在风雪之夜接纳了2.5万多位原本只是路过的“客人”,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包容和力
  • 敦煌市沙州镇南街社区:创城有我 文明同行

  • 为进一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改善区域环境卫生,连日来,敦煌市沙州镇南街社区持续开展“创城有我 文明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助推创城工作走深走实。敦煌市沙州镇南街
  • 敦煌:食安检查不停歇 守护群众“宵”费安全

  • 元宵佳节临近,为做好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好广大市民群众的食品安全,2月21日下午,敦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深入部分餐饮单位、食品经销门店、商场超市等场所,重点
  • 甘肃演艺集团敦煌艺术团文艺演出走进康乐县

  • 2月21日,由甘肃演艺集团敦煌艺术团带来的2024年康乐县“欢度中国年、嬉闹元宵节”文艺汇演在康乐县胭脂湖百姓大舞台精彩上演。县委书记杨志军,县委副书记、县长马文吉,县人大
  • 敦煌机场新增一航班

  • 欣赏大漠风光,体验丝路风情,今年春节假期来敦旅游人数翻番式增长。为应对假日旅游高峰,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2月27日起,敦煌莫高国际机场每日将新增一班兰州至敦煌往返航班。新
  • 2023年酒泉市文旅工作亮点纷呈

  • 文旅繁花怒放 书写发展续章——2023年酒泉市文旅工作亮点纷呈“小心甘”“小熊猫”来了,“沙漠堵骆驼”上热搜了,“万人星空演唱会”刷屏了……2023年酒泉文旅“一路狂飙”,书
  • 雪后敦煌:大漠山川银装素裹,景色如画

  • 受冷空气影响,2月20日凌晨,敦煌市再次出现降雪天气。大漠山川银装素裹、美景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及莫高窟观赏打卡。 被白雪覆盖着的大漠山川一袭银装,显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梦圆莫高窟

  • □ 王骁勇魂牵梦绕敦煌石窟群、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庆阳南北石窟寺等,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漫漫丝路之上,光彩夺目,为陇原大地留下了宝贵的文
  • 黄州汉川门社区新上两台“吹雪机”

  • 2月24日,黄州区赤壁街道汉川门社区首次启用2台人工背负式“吹雪机”,在清理辖区路面积雪行动中大显身手。位于魏街的教育小区宿舍,从楼梯口到大门口有段20米长的路,积雪厚达几厘
  • 巴西成俄最大柴油出口目的地

  •   近日,据欧洲市场人士测算,2023年,巴西已成为俄罗斯柴油最大出口目的地,同时也成为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据测算,2022年,巴西从俄罗斯进口了10.1万吨柴油,进
  • 第三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引资35.26亿元

  •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 李 敏)2月23日,商洛市第三届乡党回乡发展大会举行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大会共签约项目合同18个,总引资额35.26亿元。  签约现场,商州区城投公司与成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