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定向发力 激发组织活力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保障,近年来,肃州区坚持以“一切工作党建引领,一切困难党建破题”,在建强基层组织、充实工作力量、释放引领效应、提升治理效能上四向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锻造组织振兴强力引擎

把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首要前提。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全面抓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员教育管理,集中排查整顿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聚焦“头雁”领飞能力提升,分层级、分时段组织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培训、观摩学习等活动50余场次,在村党组织书记中全覆盖开展“美丽乡村我代言”“村书记话发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等活动,通过“互学互评互比”提升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能力水平;结合农房改造等项目实施,累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对42个村级阵地进行了新改扩建,在东洞旧沟村、上坝镇下坝村等新建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夯实基层组织服务基础。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700万元,投放基层壮大集体经济,12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3个,基层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显著提升。

充实一线工作力量 凝聚组织振兴强大合力

坚持人员力量向一线汇集,向基层倾斜。大力实施“三百”行动,区属单位全覆盖包抓122个行政村,选派146名科技特派员下镇村、进园区、驻基地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发动134家重点企业联村帮带发展;常态化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制度,向14个乡镇65个乡村振兴任务重、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等村选派第一书记45名和工作队员27名,指导各村谋划项目60余个,联系争取各类资金210余万元;强化人才支撑保障,深化“乡贤村贤回请、退役军人动员集结、农村大学生回报家乡、创业致富能人进村带富”等四项农村人才“回流”行动,挖掘培育本土“田秀才”“土专家”400余名,依托总寨、泉湖等7个农村人才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农民220人,开展农民种养殖等技术培训达到6000人次。

释放先锋引领效应 激发组织振兴内生动力

聚焦先锋培育,不断提高组织凝聚力。聚焦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疫情防控、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一线中成立临时党支部32个,组建党员先锋队217支,设立1560个党员先锋岗,围绕农村“三链”建设,建立产业型党组织72个,创建先锋基地55个,培育产业党员8200名;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破题”行动,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围绕党组织建设、党建品牌培树、产业培育、集体经济增收、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带头认领破题任务179个,通过书记带头攻坚抓落实,推动17个省级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和110个“光伏强村”项目实施,促进全区81个示范点5444户农房改造提升工作有序推进,以点破面打开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坚持以党建品牌培树锻标杆、聚人心、强带动,按照“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党建品牌创建思路,打造三墩先锋领航“辣椒红”、西洞“红色驿站”等农村党建品牌27个,通过品牌创建引领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构筑组织振兴安全屏障

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政治、自治、德治、法治”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网格+单元”的乡村治理模式,构建“乡—村—组—邻(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小板凳”议事等平台,常态化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创评、志愿服务、法律宣讲活动,积极推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发挥作用,推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健全完善“一肩挑”后村级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乡镇全部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搭建完成,先后梳理权力事项51项,公开涉农项目实施、惠农资金发放等1971件,有效规范村干部履职用权。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网格员、调委会、乡贤调解团、基层协商议事会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助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农村“善治”目标实现。

(来源:肃州党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