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89公里飞行互不干扰,揭秘双机场运行“最强大脑”

距离武汉天河机场仅89公里开外,鄂州花湖机场即将投用,湖北也将“飞”入双枢纽时代。在有限的空域内,如何确保双机场起降运行互不干扰?民航湖北空管分局已备战多时。让我们走进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最强大脑”——武汉终端管制中心,揭秘如何备战双枢纽机场管制运行。

在我国,民用航空的管制空域分为塔台管制区、进近管制区和区域管制区。其中,作为塔台管制与区域管制之间的过渡,进近管制极为重要。

对天河机场而言,进近管制区指机场上空至6000米(含)之间的垂直空域内。客机进离场阶段的爬升或下降,都在这里完成。

民航湖北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进近管制室主任谢圣平解释:“进近管制的主要职责,是引导飞机‘排队’。把出港的飞机引导到主干航路,把进港的飞机排好队对准跑道。对乘客而言,大概是起飞后十几分钟以及落地前十几分钟的过程。”

他说,这就像汽车开上高速公路之前,需要先进入匝道,再被逐渐引导到高速公路上一样。而负责这一区域交通指挥的,就是武汉终端管制中心。

2021年5月投用的武汉终端管制中心,目前管辖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可为天河机场,荆州沙市机场、岳阳三荷机场以及即将开航的鄂州花湖机场等机场起降的航班提供进近管制服务。

谢圣平透露,武汉终端是一个“大进近”,鄂州花湖机场还有一个“小进近”,飞机降至2400米(含)以下高度,武汉终端会将飞机移交给鄂州花湖机场的“小进近”指挥。

鄂州花湖机场定位为客运支线机场和货运枢纽机场,机场开航后,白天将主要满足客运需求,夜间将主打货运航空,集中在夜间11时至次日凌晨4时。

谢圣平认为,空域就那么大,飞机更多了,空域资源日趋复杂多变,无疑增加了技术难度。统一交给终端调配,可以避免航班相互之间的冲突,更好地提升空域容量、利用率及飞行效率。

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几名管制员一刻也不松懈,紧盯着显示器,沉着、严肃、干练用中英文发出不同指令,指挥飞机调整高度、航向、速度。他们的面前,放置着大小不一的各种屏幕,显示着航路图、气象雷达等信息。

他们扮演着“交通警察”一样的角色。旅客乘坐飞机时一路上都看不到他们,飞行员也只是通过无线电接受指令。而另一边,不同席位的管制员,正在全程紧盯每架航班,可以说,乘客从没离开过管制员的视线,始终有一双双眼睛在接力守望。

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相距仅89公里,两地航班会不会互相影响?

一份来自民航湖北空管分局筹备历程的清单中,可以看到,从2020年6月5日起,湖北空管分局就开始了对鄂州花湖机场第一批学员的培训。谢圣平说,筹备工作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两地机场一直保持深度接触。

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运行模式并不一样。天河机场以客运为主,运行特点是白天飞行量大,晚上飞行量小,而花湖机场恰恰相反,它以货运为主,白天飞行量少,晚上飞行量大,两个机场基本是错峰运行的。

进近管制室带班主任黄宇锋介绍,目前有两种手段来对两地航班进行调配,一种是根据两地机场的高度差,花湖机场设置为低高度,天河机场设置为高高度,通过搭建“空中立交桥”,保障两个机场安全运行无冲突。另一种是水平上的规划,通过规划两座机场进离场的航线,来保证航班间的水平距离。黄宇锋说,进近管制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飞机在空中运行,受天气、跑道状况等因素影响较大,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

他举例说明,如遇恶劣天气,花湖机场大量航班积压到第二天白天,怎么办?“削峰填谷,也就是需要进行流量控制。通过管制员的统筹规划,保证航班流量均衡。”

2022年,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新招空管专业人才54人,人员增幅较往年同期增加了一倍。湖北空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业务优势,助力鄂州机场建设,共享安全管理经验,持续提供对鄂州机场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的需要。

据了解,鄂州花湖机场的空管人才均在民航湖北空管分局进行培训,在过去的近3年时间内,民航湖北空管分局已为鄂州花湖机场完成了28名管制员的培训,帮助学员拿到了从业执照,完成了开航前空管人员的资质筹备工作。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编辑:商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