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术思维能力,助力青年学术研究

刘宏森教授的新书,我认真拜读了一下。感想很多。这本书的主题叫“如何有效开展青年研究”,副题是“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非常明显,这是一本写给青年研究者的书。作者是一名资深学术期刊主编,又在高校从事多年科学教研工作,写下这样一本书,一定是积数十年编辑经验之心血与科研经验之结晶,许多内容都是干货,充满见地,毫无疑问是青年研究者的学术研究与写作之宝典。

刘教授在书中,紧紧抓住了“学术文章”四个字,我的理解,它想告诉读者,要用学术写文章,用学术规范文章。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今天的社会,尤其是舆论领域,经常发生许多争论,观点各执一词,斗争相当激烈,可是细想一下,经常却是鸡同鸭讲,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争吵,大多是犯了偷换概念、逻辑混乱的毛病。我也主张,今天的国人,发声音写文章,最好有点学术思维。因为我作为文字工作者,看到的这种现象,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大家在讨论问题时,先界定好概念,然后再讲逻辑,接着论证严谨,应该说很多道理完全是说得通的,而不是吵到无疾而终。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教授的这本书,我倒是觉得也未必一定是对青年研究者而言的,更可以是一本面向公众的论道之作,让公众有一种学术思维,探讨社会问题,理越辩越明,而不是越描越黑。所以这本书的价值,恐怕又不仅仅是专业学术著作那么简单,我建议推而广之,也请刘教授在这方面再作一些思考,能否把这种思维推向更大的受众面。这恐怕也是一件更有社会意义的大事。当然,公众不是学者,不可能让多数公众都具有学术思维和学术素养,但至少可以通过我们的实践慢慢加以改变。

青年研究要成为学,成为显学,显然,就必须在学术规范上下足功夫。如果连学术的基本精神、基本规范、基本要件、基本原则都没有,就很难立得起来,成为“学”,最多只是问题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刘教授应该是抓住了青年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青年学何以为学?我想这可能是刘教授隐约想表达的某种期许和希冀。青年问题,不能成为谁都可以讲讲,谁都可以说几句,谁都可以跨界插一脚的公有地,青年学要建立自己的学术门槛,有自己的学术表达标识,有自己学术规范语言,有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如果能有自己一整套通过概念框架、理论逻辑、历史痕迹和实践操作建构起来的学术大厦,青年学一定会在学术领域大放异彩。

在翻到本书的后记时,偶然看到刘教授曾经是文汇报头版评论栏目《虚实谈》的重要作者之一。这让我对刘教授又增加了几份亲近之感。历史钩沉,因为当年我曾在解放日报评论部工作,解放日报头版也有个类似《虚实谈》的小栏目,叫作《新世说》。说到这儿,我想说的是,刘老师能够给上海主流媒体党报头版写评论文章,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儿,因为这个事儿我在报社里面,很了解。我们对作者是非常挑剔的。换句话说,在上海滩能成为《新世说》《虚实谈》的作者,是凤毛麟角的。这足以说明刘老师的写作和思维功力。真心佩服。同时,刘老师有这样的经历,回过头看这本书的许多内容,就可以理解,也顺理成章了。我想这份经历,可能对刘老师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主编期刊,对稿件的把握、对思想的提炼,对文章的要求,肯定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不仅对青年研究者,同时也对广大公众而言,都是一本难得的参考工具,同时刘老师对青年学有独特的见解,对青年学术研究的规范、学术论文的选题、学术文章的写作,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体察。感谢刘教授用30年的观察和体验,为读者奉献的宝贵经验,同时也祝愿刘老师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果,写出更多的好书,带给我们更多的教益。

(王多,解放日报高级记者、智库专家,本文为作者在“增强科学思维能力,促进青年工作和青年研究——《如何有效开展青年研究》成果交流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