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非遗:古老技艺从民间走向世界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河湟刺绣、贵南藏族刺绣、青海花儿、热贡艺术……在青海,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千百年来的传承凝聚着一代代青海人的勤劳与智慧。

  如今,这些丰富多样、具有浓郁高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越来越被人熟知;这些历史的沉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让百姓近距离感受到了青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看青绣融入生活的“七十二变”

  在青海,6个世居民族都有刺绣技艺的流传,在居家用品、服装装饰等用品上,随处可见刺绣的踪影。贵南藏绣、河湟刺绣、土族盘绣、湟源皮绣……各民族精妙的刺绣艺术,不仅承载着民族的性格和特点,更在一针一线间彰显着大美青海的文化底蕴。


  互助县的绣娘在“青绣工坊”参加培训。

  7月6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一件件色彩艳丽、做工精湛的刺绣作品挂满展示厅。在绣娘们的手中,“老手艺”有了与时俱进的“新应用”,展厅内带有撒拉族刺绣元素的挂件、笔记本、背包等用品,巧妙地将古老手艺绣在日常生活场景之中。

  走进二楼绣坊,20余名绣娘端坐在绣架前飞针走线,在针线的交织中,撒拉族刺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韩乙米娜正在绣一幅《金麦穗》的刺绣作品。


绣娘正在完成撒拉族刺绣作品。

  今年是韩乙米娜学习刺绣的第二十个年头。从她记事起,奶奶和妈妈白天干农活,晚上干绣活,花花草草在她们的指尖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可是,她们的绣品虽然精美,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去发展。

  2007年,韩乙米娜成为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第一批绣娘,凭借好手艺转型为绣娘后,她不仅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她的刺绣作品也走出“深闺”,频频亮相省内外各大展会。

  “经过不断地传承创新,目前撒拉族刺绣衍生出了380多种产品,有民族工艺品、文创手工产品等。2021年公司销售额达到180万元,带动160余名绣娘就业。”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韩撒力海介绍,刺绣的创作是传承,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展示与传播。

  2014年,撒拉族刺绣作品首次漂洋过海卖到迪拜。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各地的刺绣企业不断传承创新,汲取地域多样性开发衍生品,来自国内外的订单让绣娘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手工刺绣挂件热销。

  30万刺绣艺人用针线与世界交流

  午后,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一片片油菜花海随风起伏。40余名身着土族服饰的绣娘围坐在“青绣工坊”前,配线、穿针、起针……在绣娘们的手中,一朵朵“太阳花”绽放在指尖。

  看见有的绣娘对针法的运用不太熟练,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发秀便上前指导,回答绣娘们的问题。

  “2006年,土族盘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族盘绣要手工操作,绣娘左手拿布,右手拿针,操作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李发秀拿起绣样,向记者介绍着盘绣与其他刺绣针法的不同。

  2021年,李发秀经营的青海发秀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青绣就业工坊,20余名绣娘在这里找到了工作。不仅如此,工坊还定期举办刺绣培训,从青绣配色、图案绘制等方面提升绣娘们的技能。

  像这样的青绣就业工坊,在互助县有30余家。互助县金盘绣公司对青绣就业工坊开展网格化管理,通过统一发放订单,统一回收绣品,再发往各个销售点售卖,增加绣娘们的收入。

  在青海,一条条绣线,一端连着青海三十万刺绣艺人,一端连着国内外客商,我省刺绣艺人通过针线与世界交流,让青绣作品频频走上国内外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省刺绣行业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在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青绣的加工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各地还通过在网上开设商城等方式,扩大了青绣的市场。

  从网销订单主动上门,再到代表全省文化特色走向国内外时尚秀场,凝结着高原百姓生活劳作点滴的民族艺术品青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喜爱。

  当老手艺遇上00后新匠人

  从热贡唐卡到青绣,从河湟剪纸到藏族黑陶……在一代代非遗手艺人的坚守、探索、创新中,这些岁月沉淀下的非遗穿越时空,焕发出新气象,而年轻传承人的加入,让青海非遗更具活力。

  在黄南州同仁市热贡画苑一间画室内,8名年轻的唐卡画师正在聚精会神给唐卡上色。今年19岁的多杰昂杰在这里系统地学习唐卡已有一年的时间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绘画,让多杰昂杰的基本功有了很大的进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娘本指导学生为唐卡上色。

  一旁的画师加保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讲起学习唐卡的经历,加保说,学好唐卡需要5年或更久的时间,他从甘肃专程来青海学习唐卡,不仅是因为青海有一批技艺精湛的唐卡艺人,画苑里年轻的画师也让他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团队中,00后传承人的加入让我们看到,唐卡这一古老的艺术品在活态传承中焕发着新生机,孩子们对学习唐卡的热情也让我看到了希望。”热贡画苑院长娘本感慨,热贡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珍品,从雪域高原走向了世界。如何抓住机遇,在传承创新中发展,是传统手艺的传播者和年轻的传承人面临的新课题。

  我省有国家级非遗名录88项

  近年来,我省在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非遗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能力建设、青绣品牌打造提升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非遗保护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逐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探索推进多种保护方式,加强传承能力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模式。

  目前,我省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遗名录88项,省级非遗名录23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3名。

  在青海各地,文化旅游部门和企业充分发挥民族手工艺企业、农村合作社、非遗工坊、个体经营户、家庭作坊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大技艺培训力度,加强创意研发,创造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

  创新传承发展的传统手艺成为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的新产业,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文化传承更有新意。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青海手艺人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全省认定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有244家,设立的非遗展示传承场所达328家,非遗工坊、传习场所以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非遗,助力古老非遗从高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吴梦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青海普法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