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作风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宗宽 范坤鹏 通讯员 李航 董明慧

近年来,洛阳工信系统连续四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四次受到市政府通报表扬,实现了国务院督查激励工信领域“大满贯”。

聚焦风口产业,研究制定农机装备、高端轴承、航空装备等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

……

“去年以来,洛阳市工信局把能力作风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贯彻落实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推动全局党员干部锻造过硬本领和优良作风,以更高标准、更高干劲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7月9日,洛阳市工信局局长赵站伟介绍说。

洛阳市工信局局长赵站伟(左三)参加格力电器(洛阳)公司第8800车空调发运仪式

提升政治能力 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把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信干部队伍作为能力作风建设的首要目标,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深学细悟、深化实践,体现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来。

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天天学、周周讲、半月谈、月月评”活动,每天通过学习强国和公务员网络学院及时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每周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开展“工信大讲堂”业务讲座,每半月组织党员干部谈读书心得、交流工作体会,每月讲评学习成效、评选先进个人,促进全局转观念、转职能、转作风。

锻造过硬作风,创新开展创先争优“五三”行动,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倡导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种精神,提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三种能力,践行敢于担当、务实重干、勇于改革三种作风,实现党员干部个人素质、工作水平、生活品位三个进步,促进全局能力作风、工作标准、工作成效三个提升,增强加快产业发展的信心决心。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每年局领导班子和各科室设定年度调研课题,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核心工作,深入基层一线、企业车间进行走访调研;并赴广东、浙江等制造业先进地区考察调研,学习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形成了一批优秀调研成果。《洛阳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工业遗产”成为全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第四张牌。

在各项活动影响下,全局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能力本领不断提升,连续四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四次受到市政府通报表扬。

提升专业能力 抢抓风口产业机遇

洛阳市工信局副局长卫树红(左四)带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协会考察学习

把抓产业作为专业能力建设的核心目标,聚焦风口产业发展,每季度确定一个产业主题,开展智能季、数字季、资本季、材料季“四个季”专题学习,加快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提升党员干部谋事干事的专业能力。聚焦风口产业,加强研究谋划。立足洛阳产业基础,研究谋划“风口”产业发展方向。编写全市“1+8”制造业风口产业发展情况报告,确定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六大领域13个细分方向,推动产业发展换道领跑、跨越赶超。开展全市风口产业专题培训,提升县区领导干部抓产业、谋产业的能力本领。聚焦集群建设,布局十大产业。在全面研判产业“风口”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农机装备、高端轴承、航空装备等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确定13个产业链图谱、546个产业创新平台、279家重点提升企业、259个重点产业项目,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聚焦延链补链,实施“双长”发力。落实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链长”,龙头企业担任“链主”,成立农机装备、轴承、机器人、节能环保等12个产业联盟,通过“链长+链主+联盟”,培育壮大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通过提升专业能力,大抓产业发展,洛阳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我省“零”的突破。1-5月,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电池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9.9%、17.8%,“风口”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提升改革能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大力实施产业研究院建设、数字赋能、三大改造等改革探索,在全局营造敢改革、重创新的工作氛围。将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发展之基。出台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盘活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创新资源,建设一批集研发中试、产业化、工程化于一体的产业研究院,计划到2025年建设产业研究院20家。目前4家省级和10家市级产业研究院已挂牌建设,发布首批科研项目70余个,省级产业研究院数量居全省第二。将实施数字赋能作为发展之要。大力实施数字化赋能行动,推进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建成开通5G基站8866个,5G用户超260万。中信重工、一拖集团入选省十大5G建设应用案例。加快“1+N”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中原制造工业共享云平台等9家单位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解析量突破1800万条。举办“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遴选全市十大工业互联网平台、5G+智能制造应用案例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示范带动全市产业加快升级。将推进“三大改造”作为发展之力。针对全市传统产业占比偏大的现实基础,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三大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出台新一轮“三大改造”支持政策,全年实施459个总投资995.1亿元的“三大改造”项目。目前全市建成智能制造试点40余个,省级智能车间(工厂)66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园区)27家。改革创新已成为加快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以改革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入选2021年度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不断提升。

增强服务能力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提升发展能力 ,着力稳定工业运行。统筹安全与发展,着力打好疫情防控与工业运行“两场硬仗”。将投身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作为检验党员干部能力作风的“试金石”,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确保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加强应急物资产能储备管理,全市具备日产700万只医用口罩、1万套防护服、80吨消毒液生产能力,有效满足全市疫情防控需求。指导企业申领场所码、制定急预案、开展闭环管理,不出现疫情散发问题。发布第一批82家省级“白名单”企业,387家市级“白名单”企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累计发放跨省通行证5876次,保障5.8万吨物资运输通行。1-5月份,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162.9亿元,同比增长26.7%,总额、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第2位,工业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工作大局”和“店小二”理念,在全局建立服务企业“五个一”制度,通过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配备服务专员、服务团队、服务专班,推动全局党员干部人人争做企业服务员、政策宣传员、政企联络员。在助企活动中开展岗位练兵。把“万人助万企”作为能力作风锤炼的“练兵场”,全局党员干部共分包重点企业71家,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梳理汇总各级惠企政策20大类103项,制发宣传册3.6万套,开展惠企政策宣传3000余次,实现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尽享快享。开通洛阳市“万人助万企”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反映问题“即收即交、即交即办”。今年以来收集企业反映的要素保障、手续办理、奖励资金兑付等问题1149个,截至目前已办结985个,办结率85.8%。开展“四项对接”活动397场,为企业融资384.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4.9万个、达成产销合同意向3.2亿元。以企业发展活力检验能力本领。完善企业主体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在全市构建“1+N+5”高成长性企业梯队,覆盖试点企业559家。开通“成长贷”业务,为高成长企业引入金融活水,签订意向合作协议2.23亿元,惠及15家企业。宏兴新能、中铝铜加工晋级百亿级规模企业榜单,洛阳钼业入选福布斯全球企业1000强。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建设,推动企业扎根细分行业精耕细作,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省级212家、市级226家,4家企业入选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

赵站伟表示,能力作风建设永无止境。下一步,洛阳市工信局将深入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能力提升、作风锤炼,加速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