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用爱守护孤独症儿童

(通讯员 阳飘飘 唐盼璇 潘红玲)“老师再见!”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对老师挥动着小手跑出教室。他们是孤独症儿童,也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团在教授潘红玲的带领下,前往长沙市天心区昊天启智儿童发展中心,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体育游戏动态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孩子们的运动参与积极性和社交沟通能力。

实践团现场合影

为充分调动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理解能力、感觉统合能力与集体协作竞争能力,团队成员周凡凯运用专业的篮球教学经验,制定出一套适用于孩子们玩耍的体育游戏方案,如背靠背运球游戏、篮球反应游戏、运球投篮接力练习等等。

不同于传统的桌面教学与一对一结构化的刻板训练,实践团在动态教学中,致力于营造一种自然交往情境,在轻松活跃的游戏氛围中让孩子们互动学习,以此来打开内心屏障,更快地融入社会。

此外,本次课程还以2个小朋友为榜样,他们现场为孤独症儿童一个社交模仿的对象,在游戏中起到带动参与的作用。

对于实践团的教学方案设计和课程效果,机构负责人王礼笋给予肯定。“孤独症儿童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交功能障碍,我们一定要对症下药,投其所好,通过游戏介入来提升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在昊天启智儿童发展中心的大厅,几位妈妈围在一台监控器显示屏前认真观察,里面放映着孩子们在教室上课的一举一动,小宣宣(化名)妈妈嘴角的笑容难以掩饰。“你快看,他翘着个二郎腿在和别人说话呢,以前他都不怎么愿意和别的小朋友接触。”这一细微的变化似乎让她很惊讶,她连忙指着电脑分享给大家看,眼神一刻也没离开过屏幕。

“小哲(化名)很聪明,他比正常孩子还聪明,在某个领域他或许天赋异禀。”实践团队成员李璐表示,小哲总是喜欢从某个角落突然跑出来抱住你,或是很有礼貌地问候一声“老师好”。小哲的进步被他的妈妈和实践团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进进(化名)是一个严重社交恐惧的孩子,只要稍微触碰到他或者和他说话,都会迅速躲到一边,低着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实践团初次见他时,他正抱着妈妈在教室外狂哭不止,对上课表达着强烈的反抗情绪。为了让他更快地融入进小集体,实践团成员每天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陪他玩游戏,尝试着聊天,让他感受到来自周围的温暖与善意。

“现在他都愿意让我抱了呢,叫他也有了回应,变化真的很大。”团队成员文阳辉介绍。

潘红玲表示,孩子们的进步都体现在一个眼神反馈、一句回应、一声问候等细微的变化中。本次活动中,实践团用陪伴与温暖驱逐孤独,让笑容爬上了“星儿们”的脸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