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推动儿童脊柱侧弯筛防……广州市儿童发展规划出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7月12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广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打造“5分钟家门口”儿童友好核心圈;要推动儿童脊柱侧弯筛查防治,至2030年儿童脊柱侧弯筛查率达到95%以上。

儿童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

《规划》明确了儿童发展的总体目标:要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儿童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具体而言,《规划》从儿童与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七大领域描绘了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在儿童与健康方面,《规划》绘就了发展蓝图,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均达到99%以上;儿童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0%左右,小学生近视率降至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降至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降至70%以下,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保障儿童每天至少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掌握2项以上体育技能;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儿童性健康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等。

如何将蓝图逐步变为现实?《规划》明确了诸多措施,例如鼓励优质社会资本提供儿童专科服务,构建妇幼健康服务医联体,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达到1.12名、床位增至3.17张。开展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推动建立儿童视力电子档案。实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的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政策。确保儿童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不少于1小时。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体育活动时间总和达到2小时。确保在园幼儿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性别教育、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接受一次性教育等。

此外,《规划》提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85%、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6个以上等主要目标,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街道、村集体举办公办幼儿园。鼓励有学位空余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推动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实施残疾儿童15年免费教育。完善以家庭为主、以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预防和惩治针对儿童的暴力伤害。推动110报警系统中将“家庭暴力”单独列项,按反家暴法规定对家暴警情处置及告诫情况进行专项统计等。

打造“5分钟家门口”儿童友好核心圈,推进儿童脊柱侧弯筛查防治

同时《规划》明确要重点推进四大工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程、儿童脊柱侧弯筛查防治工程、儿童媒介素养提升工程、儿童心理健康提升工程。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程方面,《规划》提出,要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打造“5分钟家门口”儿童友好核心圈。在现有基础上,每区建成不少于1所区级儿童活动中心。建立1所市级儿童科技馆,建成5个儿童友好示范区,每个区分别建设2个儿童友好示范镇(街道)、10个儿童友好示范社区(村)。建成不少于100个儿童友好基地。

在儿童脊柱侧弯筛查防治工程方面,《规划》提出,要利用儿童足脊健康异常筛查网络云平台,引导家长常规性开展脊柱异常自查活动。建立足脊异常数据库,对儿童脊柱异常发展态势进行追踪监测。推动将脊柱异常纳入年度体检。至2030年,儿童脊柱侧弯筛查率达到95%以上。

在儿童媒介素养提升工程方面,《规划》提出,要探索建立青少年网瘾戒除中心,加大对儿童网瘾的矫治力度。在儿童心理健康提升工程方面,《规划》提出,要逐步开展婴幼儿自闭症早期筛查,加大儿童自闭症心理康复服务的资源投入,加大自闭症儿童定点治疗康复机构的增建、扩建和改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曾潇

校对 | 彭继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